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MacSed头像MacSed头像

    MacSed

    探岳车主·车龄4年

    • 精英创作者LV1精英创作者LV1
    • 懂车评论员LV1懂车评论员LV1
    • 持之以恒LV3持之以恒LV3
    • 懂车智多星LV2懂车智多星LV2
    • 图文爆款大师LV1图文爆款大师LV1
    • 内容鉴赏官LV4内容鉴赏官LV4

    迟来的探岳R-line提车作业

    2021-08-09发布于:探岳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提车作业

    09款世嘉手动三箱,借个车型库的图

    车已经买了快五个月了,终于有时间写提车作业了,希望对想买探岳的朋友能有一些帮助吧。

    换车背景:家里10年买的世嘉也该退休了,这十年也是没掉过链子,想当年世嘉在紧凑型车里销量算是不错的了,现在的雪铁龙有些可惜,但是呢有一点挺佩服的,法国人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东西,在现在这个迎合市场的年代,能坚持做自己的已经不多了,但是这个做自己角度不同看法也会不太一样哈哈哈。再聊回车,开起来舒适啊动力什么的都谈不上,但是真是皮实耐用,也算是兢兢业业的陪我们过了这十年。由于实在是受不了手动挡在二环上对我腿部肌肉的训练,于是今年年初开始了换车打算。当时选的纠结点在于家里就一张京牌,我呢是比较中意买B级车,家里人一直想买SUV,实话实说,我觉得这个价位的SUV无非就是高了一点,底盘什么的跟轿车基本一样,除了通过性好一点、样子看起来大点其实也没太多优点。但是考虑毕竟父亲毕竟快退休了,以后也换不了几辆车了,所以这次还是听家里人的意见买个SUV吧。所以最终决定预算控制在25w左右落地的紧凑型SUV,本来想努努劲儿上个中型SUV,奈何住在老破小,进出小区费劲,车太长了停车还有点挡路,只能选紧凑型了。

    选车范围:其实大家候选范围基本是一致的,CRV、皓影、荣放、威兰达、昂科威、途观L等等这些。像国产品牌领克05家里人对品牌的认知不是很强,所以开始没考虑国产SUV。

    RAV4荣放:TNGA架构下的车空间确实是短板,我185差不多190多斤坐在后排腿部基本没空间了,加上外观也不太中意就pass了。

    昂科威:好久没换代了,主张买新不买就就放弃了,昂科威S呢后排靠背又太直了,作为一个北京瘫一级选手坐起来太难受了,所以美系车全部pass。

    CRV、皓影:两辆车都去看了感觉还可以,空间、配置、动力水平都还算满意,个人还是喜欢皓影的样子多一点,但是那会儿正是皓影A柱断裂闹得沸沸扬扬的也是内心嘀咕了起来,毕竟安全这事儿可不能有容错率,不过也把皓影作为了重点候选之一。

    途观L:之后把重点放在了大众身上,途观L也是很多年没换代了,年初的时候了看到了新款的照片,确实觉得不错,但是上市时间要到今年下半年了还是有点来不及,世嘉5月份保险到期了,想正好在五月之前把车换了就不用再续保了。

    探岳:最后去看的探岳,其实大众对我的吸引程度其实并不高,很难燃起强烈的购买欲望。但是对于一个热爱性能车、跑车之人来说,既然咱玩不起性能车,那来个运动一点的外观也算是慰藉一下自己吧,所以直奔Rline去看了,进店第一反应 嗯 确实比普通版探岳看起来帅多了,虽然探岳自己定位是中型SUV,但是外观尺寸就是个紧凑型SUV的尺寸,但车的内部空间还是很宽敞的,比之前看中的皓影的腿部空间表现要好,当时就决定放在最终备选中了。和销售简单聊了下价格,没有砍价,算上1w的置换补贴和4w2的优惠,中间算上点国六1500,冬季包加起来23w5左右,这是没砍价之前的,还可以聊,毕竟当时也没决定好,还没砍价就撤了。

