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夏利到了告别的时刻
这个曾经风靡风靡大江南北的“国民汽车”品牌,如今沦为一汽集团整体上市前的弃子。12月22日,一汽夏利宣布“全部剥离盈利能力较弱的整车制造与销售相关资产”,让“壳”给中铁物晟。这个自主品牌在资本市场20年的岁月浮沉,自此终结。

夏利曾经辉煌
作为我国最早的轿车自主品牌之一,该品牌曾连续18年位居国民经济型轿车销量第一。2004年,一汽夏利产量突破100万辆,成为国内首个产量破百万的自主轿车品牌。而一度高达40%的市场占有率,更让它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毫无争议的“龙头老大”。
只是好景不长
2010年以来,一汽夏利逐渐从神坛跌落,陷入不断亏损的漩涡。2013年,夏利因净亏4.8亿元戴上“ST”的帽子。此后6年里,该品牌更是累计亏损82.33亿元,也因此一步步走上“变卖资产,以求保壳”的险路。

2016年,一汽夏利出卖了其最为核心的资产——一汽丰田15%的股权,并套现25亿元。此举让该品牌当年的财报上,久违地出现了1.62亿的净利润。然而,账面上的盈余无法掩饰企业江河日下的败局。失去了一汽丰田这头最后的“利润奶牛”,一汽夏利再也没有了自行造血的可能。2019年前三季度,一汽夏利累计亏损7亿元。今年2月份的产销公告显示,该品牌旗下夏利系列和威系列的产量均已为零。
时至今日,一副空壳,已是一汽夏利最后的价值
公开信息显示,一汽股份旗下目前共有四家上市公司: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一汽富维和启明信息。由于一汽轿车与一汽夏利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几年来,一汽集团的整体上市进程迟迟未能推进。如今,随着这块“绊脚石”挪位,一汽集团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展开改革、筹谋上市。而对其“兄弟”央企中铁物晟来说,有了一汽夏利这个“壳”,其登陆资本市场的夙愿也终于得以实现,与之相关的一众投资机构,也有机会从二级市场变现。

夏利的消失,或许是众望所归
12月23日,一汽夏利复牌涨停,收报3.98元。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一汽夏利沉默的十年。在这段昂扬奋发的岁月里,一汽夏利没能书写上自己的名字,如今,这个曾经金光熠熠的品牌,留给人们的,只剩下对岁月缅怀与怅惘。
如果问这个国民品牌为何沦落,你可能会得到不止一个答案——品牌塑造不力、产品创新能力不足、营销能力不强……种种因素糅合,造成了一汽夏利今天的局面。如果时间重来,夏利会走从前的老路吗?我们不得而知。资本的世界里没有如果二字,企业的运营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一汽夏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故事仍在书写。

再见,夏利,一路走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