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0年研发工程师🔥1名手机爱好者
小杰仔聊车
最近车圈电动车事故频发,而我只想买辆安全的车,这不2025款沃尔沃XC90来了,话不多说,直接上现场画面. 这次焕新升级,沃尔沃算是把“细节控”三个字玩明白了,外观微调、内饰升级、动力依旧能打,咱们一起来细品一下。...查看全文
当BBA还在琢磨怎么在中国多卖几辆时,比亚迪旗下的腾势品牌已经带着Z9GT杀进了欧洲老巢。2025年米兰设计周上,腾势宣布在欧洲正式发布。 腾势在下一盘国际大棋,欧洲首秀,也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性价比输出”迈向“品牌价值输出”的关键转...查看全文
又一次成功上演“帽子戏法”,把27-35万的预售价格玩到了21.98万起,还有1.5万置换补贴,价格打下来,明摆着冲着21.58万起的SU7去的。但是你会说,凭什么敢冲着SU7去,怎么打?激光雷达+超级e平台肯定物超所值。这次搭载的超级e平...查看全文
自动驾驶的"五官"——感知系统想象一下,自动驾驶汽车就像是一个正在学开车的新手司机,首先它得学会观察周围环境。...查看全文
你以为刹车就是一脚踩到底?在ABS的世界里,刹车可是个“反复横跳”的高手——它能在你疯狂踩刹车时,让车轮在“抱死”和“放开”之间疯狂试探,就像打游戏时疯狂按手柄的菜鸟玩家,只不过ABS可比你手速快多了!...查看全文
老铁们,以前我在聊高速爆胎时,被嘲讽安全技术是"智商税",觉得根本用不上,因为你存在侥幸心理,我只想说:用的不多,但一旦用上就能救一车人的命,这次腾势Z9GT在高速爆胎时的教科书级操作,硬生生把“死神来了”剧本改成了“科技爽文”。...查看全文
2025年3月31日,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推出的全新力作——钛3正式开启预售。...查看全文
当传统豪车还在用液压悬架压马路时,仰望U7已经掏出了电磁炮同源的云辇-Z悬架;当BBA吹嘘四驱系统时,易四方技术早已让四个电机独立工作,甚至能横着滑移进车位,迪子这次把技术鱼池里的黑科技直接塞进车内,仰望U7让你从此无坎坷。...查看全文
一身的黑科技加持,比如电悬架。为了更精准的调节和信息捕捉,比亚迪自己研发了高精度传感器,精度直接拉到行业最高水准。这让我想起比亚迪做口罩的时候,那叫一个厉害。只要比亚迪想干,就没有干不成的。电机控制的优点,不仅仅是调节精准,速度也快得惊人。...查看全文
结论先行,U7本来定位的是百万车型,多项最字的技术加持,它是市面上唯一能与小米SU7 ultra真正掰手腕的技术咖,不爆没天理,毕竟作为60万左右就能买到的千匹马力车型,而且云撵Z+2.9s加速+天神之眼A+爆胎下160km/h安全等技术,...查看全文
朋友们,时代变了!以前BBA还是车圈鄙视链顶端的"三件套",各种"零百加速""V8大心脏",如今却被各种品牌的电车一顿围住,而比亚迪更是打出一套"技术组合拳",在3万转电机、兆瓦级闪充、全域千伏高压架构面前,真心觉得迪子有技术实力又有品牌格...查看全文
自动驾驶吹得天花乱坠,结果呢?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三件套,遇到个塑料袋、大雾天就集体“罢工”,而人类司机瞟一眼就能预判风险——这差距,简直像是拿算盘挑战超级计算机!...查看全文
完全自动驾驶这玩意儿,吹了这么多年,PPT都快堆成山了,结果呢?上路还会翻车!不是撞个雪糕筒,FSD进中国后就是认错红绿灯,就这水平还敢叫“无人驾驶”?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这技术到底还有多少坑没填!硬件靠不住,AI再牛也白搭自动驾驶的...查看全文
加油站被干蒙圈了,1秒2公里,5分钟400公里续航,续航焦虑,不存在的,以后这还加什么油,充电就完事了,迪子真的是技术狠话不多,甩出个兆瓦闪充就实现“油电同速”,让中石油都连夜登门拜访,这一波闪充站铺设事宜,稳了呀!...查看全文
