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奥迪Q7车主·车龄半年
简介:奥若稽古,名命物,知门户, 筹策终始。 Never stop exploring!
门泊锦江万里船
本周提车奥迪 Q7,算是 6.18 给老婆的礼物。一直说给我老婆换个车。 比较了最近很火的问界 M9,最后还是选择了 Q7。我就来说说为什么没去赶潮流选问界。 家庭需求: 说过了基本需求是要 7 座,我们还在和父母同住,被要求啃老。一方面我不愿子欲养而亲不待,另一方面婆媳关系尚可。我自己是一辆 A6 的 55,这样就有 5 和 7 座搭配。远程近途都满足了。两车都合适,M9 显然更舒服,更商务。我女儿就觉得 M9 好,特别是 0 重力座椅,好玩。但上幼儿园的儿子虽然在 M9 玩得开心,却选择了 Q7。问他为什么,他也没回答出来。难道是男孩子的机械 DNA? 试驾感受: Q7 不用说,机械素质很棒,加上 A6L 我们都很熟悉,所以不多说了,就是底盘扎实,方向盘灵敏,视野开阔。缺点当然就是大家诟病的,车机系统拉垮,整个车内环境比较严肃。不像 GLE 的豪华感扑面而来,也不像 X5,坐进去就兴奋。感觉就是一个精英有点过气但还能把控大局,有信任感,用它不会错。 M9 的鸿蒙智驾令人惊艳,说实话,这是汽车发展的方向,完全吊打现在的所有 BBA。在智驾上 BBA 落后啦,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产品。 我们试驾了 1 小时左右,跑了成都繁忙的三环路的确印象深刻。三点,1. 底盘调教不输任何豪华车,非常舒服。销售的话是 1000 万以下车最好的底盘。2.智驾场景是成都三环路往东安湖方向,了解的人会知道,三环路是非常繁忙和复杂的主干路,特别是切入三环匝道口和切出都很棒,两排车挤着从匝道并入主道,车子聪明得让我很吃惊,该快的地方快,该慢的地方慢,比我老婆开得还好。想起我老婆开车的一惊一乍,我觉得交给智能驾驶或许会更安全,至少在城市里的固定线路一定是这样。安全性超过我老婆的驾驶,而且不会受干扰和分神可以说,智驾系统,甩了 Q7 几条街。 3. 车机系统也很棒,和华为手机连接非常丝滑。 开了下来我觉得电不电车无所谓了,智驾是真的好棒。 女儿已经被征服了,叫妈妈选 M9。M9 的销售也是奥迪专卖店的销售介绍的他的前同事,重庆姑娘说话也直,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试驾后一定不会选择 Q7,自信得我都有点惊讶。不过大厅里面看 M9,M7 还有智已的人确实多,比奥迪专卖店热闹多了。可见现在中国人对智驾的热情有多高, 但我迅速的冷静下来开始想想我的需求,接下来就是我和销售的对话。 1.我说了试驾 M9 的感受,舒适感不输 Q7,智驾和 BBA 完全不是一个层级。总的来讲试驾“软件”一块,100 分。我对比了下特斯拉,软件感受不输他,但驾乘感受比特斯拉强。为华为自豪!理想和小鹏不好对比,因为坐得少。 2.接着我提出了我的考虑:首先是这个车上市半年多,在路上就几万辆吧,加上 M7 还有以前的产品,也就十几万量,这也是销售给我说的数据。我感觉他的问题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新东西,特别是新生产线下来的东西都会有些小问题,这是需要时间来暴露和产品迭代来解决的。显然 M9 作为划时代产品,这方面市场历练还不够。现在买我有点当小白鼠,有点害怕。传统的车子都是百万辆在全世界开,这些经验就是老品牌的底蕴,这一点新车没法比。 3.那就是市场上的谣传啦。关于电车的起火问题,我知道发生率低,但这车主要适用对象是女生,如果加上我两个小孩都很小,简直就是弱小妇孺占齐了,真出个啥事,他们逃生技能不足。现在爆出来的自燃还是让我有点怕,我也相信也有没爆出来的。主要是一燃起来就太快了。传统车,你知道该怎样跑,结果是可预期的,因为也是同样道理,经验太多啦。 4.赛力斯的硬件不行。华为的系统我服了,但赛力斯的硬件不配这个级别的车。我希望我们的车好,但赛力斯品控需要大大加强。 这个车虽然智能,但也有很多机械组件。不管用户接触面的 0 重力座椅,伸缩屏幕,无线充还是看不到的内部机械部分,我的感觉都不好,觉得这些功能花哨了,为了抓眼球而抓眼球。我在考虑汽车的娱乐化是不是我接受的方向?这是理念问题,没有对错。 