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曹浩
[懂车帝原创 产品] 上周,中汽中心C-NCAP对第三代哈弗H6(图片|配置|询价)进行了碰撞测试,并全程直播。但是稍显尴尬的是,这辆哈弗H6(哈弗牌CC6470AH02A型多用途乘用车)在进行侧面碰撞测试时,侧气囊、侧气帘无一打开。

而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中汽中心联合长城汽车举行了说明会,并公布了联合调查组对于该事件的调查结果:进行测试的第三代哈弗H6在碰撞试验准备阶段进行了软件升级的数据下载及安装,并在试验开始前倒计时3秒时进入与电源相关的代码刷写阶段,整车部分部件开始处于断电状态,由此导致测试车辆尾灯、双闪、侧气囊、侧气帘、车身控制器均不工作。在测试台车与车辆发生碰撞时,系统升级仍未完成。

这个结论其实和事件发生第二天,长城所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相吻合,都是由于车辆断电导致侧气囊、侧气帘无法正常工作所致。在中汽中心和长城汽车进行了说明后,这一结论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过这样的结论真的能站住脚吗?

倒计时开始时车辆处于通电状态,尾灯亮起

倒计时3秒时车辆突然断电,尾灯熄灭
懂车帝在研究之后发现,这样的结论从理论上来说确实站得住脚,不过在任何情况下,出现这种事情的概率其实非常非常低,或许只有在这种碰撞测试的特定条件下,才有极低的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一般用户都会选择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车辆系统升级,这时车辆遭受猛烈撞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懂车帝认为长城“碰撞门”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并不涉及到车辆本身的安全性问题。
为什么碰撞测试前系统会进行升级?
虽然说这次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为什么车辆在进行碰撞测试时系统会进行升级?根据长城汽车研发副总裁单红艳的说法,本次测试的车辆在12月19日被推送了系统升级通知,而根据长城的软件升级控制策略,只有经过用户确认,且车辆安全检测符合升级要求,才会进行升级。
尤其是这次长城汽车推送的升级软件包括了整车部分的升级,因此也会在升级前提示用户本次升级会有整车部分部件短时断电的情况,会导致整车功能失效,也包括主被动安全功能失效。需要用户将车辆置于安全环境中,保证更新过程中的安全。
用户一旦确认进行升级,车辆系统将会进行安全检测,检测项目有七项,包含:a. 电池电量充足;b. 发动机转速为零;c. 换档器为P/N挡状态;d. 车辆为驻车状态;e. 发动机处于停止状态;f. 车速为零;g. 车辆为ON档。只有当所有状态均达标的情况下,车辆才会进入升级过程。
根据单红艳的说法,此次进行测试的第三代哈弗H6在实验前5天便已经收到了系统升级的推送通知,那无论中汽中心还是长城为何没有选择在收到系统升级通知后便开始升级?或许可以理解为双方并不认为此次升级是必要升级,且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并没有将车辆进行升级的计划。
并且,我们也了解到长城的系统升级并不会自动进行,所以我们也可以确定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系统升级并导致此次实验出现异常状况不是由于长城系统升级存在BUG所引发,所以那或许只能说明在测试开始之前,有人人为启动了车辆系统升级,而这次人为启动有极大可能是相关工作人员误操作所致。
那么在测试开始之前,究竟是谁才可以接触到实验车辆,并误操作启动了车辆系统升级程序?在测试开始之前,为何又没有人去最终确认车辆状态,才会让这样一辆正在进行系统升级,车辆系统还会断电的车辆进行碰撞实验?
这个环节的疏忽,其实可以理解为中汽中心对于测试车辆的想当然,或是他们考虑的不太周全。毕竟支持系统升级的车有很多,他们估计也是认为没有人会选择在如此环境下进行车辆升级,所以也就疏忽了实验前的检查。
关乎生命的实验,是不是应该更严谨一些?
有关长城“碰撞门”,其实在今天中汽中心和长城汽车双方发布声明之后,就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了。不过我还是想说,像中汽中心C-NCAP以及中保研C-IASI这种进行车辆安全测试的机构,他们的使命其实是通过碰撞测试,来检测每一辆车的安全性,然后给用户一个最为客观的结论,所以这些机构的测试过程应该是十分严谨的,这样才能对用户的安全负责。

