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价格的不断下探,现在国内路面上行驶着的私家车是越来越多。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有车之后生活品质能提高不少,那么真的是这样么?作为过来人的车主们又是怎么说的呢?接下来就来一起看看“有车”和“没车”的区别有哪些吧?网友们看完之后纷纷表示:真是句句都说到心坎里了!
其一、对于出行距离远近的主观感受不同。没车的时候,一旦出门要走1公里以上都会觉得很远走不动,想要坐公交,那时候就会想要是有车该有多好,一踩油门就到了。但是有了车之后,不到5公里以上是不愿意自己开车去的。一是因为开车拥堵,二是停车难,相比之下油费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很多车主在路程低于5公里的时候甚至会倾向于骑电动车过去。

其二、对于自己开车驾驶车辆的想法是不同的。没车的时候,总是会想象自己有车之后,驾驶爱车从道路上飞驰而过的那种爽快感,简直就像《速度与激情》电影里面那样。但实际上等到有车之后,一旦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就会发现开车就是那些操作步骤,并且很多人买的都是一般的家用自动挡车型,再加上走走停停,拥堵不堪的城市路况,简直没有任何驾驶乐趣可言。

其三、对于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会发生变化。没车的时候,过马路的时候只要信号灯一变绿就会立刻过去,基本不看两边有没有来车,总觉得自己遵守信号灯的指示并且走人行横道,机动车看到自己都会刹停或者避让的。但有车之后,就会知道在开车的时候驾驶者难免会出现分神的情况,再加上坐在驾驶位上也存在视野盲区,所以过马路的时候,就算信号灯指示行人可以通过也要注意观察周围的路况,以防意外的发生。

其四、日常消费会变的相对紧巴一些。没车的时候就没有养车用车的那些开销,自然每个月都能过的比较潇洒一些,有车之后就得时刻考虑每个月的油费、停车费以及违章罚款这些,甚至还要还车贷,所以其他消费自然要注意控制。总有车主开玩笑说,自己有车之后为了养车把烟酒都戒了。当然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普通收入人群身上,很有钱的人自然不在此列。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们哦,每天都有新鲜的资讯给到大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