我们试驾的那个 0 重力座椅在我女儿一路玩耍的摧残下就有点异响声了。销售后来说是有点,不过后面的产品调整好了。伸缩屏幕,在我家弟弟的反复开关和爬过来爬过去的撞击下,虽没出问题,但我仿佛看到了物理损坏的那一天。这仅仅是两个小问题。但如果我用了 2 年,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始暴露,虽不影响使用但闹得人心烦,我是修呢还是不修呢?比如说为了异响,我要换 0 重力座椅,那得多少钱?其实也不是换不起,但觉得挨了刀,心里就是不爽的。整体的内饰设计大橙色,座椅宽大,坐起来还是很舒服的。可是不知为什么,过一会儿就觉得看起有点累,座椅的造型也有点丑,感觉有点俗。这个我没给销售说,但下来老婆说了一句,和 BBA 比,内饰审美这车输了,赛力斯内饰设计师的功力不够。 后来销售也说了实话,赛力斯他们也没办法。 基于以上原因,包选择了保守。
刚换车提了A6L 55。还没上牌,但已经掩饰不住对这个车的向往。 其实主要是情怀了,人到中年,有了些人生感悟,忽然发现车的气质和用途和当时的状态是要匹配的。在这里没有说其他车不好的意思,只是我想了想为什么最后选了A6。 最开始我是想看奔驰的,奔驰很有面,高贵,透着霸卓尔不群。给人的感觉是,我不管你怎么看我,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符合这种气场的我觉得只有两种,霸道总裁和有家族传承的青年才俊。不为外人所左右,因为自身本就强大。 宝马已不适合我追求稳定,低调的作风。中年男人,希望的是事业不要出现大的波动,家中老人身体健康,小孩乖巧,学业有成。如果有同样的心境,大多都会觉得宝马是那个年少轻狂照片中的我的最爱。记得多少年前一部招聘综艺,最后一个区域总的竞争者有两位,一位三十多岁,一位四十出头。他们的问题是回答什么给你力量让你相信你能把这个区域做好。年轻的回答说,我相信我的团队,和我的拼搏精神。另一位说,我认为是我的家庭给我稳定的支持,让我能专心投入。我当时也三十多,认为年轻的回答的就是我的想法,而到了现在,我认为第二个说的才是核心。这就是我的心态从宝马过渡到奥迪的原因。 日系产品虽好,但算了,他没诚意我心里开起来也不舒服。一度很喜欢雷克萨斯,还很喜欢普拉多,但日本的小心思确实令我不舒服,最后还是坚定的放弃。就好像年轻的时候看到一个美女令人动心,最后却发现她是和你道不同,你们走不到最后,那个心痛啊。其它美系法系基本无感,没有体会到他们的好,除了价格听起来对标某某,确实找不出他们的独特性。 至于我国的新能源车,原谅我这个保守的人。年轻人先上。车机系统的智能化还不能完全吸引我,电池技术我觉得还要时间验证。我希望我国新能源能雄霸天下,但在此之前,我想想先拥有一台V6的燃油轿车。电车会有的,但不是现在。 奥迪其实在和奔驰宝马较量中销量掉队了。但喜欢的人还是喜欢,这是个定位问题。问了我一圈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我开奥迪更好,问为什么,都说不出,就觉得合适。它不炫酷,不张扬,我虽不用他撑场面,他也不会给我掉价。他就像个保镖,要用他的时候,他可以爆发,不用的时候就安静的在那里。我坐在里面可以啃大饼喝凉水,也可以数钞票开香槟。男人的空间不多,书房,酒窖和车就是不多的几个。 买A6L,要办事的时候我们互相给排面。带家人出行的时候,他能更安全。孤独的时候,有地方呆。不高不低,合适就行。等哪天我觉得压得住A8的气场了,再升级。至少现在这个很合适。
今天和开了12年的CC分手了,写点东西纪念一下。 11年利用免税资格买了CC,从此她陪我跑了13万公里,不多,但我们到过大西北,到过西南边境。期间给家人换了高尔夫,宝马,我都没有换CC,因为这车真好开。 回顾这12年,总体来讲CC的性能非常稳定。头两年,大众双离合技术不成熟,召回过两次,都更换了离合。后来8万公里以后开始出现烧机油现象,我也知道她开始老化了,后来去换了油封等等,烧机油现象明显减少。除此之外,保养成本低,换过一次火花塞,几次轮胎,空调制冷加过一次氟,然后正常保养。无论是在城市还是高速,山区的表现,都很棒。 CC优点很明显,高速路上很稳定,非常省油,我曾经一天开了900公里高速,平均只用5.5个油。这也算我的历史记录了,现在也没这个体力长时间自驾,拖家带口,比以前开车方式和重量都不能比。CC上了高速后的方向盘变得很重,由于是扁胎,抓地力强,感觉就很稳。 说说不足,由于是无框设计,到后噪音就比较大了,扁胎侧边容易损坏,我被城市马路边搞坏了几次轮胎,然后这种胎比较贵,觉得当了冤大头。其它的烧机油和离合问题说过了,是共性。但瑕不掩瑜,CC还是一款成熟美观的好车子。还有一点,加油我只加中石油的95,这一点让我有点恼火。记得有一次在西安,加了延长石油,其实是壳牌,直接就拉肚子了。加中石油的表现最稳定。其他都好。 稳定如A6,节油如日系,动力不输美系。再见CC。
