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消息,由于在排放问题上误导消费者,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日前要求这个全球首屈一指的汽车制造商再支付1.25亿澳元(约合8600万美元)罚款。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称,这是联邦法院因违反《澳大利亚消费者法》开出的最高罚单。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委员会主席罗德·西姆斯指出,大众汽车在汽车排放问题上的作弊行为是“公然而蓄意的”,其行为“损害了澳大利亚汽车进口法规的完整性和功能性”。据悉,ACCC此次开出的罚单涉及大众在2011年至2015年间出口澳达利亚的超过5.7万辆汽车。
该处罚决议公布前,大众汽车一度与ACCC达成和解,原则上同意支付7500万澳元罚金。但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对此仍有疑议——法院认为,大众汽车在此前的听证会上进行了“虚假陈述”,因而有必要提高处罚金额以示警戒。

大众汽车对这份判决颇为意外。该公司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大众汽车坚信,7500万澳元罚款是一个“合理的数额”,并将仔细审查法院偏离这一数额的原因。截至目前,大众仍未决定就此提起上诉。
西姆斯认为,ACCC的罚款反映了一种趋势,即对违反《澳大利亚消费者法》的处罚将越来越高。“类似的(处罚金额超过1亿澳元)的情况将更加常见。”他告诉路透社。
自“排放门”丑闻爆发以来,针对大众集团的诉讼从未停止,而此次ACCC的罚款不过是其中最新的一例。2015年9月,大众汽车集团通过安装排放作弊软件通过美国柴油排放测试的伎俩被曝光,因此受到美国相关部门的巨额罚款。截至目前,“排放门”丑闻给该公司造成300多亿美元的损失。

除了美国和澳大利亚外,大众还在欧洲、亚洲、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调查、诉讼和处罚。由此引发的车辆回购与和解等措施,已经耗费了大众超过300亿美元资金。而德国保险业协会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私人保险公司已经为14.4万起针对大众公司的个人索赔支付3.8亿欧元。然而,在美国之外,这个世界首屈一指的汽车制造商从来不曾为“排放门”认错——即使在其故乡德国,大众仍然在做“无罪”辩护。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汽车因作弊事件损失的不止经济。“排放门”之后,大众多位高管被捕。为了弥补由此造成的损失,该公司此前也曾计划裁员1.4万人。一份行业数据显示,如今消费者对购买大众汽车产品的意愿呈下降趋势,这在欧洲国家中最为明显。
“大众丑闻不仅伤害其品牌价值,同时也削减了其他德国汽车制造商的销量。”法国圣母大学经济学副教授鲁迪格·巴赫曼在其报告中指出。这所学校2019年的研究显示,排放丑闻后,不仅大众声誉受损,其他德国制造商也相应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