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理性车主,对振动和倾斜有特殊感知,虽然是研究人的,但喜欢车,喜欢机械。
回归2405
续航是MPV的通病,长长不到哪里,短短也短不出多少,两难。不过电池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选插混,有油有电,享受的是电车感受;二是电池是不断发展的,不出5年会远超过1000公里续航,到时候会不会有换电池的可能。岚图电池低于70%免费换。
用户6836280936442:去试驾了,动力操控没的说,空间氛围也不错。主要有几点顾虑,1.车好大,停车难,小空间转弯掉头难。2.纯电续航短了点,本人上下班单程40公里,基本是高速100时速左右在开,怕续航不够一个来回。 另外,如果选装吸顶娱乐屏,屏幕放下来是不是挡住后视镜了啊?
如果夜视能够在对方远光、大雾、大雨、烟雾时看清楚,就很有价值。特别是对向车打远光灯时。
liyi0402:各位的夜视用着咋样?我这个咋感觉照射角度特别高呀?距离四五米的前车,我这夜视只能拍到车顶。
我不是汽车圈里的人,没有太多专业词汇,买梦想家,我只谈感受。车是钢铁电子堆砌起来的,没有人,没有乘员的感受,车就没有灵魂。 一年前在梅溪湖新天地吃饭,路过梦想家展示区,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眼梦想家。那时对新能源车有偏见,预测新能源车的成熟期在3-5年之后,所以有意无心的听了几句销售小哥的介绍。没想到这一年间这位小哥十分敬业,不断发短信邀请试驾,盛情邀约之下于今年试驾了一次。 不想这次试驾尽然开挂了新能源之旅。 登上驾驶舱的那一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像是在开坦克。首先是2.6吨的重量导致过沟过坎都没有太大的振动,减震效果非常显著(当时因为是车重造成的);其次是驾驶台至挡风玻璃、挡风玻璃至车头大致有1米,驾乘犹有居高临下、傲视群雄之感,看旁边的轿车是俯视的;加之座舱内部空间感满满,虽说车头车尾占了大部分,但完全不同于轿车和既往乘坐的MPV,感觉“非常宽敞”。 怀着这山更比那山高的心理,接连试驾了某势滴酒、塞某、奔某V260……尤其是坐进一款150万的新款奔某,一刹那困惑的不能自己:怎么觉得自己像🐵,在驾驶舱里钻进钻出,买个宽大的MPV不香吗?150万不冤吗? 比较下来,某腾滴酒算是不错的,不过设计精力太过放在面儿上了,座椅豪华感、娱乐屏、电动……但路感确实和梦想家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减震差距比较大,其次是空间感不足,有点轿车的感觉(后来分析,应该是梦想家车窗更大的原因)。 至于塞某之类,驾乘一次即告结束,只能客气的向销售小哥表达了谢意,心中不仅暗想,就这感觉能买40多万,还销量如此只好,真的很不解、很困惑。 我的驾乘感觉其实不决定于屁股,而是由耳朵决定的。我的鼓膜和耳蜗迷路天生对气压、平衡十分敏感,开车爬数十米的山,鼓膜就会有反应,在睡梦中醒来问司机,一定是爬到一定海拔了。车的纵轴振动和船的横轴滑动会产生不同的眩晕感。我开车最怕井盖,帝国近年发展神速,号称基建狂魔,只奇怪一直没有征服小小的井盖,搞的像人的肚脐,胖瘦不同深浅不一,每次过井盖都要憋一口气,那上下的振幅似乎要把脏器一起共振一下,十分难受。 梦想家过井盖的振幅很柔,带一点侧向滑移和回旋感,有点游艇的感觉。速度适当的时候,浅井和低减速带的振动几乎可以滤掉。这种感觉打动了我。 这时候才想起来,销售小哥提到的“双叉臂”“五连杆”“空气悬架”CDC,好在是理工男,一顿百度操作学了不少汽车底盘的知识,才知道屁股和耳朵的感觉都是这些机械电子设备伺候出来的感觉😀😀 难怪有人坐空气悬挂的车会“晕车”,那是内耳里平衡感受器感受到陌生的横向滑移“过敏”所致。优质的底盘把纵向的颠簸分解为横向的游移,带点“摇篮”的感觉,非常舒服。 所以毅然选择顶配。 不过梦想家并非完美,电池容量和纯电里程还要继续观察体验。下次再谈。
在网上看了折叠车伞,有没有车友用过的?折叠伞是不是不会影响梦想家的哨兵功能?网购最长只有五米,还有30露在外面😓
提问有没有车友买汽车遮阳伞的,分享一下使用感受。我家在林区,每天掉树果和鸟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