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从总统座驾到“浴皇大帝”,凯迪拉克为何与洗浴中心难舍难分?

    吃猫的沙丁鱼1900头像吃猫的沙丁鱼1900头像
    吃猫的沙丁鱼19002021-03-15

    2017年年初,高德地图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在这份大数据分析报告中,眼尖的网友发现了这张有意思的图片:7个汽车品牌中有6个的常去场所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地方,比如学校、商场、医院、工地等等,只有凯迪拉克的常去场所有且只有一个并且还是洗浴中心。

    通过网络的持续发酵,凯迪拉克就这样被网友冠以了“洗浴王”以及“浴皇大帝”的称号。然而和凯迪拉克在国内的画风不同,在发源地美国,它是以总统座驾的身份存在的。

    从总统座驾到“浴皇大帝”,凯迪拉克在中国为何与洗浴中心难舍难分?

    先来看看凯迪拉克的“前世”。1902年,创立还只有三年的底特律汽车公司重组,创始人亨利·利兰德并未效仿德国的本茨和戴姆勒将自己的姓氏作为新的汽车品牌。为了纪念1701年建立底特律城的法国探险家安东尼·门斯·凯迪拉克,他将新的汽车品牌命名为了“凯迪拉克”,甚至连第一代车标也是直接借用了凯迪拉克家族的族徽。

    至1917年时,凯迪拉克就已经成为了美国将官级别官员的标配,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受“二战”影响,凯迪拉克也一头扎进了军工领域,飞机、坦克、榴弹炮等各类军用车辆的部件中不乏凯迪拉克的身影,麦克阿瑟等高级将领的座驾就是凯迪拉克的75系列。战后的凯迪拉克也回归私家车制制造,并且通过不断地创新成为了兼具优雅与动感的豪华私家车代表。发展到后来,凯迪拉克更是成为了美国总统的标配座驾,即大名鼎鼎的“陆军一号”。

    和兰博基尼、保时捷这类造拖拉机出身的品牌不同,凯迪拉克从一开始就是造汽车的,可谓是“根正苗红”、“血统纯正”了。然而就是这个哪哪都透露着高级感的品牌,在近些年却在国内沦为了“浴皇大帝”。抛开后来网络上的段子和网友们的恶搞不谈,在高德地图发布《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之前,是什么原因让凯迪拉克沦为“洗浴王”的呢?换言之,为什么这款车不是别的,偏偏是凯迪拉克呢?

    作为美系车中的翘楚,原本的凯迪拉克不必过多考虑油耗。直到1973年石油价格因为第四次中东战争起飞,美系车不顾油耗的大排量时代也直接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以节油著称的日系车。油价暴涨让美国通用元气大伤,作为它旗下的豪华车品牌的凯迪拉克自然也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所以直到2004年,逐渐恢复元气的凯迪拉克才带着自己的CTS进入中国市场。在美国没有往日辉煌的凯迪拉克试图在中国市场找回当年的感觉,因此在价格上一直居高不下,即便是有着种种缺点和被人诟病后排空间小,落地价也依旧需要60万。要知道,凯迪拉克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还没有多高的品牌知名度。可想而知,凯迪拉克的销量会有多么惨淡。

    时间来到2008年,凯迪拉克还没来得及在中国大展拳脚,它的母公司通用就在金融危机中宣告破产!随后经过了长达一年半的各种重组,凯迪拉克总算是保住了“性命”,但这也凯迪拉克彻底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毕竟在此之前,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就少得可怜。但即便如此,凯迪拉克进口的落地价还能到40万。到直到凯迪拉克价格大跳水,出现了“加钱上思域(图片|配置|询价)”的梗,让凯迪拉克一直坚持的高端形象和高价一起崩塌。

    至此,凯迪拉克从原本的豪车变成了“平价豪车”。它自带的“豪车”属性和被迫亲民的价格,也让它终于有了市场份额。那凯迪拉克为什么与洗浴中心难舍难分呢?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因为工程界常用凯迪拉克抵工程款,并且是按指导价合算,而包工头和老板们则是洗浴中心的长期消费者。大家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万次阅读
    95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95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