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d03:新款上市。摆明了。1:老款底盘有问题。2靠背通风也是该有也没有。内饰升级那些是厂家的事,老车主认。更新换代每个厂家都有。但是老车主底盘是有问题,弹跳太猛,还有屁股通风这个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最后一句话,创始人需要付费升级。麻烦厂家不会煽情就别煽情,真真正正给到老车主实惠 才能挽回口碑。
martinxue:长安深蓝SL03降价潮后老车主的想法: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奉劝新客户,今天给你惊喜就是明天的惊吓,我们悲伤的故事需要你们续写。 回顾SLO3新车上市,牛吹的越大,破得越快,发布会直播还清晰记得,最打动我的不是他所谓的黑科技,也不是性价比,是承诺的“订单透明,价格透明,服务透明”,对,没错,大小BOSS都在强调他们的透明度,生意至诚可做,朋友至诚可交,于是就决定结交蓝朋友。没想到蓝朋友当头第一棒就是“订单不透明”,不能交付,交付顺序混乱,不能退订。当时想还好货不怕晚,五年磨一剑确实不容易,就等了。可车还没磨合好,接着这第二棒就来了个“价格不透明”,上市说直营模式,统一价格,才几个月就明升暗降优惠几千,如今直接摊牌了降2万。这接力棒活动做得是衔接无缝,这雷厉风行的作风,第三棒还会远吗? 买都买了,就随它降吧,都降它能不降吗。只要品牌稳步向上也就罢了,可是仔细分析了一下降价的原因和策略,有点慌。 如果是科技加持,产品成本降低,那是好事。如果只是被迫降价,得另当别论了。 特斯拉大降价,底气十足,利润空间大,生产线自动化提升,车型要改款。 比亚迪回落价,底气来源庞大的客户群体,前期成本摊消完成,生产规模扩大,潜在市场大。 零跑扩展价,缘由销量持续下滑,品牌认可度低,增加选配,拉低价格。 雪铁龙跳楼价,销量萎靡不振,品牌认可越来越低,可以看作清仓退市,或者重头再来。 丰田验证砍虚价,起不来*不了,产品力差,溢价高,全靠倚老卖老。 貌似问世才半年的品牌,降价幅度近20%,只有长安深蓝,新品牌刚下地就跌倒,口碑正努力向上的爬,没有积累起客户群体,没有品牌知名度,就剩下价格了。早知今日,当初何以把15万硬撑到17万卖的?打脸这么快,消费市场犹豫的人还是会观望,会不会继续降呢?不犹豫的人只会是建立产品、品牌、价格都足够认可的基础上。 为什么首批3万订单后就没了后续,因为被忽悠了,客户口碑相传不好,如果当下降价潮不能一定程度保障老客户的权益,新老客户都会后怕,毕竟越后买惊喜越大,这样持续品牌只会走低。 未来的路不好走,但愿你长久,我还期待以后置换深蓝的家庭旅行车呢,如果N年后,品牌证明这么损能稳定收割新老客户,那我还给你粉,让你嗦,否则只能望你兴叹。@邓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