    最终决赛圈就是皓影两驱幻夜和探岳Rline。当时也是纠结了好久,探岳的优势:空间大、动力足、内饰科技感强、做工用料相对于皓影更扎实一些。而皓影的优势:价格便宜、后期用车成本低。这两个车型配置也基本一样,你比我多一个膝部气囊,我比你多个疲劳驾驶提醒,所以其实买哪辆车都不会错,主要看取向问题。考虑上一辆车10多年了才跑了九万多公里,用车场景并不多,费油这块可以不考虑了。都21年了,皓影的中控瓶还是不太能接受,而且没有carplay。思来想去,下一次换车不一定是几年后,大排量燃油车会越来越少,决定还是买我能买的起的动力水平最好的车吧,想趁年轻在兼顾顾家的同时还有一丝驾驶激情。


    新车真美

    2月底订的车,本来说可能得半个多月,结果一周多就到了,赶紧去办提车手续。

    报价分享:旧车车况还不错抵了1w(法系车可怜的保值率),当时裸车是251000,置换补贴1w,优惠4.5w,裸车差不多算下来19w多,买了双保,加了电动尾门2800,保险5500。由于找了熟人也给了点服务费意思意思,毕竟也都不容易,最终落地不到23,价格还是非常合适的。对于北京来说大家没有熟人的,去找4儿子好好谈基本也可以谈到23w出点头,甚至是23,当然了现在没车的情况下可能会不太好谈,不过不着急用车的朋友可以再等一等,太贵了其实买这车性价比就不高了。最后建议大家买车还是去当地大一点有名一点的4S店去谈,虽然不是百分百不会出问题,但是毕竟人家卖的多不差你这一个人的钱,不会因为你一个人砸了这店的招牌,别贪图便宜去个销量惨淡的店结果被逮着使劲薅,将来后续都是事儿。

    提完车出去拍拍照

    这价位了单色氛围灯实在不应该

    4S送的膜,太黑了,质量一般

    不挂牌的时候最好看

    新车初体验:拿到车之后特别激动,想赶紧好好体验一把新车的快感,但又不敢开,生怕刚提出来就刮了。从紧凑型轿车到SUV,第一个最深刻的体验就是不适应,虽然车不大,但是尺寸的变化也是弄的我感觉窄点儿的地儿都过不去,对周围盲区的视角各种拿捏不准,每次开车出门都觉得今天可能得拿一血。

    一血说来就来

    先用小刘鸭盖住

    新车一血:果然这一天还是来了,刚刚上牌,买车一个月,本来我以为这车的一血应该是我拿的,毕竟我的驾龄也不是很长,谁知道是我爸先拿了,楼下倒车错车的时候,据说还是邻居指挥的,不指挥可能也没事儿哈哈哈,终究还是没逃过地锁。自己处理了一下大部分都还好不仔细看看不出来,但是前面那块都铲起来塑料了,只好先用贴画贴上了,一般也看不见这,打算哪天遇到一个有缘人直接换前杠了。

    家门口洗个澡

    期待白牌子啊,挂上更协调

    下面聊聊这五个月的感受,后续继续考察,优缺点我会对照说,先说优点:

    内饰:做工不错,比同价位日系车做工用料更好,仿碳纤维饰板也提升了运动气息,关门的厚重感对得起这个价位。

    空间:本人185,190多斤前排调整好我的坐姿,后排再坐我腿部还有两拳的距离,这点上是可以称之为中型SUV的,且后排空间并不是牺牲了坐垫长度而得来的,腿部承托是到位的。宽度也不错,后排坐三个正常体型的成年人,短途出行不会感到很挤。

