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自达旗下的首款纯电动紧凑型跨界SUV汽车产品——马自达MX-30(图片),我们已经看过许多关于技术层面的测评了,有讨论不同动力总成与能源形式的,有解析电池与续航技术的,甚至还有讨论平视化安全概念座舱技术的。而今天,我们不谈那些深层次的技术,就来看看对于车迷来说最直接的视觉设计。
车头设计
车头设计上,马自达并没有因为打造可以封闭格栅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就放弃魂动设计语言。
传统的进气格栅位置因为无需进气而被打造为了一个封闭式结构,但区别于我们在市场中看到的绝大部分纯电动车,马自达没有为了追求空气动力学结构就把这里完全磨平;而是保留了与CX-30等车型相似的下沉式区间,让其继续保留着燃油车的立体层次感。不过,它在纵向开口幅度上,的确比燃油车小了几个号。

ALH自适应大灯技术将头灯武装得无可挑剔,环形光带让这一代拥有魂动设计语言的马自达显得格外豪华,它们无论是在品牌辨识度,还是在实际点亮效果方面,都明显甩开了非豪华汽车市场中的其它对手。

侧身设计与尺寸
侧身设计上,马自达MX-30刻意增强了跨界车的视觉效果,但在不仔细查看车身支柱与车门结构的情况下,它的整体处置与线条的确会带来很强的欺骗性。
以车身尺寸来看,4395/1795/1570mm/2655mm的整体参数与马自达CX-30仅差了-/-2/+25/+2mm,这样的车身比例,无论是被称为轿跑车,或是两厢掀背车都不太合适,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绝大部分汽车媒体都将MX-30描述为紧凑型纯电动SUV,或是轿跑SUV的原因。

侧身底盘包围上还有一个不同点,MX-30将马自达CX-30身上的传统原型轮拱,更换为了与带有越野倾向的硬派SUV们相似的多边形结构,像新一代丰田RAV4就采用了如此设计。
通过这个属于侧身的长条包围,马自达MX-30的整个底盘都会形成这种宽幅结构,从而加强了对整个底盘的保护,这无疑也给了MX-30参与多路况环境驾驶挑战的底气。


车尾设计
车尾设计上,我们从后方看到了C柱(无B柱)与车身面板连接的过渡边缘,有一个区别于车顶喷涂的银灰色MAZDA英文铭牌,这令我们想到了奥迪Q3 Sportback、宝马X2这些运动型SUV身上的特征。很显然,马自达MX-30算是对豪华运动型SUV市场的致敬或是学习,但同样也是在展示车辆本身更精细化的定位。

就连尾灯样式都产生了变化,好不容易在新一代马自达3和马自达CX-30上,我们看到了更为科幻的小尺寸熏黑尾灯。但MX-30却又重新将它们更换为了较大开口设计,而且在弱化了外灯罩之后,圆形灯腔镜与横向灯带看上去就像是采用了独立组合结构,它的创新度与辨识度的确会高不少。


内饰设计
在过去10年的内饰设计语言改造里,马自达总是给人一种恨不得把功能按键都整合到一块儿的感觉,在极简主义这件事上,马自达比丰田、大众等大厂做得都要好。
前挡板的上边缘台面上,除了一块嵌入到内部的悬浮式非触控液晶屏外,所有面板都显得非常干净;而横亘在上下饰板之间的空调出风设计,有一种要一分为二的感觉,所有功能按键区间都被放在了下方的换挡机构顶端,这也包含了一块主要覆盖空调系统的次中控屏。


次中控屏与换挡机构彻底连接起来,这中央置物不是没有位置了吗?
实际上,包含中控屏控制旋钮、模拟档把在内的换挡机构控制区,采用了半悬浮设计。这既提高了它的区间高度,也让整个换挡机构稍稍前提,这便为中央储物留下了足够空间;而包括USB、Type-C在内的接口,则隐藏在了副驾驶一侧。
评在最后
马自达正在寻求更加现代化的新能源方案,MX-30成为了这家广岛汽车制造商最重要的展示渠道,纯电动版、轻混版以及增程版三种新能源方案的存在,会令本身就极具创意的MX-30变得更为有趣。不过,这些设计上的趣味能否征服那些乐于尝鲜的消费者,对此我们还是没有那么乐观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