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Steven5590
疫情后,决定逃离公司的宿舍,选择每天回家见见夫人孩子,但家离公司也有点距离,单程得44公里,来回差不多90公里。原来开的是2017款的1.2T卡罗拉,也很省油,行车电脑统计的是5.9L/百公里,每公里不到4毛,这样一天油费不到40元,开销还...查看全文
网约车Y车主
今天去做了首保,4750多公里做的首保,因为离做首保的地方,南昌省会比较远,我们当地的这里没有做首保的地方,因为以前开过很多电车,但是都没有去做过保养,都是租赁公司做的,以前在上海租赁公司租的电动汽车,从来没有人要我们去做过保养,七八万公里都没有做过一次,所以说今天是第一次去做首保,也不知道要换什么,去了南昌广汽传祺 祺星旗舰店的保养。用电脑检测了一下,然后电脑升级了一下系统,就是升级那个屏幕闪屏的问题,因为这个屏幕闪屏的这个问题也是我在这个论坛上第一个发现和第一个提出来的,因为开网约车开的公里数就比较多,可能会比大家遇到的这些问题都会提前先体现出来。在保养的流程就是每一万公里到4S店做一个电脑检测,然后四五万公里之后才会更换东西,在平时的话,就是可能会看你的空调滤空气滤有没有脏了,然后有脏的话就更换一下,小保养的这个费用我也问过了,平时检测的话就是130一次,不更换东西的情况下,今天全程高速,充了90%的电,就是450公里。来回的话就是306公里,回来就只剩8%的点,还剩40公里,就是在高速上面的续航,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忘忧sptor
十号上午提车,坐标江阴,中午搞好后因为属于县级市,牌照要邮寄,没有选择邮寄直接到无锡去取牌安装了,下午搞好了,ev旗舰开了几天来发表一下个人认为的优缺点,先说优点 优点✔1.也可能因为我选择旗舰的问题,轮胎宽,车很稳,马牌的235/18轮胎,静音效果很OK,基本上100/120的工况噪音很安静了,加上车内音响效果还能凑合,放点小音乐,很有豪车的舒适感和体验。 2.避震效果蛮好,底盘调校的还可以的,开起来是可以来谈谈操控的, 3.电池还是可以的,我昨天去贴膜,跟售后的师傅聊了好久,因为老关系了,我第一台S6也是他们天天保养的,他看了一下,说所有布局跟汉一模一样,只有前面电机比汉小了一点点,我实际充了几次电都充进去73度左右,师傅告诉我,比亚迪的电池还有一部分电是放不出来的,大约十度左右,这样算下来我的实际电视应该是在八十度了,两次开到5%充电都冲了73度左右的 4.实测续航水准吧!我这几天高速工况比较多,满电高速110-120巡航,这个车应该在450左右的续航,全程空调23度自动,下面按正常标准开,就是那种限速60就跑60限速80只跑80的话,这个车肯定无限接近六百续航了 续航问题跟驾驶方式还有路况成正比的,江浙一带路况非常好,比较省车,急加速一脚电门就是几公里的续航就没有了,正常按小排量油车那种水平开1:1的续航能做到 6,比亚迪现在这车水平可以了,关门声音和行车落锁的声音听起来不是以前那种廉价车的赶脚了,有点三系的味道了,关门声厚重,落锁声稳重,这一点给个赞赞赞。 吐槽一下缺点 1.巡航功能里的自动刹车,真是神一般的存在,用的时候是没用的,前面是移动的车还能检测到,假如前面是红绿灯前面的车是在等红灯,你要相信这玩意儿指定能撞上去,但是假如跟车过去的,前车停下来等红灯,这车是能跟着自动刹车的,相对来说就是检测不到静止物的,估计以后会慢慢优化吧! 2后备箱你做一个按钮就算了,关键每次开启弹起来好低,都看不到后备箱已经开启了, 3.充电速度没有宣传的那么快,正常补满是一个半小时,我用120kw的桩充也一样,半个小时不可能充50%的,倒是支持到90kw的充电功率,半个小时应该在40%左右充电 其它也没什么吐槽了,外观还是比较时尚的,线条宽了,我觉得比汉的后尾灯好看,年轻化,空间看着小,但实际够用了,我179体重195前排我的用车习惯调整好,后排可以葛优躺,三个人稍微挤, 还有一点跟第一次买车没概念的朋友一个参考标准,eco模式下相当于1.6的自吸开,比较接近燃油车的水准,但是超速什么你可以当2.0T,这是电车优势,标准模式下,接近2.0自吸开吧!sport模式下我个人觉得接近3.0排量了,轻轻一点油门就是一百多kw的功率出来了,还有一点,比亚迪的参数是峰值135kw,我实际踩出来接近160kw的功率,所以比亚迪又谦虚了呀!
