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改款前再盘一盘福特探险者

    TurboPump头像TurboPump头像
    TurboPump2021-07-11

    jalopnik 网站评测探险者(图片|配置|询价)的时候,说了一段很有趣的话。当未来的考古学家把地面挖开以后,他们看到的不会是恐龙化石,而时一层又一层的探险者。探险者是美国很久很久很久以来,卖的基本上最好的中型SUV。他们对于探险者有者比较复杂的感情。每一代福特工程师,总会留下一些坑,然而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购买探险者。

    我认真的调研了一下探险者,然后在写了一篇翔实的报告给车友。但是现在看起来有点明珠暗投。干脆拿出来,大家一起乐乐。


    主要想说5件事情

    1.先说美国人留下的坑,和长安工程师有没有填。 截图是来自savage geese 评测的美版探险者,和来自福特开发工程师的互动。 评测中指出了探险者的大量问题,包括不限于后部车厢共振(感受到共振的车主,不是你们错觉。也不是你们黑他), 一塌糊涂的音响系统设计,低频严重失真。福特没有针对优化。 变速器严重顿挫问题,降挡不补油,反复找档位(不排除测试车辆问题,但是媒体测试车变速器就能坏,也很离谱) 可笑的中央屏幕倒车影像(美版车有严重的可视角度问题,看来长安是解决好了。然而弄了一个更大的屏幕,还把空调面板弄没了。)


    评测最后,坦言说 这辆车的底子非常好。但是福特内部出现了开发流程问题。开发量完全没做完,就推向了市场。这辆车只完成了3/4的开发量,建议潜在买家等小改款。 而参与开发的福特工程师,则直言不讳工程项目U625(也就是新探险者)为什么出了问题。福特最开始在前驱平台上造新探险者,后来中途决定切换后驱平台。也就是CD6。而CD6 一开始目标太过于宏大,想包含10辆车。结果各种拖延,成本超出了天际。最后为了达到福特高层预定的上市日期。疯狂的提高了开发速度。雪上加霜的是,为了生产全新探险者芝加哥工厂需要重新设计,而设计工厂,需要把车先设计好。于是 U625项目造了远超过普遍的测试车,达到300辆。所有工程师管理人员,都疲于奔命。而最后因为工厂翻新,导致PP,也就是pre production,预生产车完全没有时间来优化。只能带着一大堆问题上市。祈祷不是完全的灾难(原话)。

    整个福特内部,氛围被称为shitstorm. 即便如此,工程师仍然对自己的作品和福特有着深深的信心。并为订了一辆。 另一个维修福特的老哥,也来到评论区吐槽去新探险者。让我们管中窥豹,看看是什么样。他对于探险者智障般的行李架安装方式,导致的漏水。和因为内饰安装设计不合理,带来的巨大工作量。强烈不满。有兴趣你们自己看原文。 并为吐槽,用铝合金悬挂,和钢羊角,会带来腐蚀问题。(这个可以靠给铝加涂层来解决。不过控制臂确实太暴露了)

    2说完了福特留下的坑,我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版本的车身安全性,到底有没有问题。 综合对比了各种资料,发在论坛上的修车图,美国展示切割车,还有长安福特的展品。我个人目前倾向于福特这款车的白车身并没有缩水的痕迹。其中我特别关心了那条1700Mba的钢管。钢管是福特车安全防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代探险者的这个技术,是福特和shape 一起开发了很久很久的roll forming 技术。 很高兴在长安版上也看到了这条1700Mba管子。 备注一下:因为不想单独写瑞即,所以在这里说,那东西白车身是缩水的。中控逻辑相比美版,也是缩水。暂时不想理他。


    美国展示的PHEV版本探险者切割车

    长安展示的探险者切割车

    来自车友圈的探险者维修图


    来自想上博士的车身工程师的微信号文章

    但是这并不代表探险者安全没问题,因为你万万没想到吧,美版的碰撞也出问题了。。。 高配车轮毂入侵,在iihs的测试中,比较严重。 福特一看大事不好,赶紧申请用低配车18寸的又做了一次测试。结果你猜,还是轮毂入侵严重。不过福特也尽力了。这件事情不怪他。 3最后就是一个猪队友的问题。这么原汁原味的引进这台美国车,我相信长安工程师是尽力了。国内的变速器实际上,处于基本比较可用的状态。他们可能和美国同仁一样,面对了这个猪一样的领导问题。 蠢的无可复加的中控屏幕,再多骂也没用。广告,话术啥的。都懒得说了。


    4.再额外说一点福特发动机。 福特和国内的林肯。都是宣传全系92油。然而更具美国市场的经验,ecoboost 发动机标定的马力,一般都是用高级汽油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来。 虽然探险者国内马力比美版低了一些,但是和欧洲市场2.3EB,是一样的。大概率还是需要95号油,才能爆发全部马力。 总结,车是好车,等中期改款。


    5.没想到吧,改款这么快就能来

    感谢某位车主默默共享的纳米图

    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2022年第一季度,有一台新款探险者。安排在福特的roadmap上。不妨一起来讨论一下。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最吃屎的。长安福特没有做啥改进,默默的把美版的King Ranch, Timberline 这些不同的个性化配置版本拿过来。 这种事情基本上就是福特在给自己的棺材板钉钉子。本来一个大摊子,不好好收拾,越搞越大。

    很多人怀疑的第二种情况:改横连屏幕。类似于EVOS或者锐界。


    新款锐界

    这个情况,相比目前的“大墓碑”无疑是一个改善。至少福特能把空调实体操作区域给还回来。要不横屏幕下面太空了。会感觉很奇怪。不过这种情况离完美有点距离,因为把仪表和娱乐导航连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妥协。为了不让驾驶员眼睛太累,来回变焦,必须让仪表台距离驾驶员焦平面合理距离。然而人也不是长臂猿,中控屏幕就够不到了。福特没有类似于idrive 类远程操作。然后探险者比较宽,副驾驶需要是长臂猿才能用好中控。。。

    第三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但是一件小事还是让我觉得可以讨论一下。

    也许福特有可能把美版车上,那个比较正常的Sync 3 系统还回来。这个基本不会发生了。。然而上次看到maverick 美版车评测内容的时候,惊讶的发现,那个车上的sync3 居然支持carlife。让人感觉也许福特有统一中美市场车机系统的可能性。。当然这个仅仅是理论的可能性,,


    至于动力,大概率还是2.3T,虽然我认为没有2.7TT 很遗憾。非常遗憾。搭载在全新F150上的第二代2.7 ecoboost,已经修炼出来了气缸涂层,双喷射。已经快拥有了上打 5.0 V8, 下和2.0T比油耗的神奇操作。平顺,强劲,线性,节能。拥有这台发动机会彻底把探险者和一大堆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然而这个也就在梦里。。 10AT的调教也许会改善,现在的程序有点对不起这一代人类造车史上空前,可能也绝后的拥有5个自由度的AT变速器。

    最后:福特或者长安福特,拜托了。真的给仪表盘多增加几个UI吧。现在仪表显示的效果,虽然中美一致。但是真的是太遗憾了,这个真的不是安娜堡工业设计的水平。

    次阅读
    48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48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