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卷Coming!

这次我去惠州参加了比亚迪唐 DM-i的油耗测试!
要知道,插混车型在亏电情况下的油耗一直是个问题,但比亚迪似乎率先找到了出路。
看官方数据,这台7座中型SUV—唐 DM-i,满油满电续航超过了1000公里,亏电下的百公里油耗仅为5.5升。(112公里版本车型)
而实测更让我惊掉了下巴,居然有人把这台车的亏电油耗开到了百公里3.4升?
这台车真这么省油吗?除了低油耗还有什么亮点?混动车真的值得选吗?一起来聊聊~
小卷Coming!
这次我去惠州参加了比亚迪唐 DM-i的油耗测试!
要知道,插混车型在亏电情况下的油耗一直是个问题,但比亚迪似乎率先找到了出路。
看官方数据,这台7座中型SUV—唐 DM-i,满油满电续航超过了1000公里,亏电下的百公里油耗仅为5.5升。(112公里版本车型)
而实测更让我惊掉了下巴,居然有人把这台车的亏电油耗开到了百公里3.4升?
这台车真这么省油吗?除了低油耗还有什么亮点?混动车真的值得选吗?一起来聊聊~
「唐 DM-i有何亮点?」
外观内饰的话就简要带大家看看吧,因为跟之前的唐DM差不多,改了个尾标而已。
其实我不是很理解为啥不把唐 DM-i的LOGO换成汉或者宋PLUS DM-i那种浮雕样式,看着会年轻很多。
后视镜上有手机NFC的感应区域,可以实现直接手机解锁或关锁车辆,但这也不算很稀奇了。
内饰相比唐DM依然看不出来啥变化,质感倒是还不错的。
空间是我认为的第一大亮点。其实7座的比亚迪我还真没体验过,于是自告奋勇钻了会儿第三排。
前两排人员身高均为175CM,第二排留有一拳左右的腿部距离。
到我的话,身高174CM,腿部就没有太多的伸展空间了。
坐垫高度、靠背倾斜角度以及座椅的舒适度都还不错,我觉得成年人在第三排乘坐个把小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三排同时使用时,后备厢容积看起来还能放下登机箱或者小件行李。
不过,第三排没有空调出风口。行驶途中,小的弹跳也会比起前排感知的更明显,噪音貌似也会更大一些。
总之,空间实用性是OK的,第三排的感官体验能再照顾一些就更好了。
说空间亮点其实也就是抛砖引玉,因为这台车最值钱的还是DM-i的技术。比起侧重性能和加速感的DM-p车型,DM-i会更偏向经济节油,降低了入门门槛,但性能比”p属性”略弱,不过8.5秒的零百成绩还是要普遍快于同级燃油车的。
提速敏捷且温和,油门跟脚不粘腻,松开踏板也没有拖拽感。混动模式下的动力分配是自动根据行驶情况切换的,作为驾驶者,感知不到什么区别,只要负责开就好了。
另外,因为取消了传统变速器复杂的换挡机构,所有的动力都是单档机构传递,通过电机来实现无级变速的,所以就没有了换挡带来的顿挫,平顺性很好。
总体而言,这台唐 DM-i开起来不管是舒适性还是行驶品质,都是很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的。
「真的省油吗?」
前面也说了,这次测试中还真有人把亏电油耗开到了百公里3.4升,不过据说那台车上的乘客们全程没有开空调,在30度的天气下也是挺拼的。
正常来说,我们的油耗测试应该是在加油站加满油出发,跑完返回同一加油站同一加油枪,重新加满去计算油耗。但这次出差没有这样的测试条件,只能看表显给大家一个参考,所以成绩并非严谨测试结果,未来有机会借到试驾车再帮大家好好测试一下。
那我在正常开启空调,能量回馈调到较大,车上全程4人带行李的情况下,50公里的表显平均能耗是4.6 L/100km。
我也大概算了一下,如果拿我跑出的这个亏电油耗跟燃油车标杆汉兰达的油耗(8.2 L/100km)相比的话,一年大概能省下4000多的油钱。
如果跟唐燃油版(9 L/100km)相比的话,一年大概能省下5000多元,那么唐 DM-i比唐燃油版高出的2.4万差价,差不多4年就能通过省的油钱跑回来。
当然,以上只是我假设的理想状态下的极端算法,毕竟买个插混回家,不充电天天加油跑,这叫什么事儿啊?家里有充电桩的,更省使用成本啊。
「插混值得考虑吗?」
如果拿插混跟燃油车比,动力水平可能差不多,但更静更顺,行驶品质会更好。虽然通常情况下,混动比纯燃油版要溢价1.5-3万,但插混省使用成本、省购置税、省牌子钱。如果你是在上海、广州、深圳,绿牌又能省个10万吧。
跟电车比,插混能满足日常通勤用纯电的需求,关键还没有里程焦虑。
拿唐DM-i对比一下它的纯电版本,差不多配置得差价6万多。再对比其他品牌同级别纯电动车型,像Aion LX、MARVEL-R、威马EX6等,售价区间还能低个4、5万。所以20万左右,纯电动车型选择余地不太多的情况下,我觉得买插混比买纯电划算。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就算比亚迪DM-i有种种优点,但我就是不喜欢他的设计、调性、或者不喜欢比亚迪这个品牌,没关系,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
但我认为,DM-i系列更重要的意义,是证明了插混能集合当下燃油、混动、纯电三方优点,弥补三方不足的,未来也非常有可能侵占油车、电车的市场,形成三足鼎立。
而比亚迪只是率先走出了这一步,不代表能造这类车型的只有比亚迪。像吉利、长城这些同样有经验有实力的大品牌,未来进入市场也不会有太大难度。所以,对于插混车型,我们的期待值是可以更高的。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渝公网安备50010502503425号 渝ICP备20230136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告渝B2-20230001)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40-2108
举报邮箱:jubao@mail.dongchedi.com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