35怕是落不了地哦 。不行我去看老的汉兰达。但没有皇冠标志有点不甘心。
用车一年心得 1. 老婆在城市里上班或者接娃娃很方便,车也不长,好停。 2. A柱较大,侧方位转弯有点挡视线。 3. 操控方便,动力够,但空调不行主要是没有后排出风口。 4. 周末7人出行时短途2小时可以,时间长了后排不行。 5. 3缸1.5T我认为问题不大,有人说抖,我还没有太大感觉。我想是为了节油吧。 6. 配置方面没有carplay,也不好改装,有点遗憾。还有就是无钥匙开门也没有,这个也比较遗憾。轮胎扎坏了一次,因修车的说这种轮胎是专用胎,真坏了还不好补,配件价格偏贵。
宝马2系多功能旅行车 2018款 购车3个月 口碑评价: 购车三月有余,遇上疫情,春节也就没有多开。总的来讲是满意的。空间合理,很能满足二胎家庭需求,老婆开尺寸也不大,好操控好停车,居家不商务。男的开标准好男人奶爸形象。 不足之处就是感觉座位比较硬,胎噪声偏大,感觉设计不到位的地方是前后的保护杠位置低,比较高的台阶容易侧边擦挂,没有前停车雷达,在停车紧张的地方前面距离不好测量。还有也许运气不好,我的新车遇到了传动器失速报警,感觉虽不是大问题,但4S店找不出原因,还在找厂商技术支持,也不知最终能否找到原因解决。 车是不错的,这个优惠力度,性价比很高。关键是国人使用场景是否接受它。
提问有哪位大神知道宝马2系7座进口多功能旅行车能否加装CarPlay和手机无线充电?有利弊对比吗?
我为什么买了宝马2系7座MPV 首先表明态度。我挺喜欢新提的这个车。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车卖得不好。 自从有了二娃就想着把老婆的车换掉,买个7座。开始没有看到2系有7座,主要注意力在GLB和其它日系美系MPV。都去试了,最终选择了现车。现在开了一个月,小总结一下。 我说下原因: 1. 7座使用频次不高,一周一次差不多,主要带老人孩子出门转转。7人时肯定我是司机,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也努力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 2. 老婆开尺寸合适,可以上班,也不丑,其他车商务接待更合适,家用女主人开就显得太空,而且女司机开停车也不方便。我觉得4.8多一点的车长是女主人接受的极限。 3. 老婆用车频率也不高,她上个大众高尔夫,6年开了不到3万公里。去买二手车还有新车的味道。几乎不出城市。但需求是要漂亮,开出去还是有点面子,好停车。 4. 被诟病的三厢发动机,我觉得影响不大。抖动在低速档是不如其他车,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看个人吧。比较不满意的是噪音,比想象中的大一点,但还在可容忍范围内。还有一点抱怨就是科技配置不足,有些功能砍掉了。 5. 优惠真的很大,虽然开始我是准备了GLB的预算,但后来对比后还是觉得BMW这款有诚意。到后来还担心改款后进口2系不出7座了。促使我果断买了。 6. 没想到这么省油,同时动力和操控还很好。这一点我是很佩服宝马的。5系动力自不必说,但不省油。2系省油,动力表现也不错。 我的心得:个人觉得现在选车心态变了,买合适的车。想想使用场景,家庭状况,这款确实适合我们。艾力绅、夏朗太大,老婆单独开去上班不喜欢。我问过很多朋友,家用女主人很少愿意碰大型7座车。GLB尺寸合适,但价格诚意不足。 总之,目前是满意的。市面上这款车真的很少。也许是每个家庭考虑的出发点不一样吧。
哪个城市宝马2系多功能旅行车价格优惠
我爱静静果果:哪个城市宝马2系多功能旅行车价格优惠
提问请问楠哥,最近想买宝马2系进口多功能7座旅行套装车,优惠挺大。主要给老婆开,两个孩子,周末带老人小孩城市附近转转。这个车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