车企的天塌了,原本30分钟充电400公里,现在只要5分钟,加油站的老板看了都想转行,那原本可以车内刷部剧,现在男主还没出场就完事了,说好的充电焦虑,根本不存在,比亚迪这波技术是起猛了,发布的超级e平台带了个兆瓦闪充,最快甚至1秒充2公里,来...查看全文
新加坡难道被比亚迪充值拉?你品一下,迪子是真好起来了,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这咖位都发文感谢比亚迪,还在新加坡独立60周年庆典活动上,只因一辆比亚迪元PLUS( ATTO3)外放电来支棱起电影播放,充当氛围担当。...查看全文
最近比亚迪连续丢出技术王炸,先是全民智驾,再来无人机,3月17日又甩出了“超级e平台”,兆瓦级闪充技术、全球首款量产3万转电机和1500V碳化硅芯片,明明是一副牌,却打成了几副牌的实力。 不管你对新技术持有保守或积极态度,但是好的技术一...查看全文
最近跟几个新能源车主聊了聊,发现这帮人用智能驾驶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门,啥样的都有。有人是“走到哪儿开到哪儿”,恨不得把方向盘焊死;有人就只在高速或者封闭路段用,像是给智能驾驶划了个“舒适圈”;还有人纯粹就是上下班通勤的时候开一下,图个省心省力...查看全文
一台自动驾驶车,要是不能在感知、决策、执行这三大块上做到位,用户谁敢放心坐?感知这一块,硬件上大家都差不多,无非就是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这些传感器,各家拼的都是软件实力。说白了,硬件是基础,软件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首先,场景语义分割...查看全文
激光雷达,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个用激光来测距的玩意儿。但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可是自动驾驶汽车的“火眼金睛”。你猜它怎么干活?简单粗暴——发射激光,等它反弹回来,就能算出前面有啥东西、离你多远。靠着这招,它就能给自动驾驶汽车画出一张精细...查看全文
说白了,不就是图个省心嘛!车子能自己开,谁还愿意费那劲儿?但别以为自动驾驶就只是“代驾”那么简单,它那些花里胡哨的驾驶辅助功能才是真正让人上头的玩意儿。盲点监测功能:变道时的“第三只眼”盲点监测系统?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开车时的“救命稻草”!...查看全文
激光雷达?呵,这东西在自动驾驶汽车上可是个“神算子”。你以为肉眼能捕捉到它的工作?别逗了,眨个眼的功夫,它已经把物体的距离和三维图都给你算得明明白白了。既然肉眼跟不上,那就从原理上扒一扒它的底裤吧。激光测距技术,说白了就两种:TOF(飞行时...查看全文
生活被工作束缚住了,整天困在办公室里,谁不怅惘自由?越野、自驾成了现代人追求自由的“救命稻草”。既然是越野,那还得是SUV,想象一下,开着SUV去撒野,甩掉一身的“班味”,谁不想记录下这种自由的瞬间?...查看全文
线控转向系统:自动驾驶的核心驱动力线控转向系统(Steer-by-Wire)在自动驾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控制器接收上位机的目标方向盘转角请求,驱动主动转向执行机构实现目标转角的精准跟随,同时确保车辆的动力学稳定性。...查看全文
车辆线控底盘,作为现代汽车技术的集大成者,涵盖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驱动、线控悬架和线控换挡五大系统。尤其在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线控底盘不仅是技术的交汇点,更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媒介。本文将聚焦于线控转向、线控制动和线控驱动这三大...查看全文
