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会买新能源吗从设计哲学到未来出行图景的探讨解析 一、车身外形:美学与功能的共生实验 小鹏P7+以“Robot Face”家族设计语言为核心,将未来感与实用主义完美融合。车头采用锐利的切割线条与封闭式前脸设计,既强化了电动车的身份标识,又通过空气动力学优化降低了风阻系数,形成一种“锋利与流动并存”的视觉张力。车身尺寸(长5056mm/轴距3000mm)在轿跑与SUV的跨界理念中找到了平衡——溜背造型未牺牲空间表现,反而通过“SUV化设计思路”实现了88%的座舱得房率,后备厢扩展容积达2221L,可容纳33个20寸行李箱,堪称“空间魔术师”。星暮紫等配色与春季限定改色服务(如暮砂红、晨晖黄)更迎合了年轻群体对个性化的追求。虽然其车身尾部的潮流设计,尾翼、后灯带部分可能不受部分年长消费者所喜欢,但小鹏汽车的潮流设计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人所接受。 二、巡航里程:破除焦虑的“能量管理大师” 基于800V高压平台与高效三电系统,P7+在CLTC工况下最高续航达725公里,大部分用户在黄金右脚的加持下能够实现“一周一充”。其电池技术展现出惊人耐久性:10万公里后衰减率不足5%,配合30%-80%电量仅需25分钟的超级快充能力,彻底重构了用户对电动车的补能认知。春节期间,单程1.085万公里的智驾纪录更验证了其长途场景的可靠性。 三、性能操控:德系基因的电动化演绎 后置单电机提供196kW最大功率与390N·m扭矩,零百加速6.8秒,虽非极致性能取向,但动力输出平顺线性,契合城市通勤与高速巡航场景。底盘调校则彰显“德味儿”基因——与大众集团技术合作打造的悬挂系统,在减速带与颠簸路段过滤细腻,同时保留清晰路感,实现了舒适与操控的微妙平衡。 四、底盘素质:智能时代的机械哲学 P7+的底盘设计以“离场感”为核心目标,通过一体化铝压铸车身(16,000T压铸工艺)与行业最薄800V电池包的组合,达成轻量化与高刚性的双重突破。配合AI天玑系统对路况的实时感知,车辆可动态调整悬挂响应,例如在弯道中增强支撑性,在长直路段提升滤震效果,形成“机械硬件+数字算法”的双重进化。 五、使用成本:重构经济性的价值标杆 每公里约4分钱的能耗成本(1度电行驶10公里)、数百元的保养费用,每公里行驶成本仅为燃油车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六、未来展望:智能生态的先行者 P7+的爆款现象,月销量平均达到万级以上,揭示了未来出行生态的三大趋势: 1. 技术普惠化:全系标配245项配置(如四座通风/加热/按摩),将百万级豪华体验下放至20万级市场,终结“选配加价”商业模式; 2. 智驾常态化:图灵AI智驾系统(NGP)以99%的春运渗透率证明,L2+级辅助驾驶正从“技术亮点”转变为“用户刚需”; 3. 用户共创化:通过限定改色、OTA高速迭代(7天升级率95%),P7+正在构建“硬件为基、软件为翼、用户为魂”的生态闭环。
Parker安:把结论放最前,车是真省油,动力也够 先说车况 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款55km 领先型,俗称丐版,23年11月落地,目前已经跑了2W公里,车基本没出什么毛病,电池电量显示偶尔不准是正常的,每两周慢充充满一次就能调校准确了 再来是驾驶风格 附上了一张高德导航图,😂驾驶风格就是暴力,激进,也不是说瞎快,安全条件下的激进驾驶,周围没车的时候就顶着限速跑,打灯变道不影响后车,超车猛给油😎 驾驶设置 全程保电50,有时候全程保电70,模式一直保持Normal不变,动能回收强,冬天就开一档20度的空调 驾驶环境 上下班路线,城区快速路和高速各占50%,早上车流量不大,晚上车流量较多 能耗和花费 秦Plus Dmi这套系统省油,动力也足 😘,现在一个月400块钱油费能足够我跑1000km,平均下来油费每公里0.28-0.45元的价位区间浮动,一升油能跑20-26km,日常基本不去外面充电桩充电,偶尔每两周去慢充充满一次,用来调校电池电量显示准度 各位车友来评价一下,我跑的这个能耗什么水平 😘
Parker安:本人学生党,自力更生全款买车,这辆车当初买的感觉颜值在线,性能同价位也比较突出,目前已经跑了10000多公里,基本不充电,当油车跑,偶尔慢充充满调校一下电池电量 日常出行都是猛给油,控刹车,尤其是红绿灯起步,排头第一个时都会提前观察好路况,没人确认安全就直接大力油门起步,经常自己车过了路口,后车才刚出线本人最受不了跟慢车起步,在道路上都是窜在前头,不喜欢拥挤在车流中间,尤其是看见有乌龟卡在路最左侧,前方很长一段距离无车,而且有车主喜欢与大货车并排,看见这个就来气但还是建议各位不要开快车,文明驾驶,频繁变道很危险,车流交汇也很危险 说一下2023款秦的使用体验: 起步非常像电车,加速不顿挫,速度到70km/h的时候或者爬坡时,发动机介入才有一点抖动 高速状态下,100km/h到130km/h加速超车仍然感觉十分有劲,非常轻松 油耗十分给力,基本都是3到4个油,高速稍微高一点,一个月加油200块92就足够我出行需要了 续航十分给力,试过满油续航显示1100多,实际能跑900km 最近出去2L油跑了62公里,走的是广州路况非常不友好的环城高速,还有没有高手呢 唯一感觉不太好的是,车滤震不是很好,路况不好的沙石路段,有坑的路,会抖得比较明显 虽说比亚迪今年背刺了23款秦的车主,但这车真的性价比很高
#用车心得学生党刚毕业,全力倚己,上年11月898提的2023款丐版秦,个人驾驶风格是暴力驾驶,纯油不充电,驾驶模式长期是Normal,天气热就空调20度3档,天气冷就热空调2档 (现在来看当初买的巨亏,现在又馋秦L) 外观,当初在启源A05和秦dmi之间进行决赛圈,让女朋友选,然后就看中了灰色的秦,颜值总体来说也挺在线,我比较喜欢秦的贯穿式尾灯,洗完车之后太帅辣() 油耗电耗, 基本每个月都是不充电,偶尔外面慢充充满一次调校电池,保电70纯油跑,一个月只加200块钱的92,通勤管够,市区油耗基本在4.5个油上下浮动,高速也就最多6个油左右 新车第一箱油跑满可以达到900km 内饰, 稍微吐槽一下秦的钢琴烤漆面,好看是好看,但是容易吸附灰尘,指甲轻轻一划就能留下痕迹(心痛,座椅看起来比较运动风,后排空间170的人坐不感觉到拥挤,方向盘原装我感觉比较手滑,个人也比较容易有手汗,打方向有点难受 驾驶体验, 起步很平顺,就是电车体感,爬坡或者速度到了70km/h时候发动机会启动,这时候就有一点震感和声噪,影响不大,市区超车说来就来,高速100-120km/h超车仍然十分轻松,动力充沛,超车嘎嘎的 刹车距离还是普通的,后悬挂因为是扭力梁,过坑过减速带等路面不平会产生比较明显震动 弯道车辆侧倾不大,车身姿态保持挺得不错 总得来说,我觉得秦plus dmi是款好车,市场销量证明了秦 图片是我最近几次出行拍下来的,有没有大神比对一下,我这脚法属于什么水平谦虚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