    舒适性:底盘还是挺扎实的,之前出去玩走过一长段类似于搓板路那种颠簸程度的路,开下来感觉还不错。刚提车的时候过减速带或者坑的时候感觉很巅,心说这悬架这个硬么,后来一看胎压好家伙三点多,刚出厂太高了,调到2.7左右的时候舒服了很多,大家新车提回来也记得放放气儿。

    静音:我感觉还不错,毕竟从老车换过来的,之前的世嘉那个噪音一言难尽,而且每个人对噪音的感知程度不一样,于我来说感觉不错,因为是19寸的轮子,所以胎噪算是比较明显的,其他还好,我觉得算是个优点。

    动力:我最看重的一点果然没让我失望,车上带了四个人山路再加速也是很有劲儿。自己一个开的时候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常起步大脚油门就出去了,非常爽。城市里开动力非常富裕,对于经常跑高速的朋友很友好。其实更建议大家买330,动力完全够用了,性价比还高,当然了,前提是颗粒捕捉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PS:要不是因为探岳没有330的rline,我现在可以也因为颗粒捕捉器发愁了。关于颗粒捕捉器我的观点是,你这个堵了肯定是质量不过关,别的品牌的也有没堵的,这没的说。但是其实现在排放这么严格,大众这么鸡贼的公司肯定不会去研发新的排气系统的,不然将来成本都得摊到消费者身上,这个没办法,只希望将来解决方案能让车主们满意。

    华为拍的就是好

    借着再来说说缺点:

    内饰:用车两个月发现在听低音重的歌儿的时候,稍微声音大点副驾门板那里有异响,在过颠簸路面的时候也是。我怀疑是某个位置的塑料件因为震动相互撞击的噪音,后续首保的时候让师傅给弄弄。

    空间:前排中央扶手太小了,里面进深也很浅,放不了太多东西,主要是扶手很窄,前排两个人同时架在上面都不行,扶手完全可以再做高一点宽一点会更舒服,看起来也会更显档次,现在这个总感觉像后加上去的。后排两边的斗儿实在是鸡肋,基本没人在那放东西,不如改为坐垫增加坐垫宽度。后排中间的鼓包太高了,对后排中间坐人舒适性有很大影响。

    舒适性:座椅硬,RLine车型其实浅色翻毛皮座椅就已经很难打理了,再加上这么硬的座椅舒适性大打折扣,毕竟也是个居家过日子的车,那样儿就行了,前排座椅硬点没关系,后排坐垫还可以再软一些。

    动力:动力充沛但是油门踏板反应迟缓,尤其是速度起来的时候再加速,油门踏板踩下去前一秒是没有反映的。之前出去自驾爬山路段,更是踩下去好几秒加速才上来,这种加速体验不是很好,介意的朋友得好好考虑一下。我看有人想买380但是担心起步会窜,这倒不用担心,毕竟就是个最高220马力的车,起步窜多半是脚法的问题。

    油耗分享:这个也算作是这个车的缺点吧,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要动力那油耗肯定高。前面那张图截了一下用车情况,很少有在十个油以下的,能进十个油的那必定是走高速。北京的周末拥堵水平加上开空调一般在11/2个左右油之间,早晚高峰一般会在14个。提车到现在5个月才跑了不到300公里其实高油耗带来的压力并不大,但是经常用车的小伙伴需要考虑一下这一年下来的成本还是挺高的。

    后期打算:后面打算去改个多色的氛围灯和acc,花里胡哨和使用并存,北京这边的小伙伴有在谁家改过的求推荐一个手艺好的,新车总怕手艺不灵改完了到处异响,一直没舍得动。

    总结:最后总结一下吧,现在的大众早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个结实耐用的代名词了,我选它并不是因为探岳有多么优秀,而是它的综合表现更符合我的用车需求。但是这就是现在大众的调性—中庸,如果你是一个兼顾家用又偶尔想体验一下激情驾驶的感觉,又想后期维修保养起来不用过多操心,那么探岳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感谢大家抽出时间观看,有说的不对的欢迎指正,也欢迎大家随时提问。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