本田终于被迫跟上电车脚步,有点晚,但至少有纯电出行的终极追求,绝非仅仅停留在环保省油的层面,更在于舒适与智能的完美融合。东风Honda S7正是这一理念的杰出代表,堪称纯电领域的全能选手。首先基本盘,空间表现堪称同级天花板,后排腿部空间宽敞...查看全文
官宣了!灵鸢快充版选装价仅1.6万,全场惊呼!要知道,大疆AIR 3s都得7k,这可是车载无人机系统啊!比亚迪和大疆这波合作,简直是“强强联手”的教科书级示范。一体化车规级无人机库,车机无缝协同,支持动态起降,自动换电,智能跟飞。开车时只需...查看全文
踏入2025年,在车圈里已经流行起一句话:买车没智驾,就像诺基亚”,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说明消费者对车的智驾需求越来越高。 这需求卷起“智驾平权”,比亚迪直接掀起全民智驾,将买菜车、豪车、性能车都一视同仁标配高阶智驾,现在又打响全民智能...查看全文
踏入2025年,在车圈里已经流行起一句话:买车没智驾,就像诺基亚”,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说明消费者对车的智驾需求越来越高。 这需求卷起“智驾平权”,比亚迪直接掀起全民智驾,将买菜车、豪车、性能车都一视同仁标配高阶智驾,现在又打响全民智能硬...查看全文
车联网,说白了就是让汽车在风驰电掣的同时,还能与周围的车、路、云无缝连接,解决那些复杂的无线通信难题。想象一下,车子在高速上狂奔,周围环境瞬息万变,还得与无数车辆、路侧设备进行高频次、高精度的通信,这对技术的可靠性和速度要求有多高?...查看全文
新技术的浪潮扑面而来,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智能驾驶。然而,端到端智能驾驶已然成为今年的必然趋势,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众多智能驾驶车辆各自为战,一旦出现问题,网络上必然充斥着各种事故视频。因此,一个更强大的协调者——车联网,显得尤为重要。...查看全文
上汽集团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智能驾驶技术的高度押注,同时也暴露出其在转型浪潮中的焦虑与紧迫感。作为国内燃油车制造的霸主,上汽集团虽然在新能源领域早有布局,但步伐迟缓,转型效果不尽如人意。...查看全文
至于高端市场,尊界S800绝对是王者。即便搭载1.5T发动机,它也能卖爆,因为它比库利南、劳斯莱斯、宾利更有独特优势。光是那璀璨星钻工艺的星河大灯,8星8箭的切割水准,10000多个切割面,点亮后辨识度直接拉满。车头融入星空元素,尾部贯穿式...查看全文
小米YU7这次直接对标保时捷,甚至剑指法拉利,走的完全是性能路线。实车外观延续了小米家族设计,像是SU7的放大版,运动感爆棚。尤其是那个“米”字型大灯,辨识度极高,一看就知道是小米的手笔。最绝的是,它的价格依然走亲民路线,简直是“白菜价买豪...查看全文
在2024年这场没有硝烟的价格战中,汽车行业上演了一出“生死时速”。高合汽车、极越汽车、理想MEGA相继倒下,而小米SU7却异军突起,甚至创下了“230天10万台车”的行业神话,成为这场混战中的最大赢家。...查看全文
要真正推动氢能源汽车的普及,2025年只是过渡期,关键问题必须逐一攻克:宽稳定输出电压、电能转换效率、催化剂稀缺性、双极板工艺等。只有突破这些瓶颈,氢能源汽车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氢能源汽车,顾名思义,以氢气为燃料,摒弃传统汽油发动机,转...查看全文
2月20日,尊界S800技术发布会上,余承东直接点名了李斌和即将交付的蔚来ET9,火药味十足,发布会后,余承东和李斌玩起了“隔空互怼”博流量,口水战背后是尊界S800和蔚来ET9的技术较量。...查看全文
我发布了一条视频,快来看看吧~...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