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MG4 EV车主·车龄半年
简介:(˵¯͒〰¯͒˵)
还是电车油耗低啊
2月初提的车,虽说是给媳妇开的,但我只要有机会都开它,毕竟比电比油便宜太多了。今晚有空,聊聊八个月来的所有感受。 操控:满分10分,指向精准,典型的欧洲车手感,开起来就是感觉顺畅舒适。方向盘虚位几乎没有,我是喜欢这种的。 续航(包括空调感受):64度三元锂电池,买的也是刚下线的新车,用到现在慢充充满依旧是520公里,还没有看到衰减,当初选三元锂还是明智的。夏天38度高温天,一个人开空调打到27度自动就足够凉快,多次按比例推算实际续航可以跑410左右(一半市区道路一半快速路)。不开空调的春季可以跑470左右(正常加速,并非刻意佛系)。2月份0度左右放置两晚,再启动续航只掉2公里。 乘坐感受:按铭牌前轮2.5后轮2.8的胎压,是比较省电的,只要不上高速不开空调不急加速,很容易开出11度电百公里的电耗。走平整柏油路也不会觉得颠,但是只要进入水泥路面就是明显的很颠,悬挂属于比较硬的那种,应该算很硬,开起来很爽很有运动感,但缺点就是牺牲舒适性,把后轮胎压改成2.6之后能有些改善,起码水泥路好很多。驾驶座座椅舒适,长时间开不容易累,加了个腰托后更加舒适,即便连续开4小时腰也一点不累。后排靠背角度合适,坐着也舒服。 空间:4米3不到的车身,坐进来的人普遍会说车内空间还挺大(都是有车的人说的,没车的也没啥感觉),尤其是前排头部空间,我一米八,头顶还有一拳二指,毕竟是针对欧洲市场,欧洲人其实更在意头顶空间。后备箱不大,但也不能算特别小,毕竟四米三不到的车身嘛,后备箱短是肯定的,但好在拆掉隔板后能往上堆很高,实际不比三厢车装的少哎。手边储物空间不算优秀,车门储物槽其实很小,这个差评。 内饰:一个从不在意内饰的人,这点几乎没任何要求,但不得不提它新车就没有味道!新车就没有味道!我觉得这个比啥都强。中控台至少也不是硬塑料,是软的哦,估计十年八年后不会像硬塑料那样一抠就碎。中控屏可能小了点,但我从来不在车上看电影,大有何用?所以啥都不说了吧,我是很务实的人。 智驾:ACC巡航这块跟我的大众差不多,正常表现,无需多说。所谓的自动驾驶这块就明显没法跟特斯拉小鹏之流去比,拥堵路段用用就好,自动跟车还是没问题的,省脚,无法自动变道无法打灯变道,平时还得自己开才靠谱。主动刹车和很多电车一样,极少数情况下会误判,出现幽灵刹车,我曾经在近70时速下直接秒停,那是人类绝对踩不出的超短刹停距离,有瞬间灵魂出窍的感觉,后来我上车就关闭这个功能,无法一次性永久关闭主动刹车是个大槽点。 噪音:520旗舰配的是马牌轮胎,跑了八个月看着跟新胎差不多,应该是属于硬度较大橡胶配方,所以胎噪肯定有些的,舒适度差一点的。车友说的共振呢我是找了好久试了好多次烂路才试出来,正常开几乎没遇到过。但是意外发现了走好路也能共振的办法:首先把右前窗和左后窗开一半左右,别的窗关好,然后速度要开到70以上,即便走极好的路面也可能出现轰头的共振,但只要随便再开一扇窗或者调整一下车窗开合度就能让共振消失。至于整体隔音,我觉得这车算中规中矩,这是对比我的大众速腾来说,感觉差不多。 建议:听说520三元锂版的车型不再排产,只有415的冠军版了,那电池才49度,太小太小了,并不推荐。如果不介意续航,那就买吧。买回来先把后排坐垫掀起来,坐垫下最左侧和最右侧各有一个插头(负责不系安全带提示音),把它们拔掉,太烦了。不要在阅读灯旁边的眼镜盒里放墨镜,一颠就异响(还不知道是眼镜盒内发出的,害我找了好久),除非你把没植绒的那几个地方都用绒布补上。不要用粗纤维的毛巾擦任何黑色亮面内饰部位,一擦就花,要用柔软的超纤布。 最后,热泵这东西,不建议北方朋友选装,不信自己可以好好查查资料,热泵在0度以下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低的,不如直接用PTC制热,热泵空调更适合冬季气温在0度以上的地区,比如江苏。
画楼西畔的一支笔
路上试车拍摄,白色挺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