中汽中心第三代哈弗H6侧面碰撞测试,侧气囊、侧气帘未弹出
不过从最近两起事件来看,这两个测试机构的工作也并非滴水不漏。中汽中心居然可以在碰撞测试之前,让人人为启动车辆系统升级,从而引发车辆断电,导致异常测试结果(点击链接查看长城“碰撞门”事件)。中保研则在测试车辆的配置上闹出了大乌龙(点击链接查看中保研乌龙事件)。如果不是中汽中心的全程直播,又或者不是我们看出了中保研测试结果中的错误,不知道用户们会不会被最终的结果所误导?
所以我们认为对于这两大测试机构,又或者还有其他的碰撞测试机构,这种关乎用户生命安全的测试,还是存在很多不严谨的地方,在未来的测试当中,还是应该更加严谨一些,尽一切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不会被任何因素影响到最终的测试结果。
同时,在这两件事情当中,长城汽车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责任,毕竟无论是在中汽中心碰撞测试当中有关车辆系统升级会引发的车辆断电情况,还是中保研测试当中车辆配置与配置表不统一,其实也可以看出长城汽车和这两家测试机构之间都欠缺了一些沟通,如果可以在碰撞测试之前就进行沟通,将所有可能会让测试结果出现偏差的因素都提前解决,相信无论最终的碰撞测试结果如何,都不会有任何人产生质疑。
OTA带来的好处,不要被“奇葩”操作所掩盖

当下随着科技智能化的不断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可以支持OTA升级,而无论是FOTA还是SOTA,其实最终目的都是可以让用户在使用车辆时获得更好的体验。但无论是之前蔚来的OTA事件,还是这次长城的“碰撞门”,OTA虽好,也不要因为那些“奇葩”操作所被人误解。

蔚来OTA事件
OTA升级其实有着还算严格的升级要求,理论上车辆需要处在相对安全且静止的状态,然后再选择要不要进行升级,但由于很多人对于OTA升级还不是特别熟悉,所以也确实发生了许多让人无语的操作。用户除了需要对OTA的升级方式进行熟悉之外,还需要对自身所处环境进行判断,在一切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享受到OTA带来的福利。

而对于车企来说,OTA其实也是对于车辆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懂车帝之前也报道过某些车企OTA中的一些猫腻行为,甚至用OTA升级来逃避缺陷产品的召回,所以市场监管总局也在前不久发布了相关通知,规定车企进行OTA必须要进行备案,这也是为了让车企可以善用OTA升级,并对用户的安全、利益进行保障的一种做法。
写在最后
这次长城“碰撞门”虽然发布了最终结论,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车辆升级程序启动,还需要中汽中心以及长城汽车来寻找最终的真相。不过对于用户来说,中汽中心和长城可以在问题发生后积极调查,并在第一时间发布调查结果,这样的举动值得称赞。而通过近期发生的这两件事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车辆安全性测试这一块,依旧存在着很多并不严谨的地方,尤其是在整个车辆安全体系的搭建上,我们依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附录:中汽中心对于此次碰撞测试异常状况公布的时间节点信息
1、该车型近期处于系统部分软件功能升级阶段,测试车辆在碰撞试验准备期间,进行了软件升级的数据下载,下载完成后进行了系统软件安装。
2、12月23日13:57测试车辆上电后,系统经过状态确认符合升级条件(升级条件为电源档位为ON、发动机未启动、车辆静止、驻车制动处于驻车状态、挡位处于空挡)后,测试车辆开始进行软件刷写。
3、侧碰试验前,按照规程经过确认,测试车辆整车状态正常、仪表显示正常,进入试验执行阶段。14:02:45,试验开始进入20秒倒计时。
4、14:03:02,也就是倒计时三秒时,测试车辆进入与电源相关的代码刷写时段,整车部分部件电源处于断电状态。此状态下尾灯、双闪灯、侧气囊/侧气帘、车身控制器均不工作。
5、 14:03:13,侧碰台车与测试车辆发生碰撞,侧碰试验完成,但此刻升级尚未完成,测试车辆仍处于断电状态。
6、测试车辆的中控屏持续显示刷写正在进行,直至安装100%完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