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济南诚捷波尔舍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今天给小科换了两双鞋,飞度的轮圈,玲珑的185/60R15,1000毛毛搞定,车速最高117。 平时加速没有那么猛了,但是加速的速度提上来了,跑高速的时候不憋屈了
白兔墨迹时间了
利用周末,到朋友厂子里,把后排靠背改成五五分放倒了。 因为家里孩儿小都是坐后排,目的是后排在坐一个小孩儿的时候,另一侧可以放倒方便买菜从后备箱放入,另外还可以让孩子从后备箱门出入。
Eva决绝
以前就收几个台,动不动杂音还很重 现在收了有十几个台 收音很清晰根据某家大佬的教程,按照我的订单去买配件,很简单,把延长线破开 接上电阻,然后破开ACC线,搭一根线给鲨鱼鳍供电,供电的线用闲置的数据线破开搭一根就可以了 有不会的可以发在评论区
Mirko208
跑长途也不虚!
还是电车油耗低啊
早在疫情严重前,就有添置第二辆车的想法,那时比亚迪的DMI混动是我重点考虑的目标,都说省油嘛,百公里4L馈电油耗,想着买来当油车开也不错,宋的外观也不错,好开呢就自己开,速腾扔给老婆,不好开呢就直接扔给老婆。在这里不得不感谢防疫政策,让我老婆打消了买车计划,否则必然掉进被偷油这个大坑。总之因为持续关注比亚迪,这两年多来从未间断的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早已对这个品牌敬而远之,同时也做出了另一个决定:不论是插混还是增程,都不再考虑,要么纯油要么纯电。 放弃混动的理由不想赘述,简单概括就是国内任何一家车企的任何一种混动技术,都不像日系混动那般经历过长年市场检验,虽然可能比日系更省油,但可靠性和耐久性目前看来并不理想,几年后随着车龄更大问题只会更多。我坚持我的看法,不用劝也不用杠,因为国产混动流行没几年,你拿不出证明它可靠耐用的证据,但这几年暴露的问题却是事实。 疫情彻底放开后,老婆用车的需求再次凸显,油车和纯电的选择我只用了几分钟:必须纯电!一,油价越来越不靠谱,二,老婆用车时多时少,乙醇汽油比较讨厌,三,我不想同时担负两辆油车的保养任务。 纯电车候选名单:ID3,ID4,小鹏P5,零跑C01和C11 其实还有个不算选择的目标,元PLUS,邻居年初买了一辆就停在楼下,老婆说这车挺好看她觉得不错,我没多废话,让她看了去年和今年的懂车帝夏测,去年高温暴晒后电子零件故障导致一堆功能失效,今年又重新上演,且今年多了个300公里颠簸测试,元是第一个爆胎的,只开了30公里,随后汉也爆了,跑的最远的海鸥也爆了也不过跑出140公里,算得上几乎全军覆没,老婆一直比较鄙视的“网约车”埃安S都能跑完300公里安然无恙,我说汽车在研发阶段都会做耐久可靠测试和高低温测试,元的表现让我怀疑比亚迪是不是省略了这些测试,连最最基本的轮胎都不能匹配车辆,买回来你敢开么?所以直接排除比亚迪的所有车型。 后面依然在那些名单里比较,长话短说,首先小鹏出局,原因是平台老旧前驱板悬,据说还是油改电。然后是ID4和C11出局,理由是我俩都不喜欢SUV。剩下ID3和C01进入决赛,老婆更喜欢ID3,我喜欢C01,但考虑到它五米多的身材和家中只有一个车位的现实,我陷入纠结,还有一个纠结的原因是磷酸铁锂电池,这电池貌似除了便宜没有其它优点,一致性差,密度低,低温活性更差,还需要时不时用慢充充满做均衡,目前又不具备家充条件,且标称515续航并不理想,毕竟2吨的体重摆在那,于是也很快出局。 只剩下ID3了,虽然外观在我眼里怪怪的(但不是丑),更适合女孩开,虽然续航从来不算扎实,虽然车机公认的垃圾,但好在驾驶质感没的说,貌似也没别的选择。(也别跟我说什么811三元锂危险了,你不高速撞车的话,被烧死在车里的概率远低于死于煤气泄露,你会为了所谓的更安全拆掉煤气管道,从此烧柴?) 直到我看到了MG4欧洲爆卖的新闻,这不就是以前的木兰嘛,一款刚上市关注过,但又被遗忘的冷门车型。赶紧拿出来和ID3放在一起对比:同为后驱五连杆,同为身材极棒的两厢车,操控也都是没有争议的优秀,但是MG4外观更加男女皆宜,后排空间更大,行李箱更大,最重要的是有520续航可选,64度三元锂电池,电控更好续航更扎实,还是宁德上汽合资的也算是宁德电池了。(没错,我就是不考虑磷酸铁锂,出海冠军再便宜,我也不考虑) 没有恶心的天幕,没有恶心的隐藏把手,中控保留了部分实体按键,这都必须给MG4点赞啊!别跟我说车机不好,别跟我说内饰简单,我买的是车不是房子,车机能听歌就够,我跟老婆都没有停车后还想在车里呆一阵的毛病,内饰好不好有没有高级感都不可能成为我们选车的要素,很高兴在这方面老婆能跟我达成高度一致,因为她看完MG4后也是对ID3没有丝毫的兴趣。 MG4唯一的疑问:共振或耳压感?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要到附近几个城市,所以抽空在两地4S店试驾过两次,一次是冠军版一次是520旗舰版,我都没听到有什么共振,我还特意坐后排听过也没听见,当然,试驾的路都是很好的柏油路,没机会尝试水泥路,但我觉得这就够了,我跟老婆在乡下都没亲友,几乎都是城区内用车,高速都很少上(我出差都是大巴或动车),所以只要柏油路没共振,对我来说就算完美,等车买来后再找水泥路试试吧。目前正处于议价阶段,并参考了周边多地的价格,不排除异地购车,提车后会再发布用车感受。 所以这就是我长达近3年的选车之路,上述一切观点均出自我个人理解,不求人人赞同,只能代表一部分价值观类似人群的选车眼光。和那些以销量、车机、内饰作为首要选车因素的,必然有异议和冲突,希望能跟我保持距离,别来喷也别来杠,因为你不可能说服我顺从你的价值观,反之亦然。
NO温柔的放肆
看了一下账单,加油太凶,决定搞个代步小电车,看了科莱威,东风纳米,宝骏云朵,海鸥,很喜欢云朵,加置换补贴一起优惠1.5左右,大家都说他的优惠没到位,然后东风纳米直接pass,科莱威裸车4.99没有优惠,比前两个月还贵,后面了解到科莱威二手不影响质保,然后都说驾驶质感好,闲鱼上逛了一下,当地有一辆挂3w,今天一早没事就和车主约了一下过去看一下,一看感觉还不错,问他2.5w行不行,车主91年小哥哥,犹豫了一下直接答应了,然后到最近途虎看了一下底盘,非常整,没有一点刮擦,然后就直接拿下,给了2000定金,约定中午过户,整个过程就10多分钟就买下来了!整个下来2.5w,加170+56+20邮寄过户费,带交强,300万三责,车损,等保险到明年7月,没想到这么快,真的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