周山宇内
因为五一不能上牌,所以还未落地,车就停在我小区对面,已经看了实车了。五一以后有朋友看到雄楚大道高架上跑的黄色埃安Y就是我,欢迎闪灯打招呼,可以的话让让我赶时间哈哈哈哈~ 此贴主要是谈谈自己的购车思考,而后会持续分享提车和使用心得。欢迎各位关注! 本人一直热爱汽车和驾驶,自己的第一辆车是ATSL。我对车的动力、操控性、质感一直都有一定要求,日常驾驶风格干脆果断,每天来回40公里,25公里二环高架,15公里城区。基本上是一路超车到达目的地,同时能将车辆油耗压在8.5L/百公里的水平。如果周末早上不堵车极限可以降到7.6L,但这是不开空调的情况。如果开空调油耗会上升到9.8L左右,总之atsl让我每天上班开得很爽,但即便自己油耗远低于其他车友但架不住要加95的油…差不多一个月油费750左右,如果夏天再涨个油价估计会接近一千,而电车在使用成本方面会潇洒很多。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让我对电车产生了兴趣,有意思的是几乎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加速都不错,甚至称得上残暴。超重心低、前后配重50:50这些燃油车费尽心思、各种妥协才能做到的事情,在新能源这儿几乎是理所当然、易如反掌。这就是次世代的发展规律啊,下限就是很多运动型燃油车的优秀线。 说实话开惯了轿车再坐进AionY第一反应就是恐高,即使我直接将座位降到最低,我的直觉依然对这辆车的操控不抱希望。可试驾的时候却让我有点惊喜,以往的经验似乎失效了。底盘的扎实程度、路感清晰程度都超越对这个价位的预期。而车开起来重心并不高,车身比较灵活,综合这几点至少操控确实是超出我预期的,日常通勤绰绰有余。 但这也不代表操控很完美,方向盘手感太轻、因为坐姿较高晃动会被放大、油门刹车脚感一般、舱内视野奇怪、车身太宽、后视镜可视范围太小等等,这些“细节”都不会让你对操控轻易的给出高分,至少让我有些弯道信心不足。这方面atsl还是更加细腻,让你在多数情况下都很有信心,敢于一次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摸索极限。(当然安全驾驶最重要) 加速是电车优势,踩下电门动力几乎没有迟滞,这让我这种开惯低扭不足的汽油车的人十分不习惯,第一次开有些晕电。如果长期开下去可能会改变踩油门的习惯,让你觉得油车油门很钝。这个谈不上好坏吧,习惯问题。 现阶段我其实建议厂家在电门调节下也模拟一下油车的动力迟滞的感觉,相信会让更多人更快适应电车,只有尊重用户的习惯,才能更快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电车无动力迟滞的特点完全可以设计在深踩踏板的情况下触发,现阶段的“卖弄”其实是有些幼稚的,也让驾驶员对电门的控制要求更高了,反而使得驾驶更累。 此外希望后期厂商能通过ota升级持续优化,我想方向盘手感的优化是很容易实现的吧,目前哪怕是运动模式的转向手感都是轻飘飘的,期待出一个模拟液压助力转向手感的模式。 总结就是,操控层面埃安Y是有惊喜的,表现高于该价位预期。但依然很“粗糙”有较大优化空间。路感清晰,对应的是减震并不出彩,这个价位的家用车其实可以稍微偏舒适一点点。 电车的痛点是续航、充电和高速性能。 我认为新能源汽车现在的市场很像以前智能手机刚刚普及的时候,摩尔定律明显每一年的新产品都能碾压上一年的产品,产品力飞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这个阶段入手新能源旗舰车型是非常不理智的。aion y的续航放在20年和21年的上半年来看是非常具备性价比的,因为同等续航水平的竞品价格都更高。而nedc 500km的续航应付上下班通勤和200km左右的短途郊游还是是够了的,所以aion y在续航方面值得肯定。 但摩尔定律在持续,今年上海车展1000km续航的车已经亮相,相信未来几年这个续航数据会被不断刷新,在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芯片算力)未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之前,大代价购入新能源汽车都是需要消费者多思考一下的,所以我的选择是埃安y,一款经济地衔接两个世代的产品。 至于埃安y的什么弹匣电池,有比没有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那样的穿刺表现始终是在实验室,现实中的撞击未必是实验中那样的理想。我其实一直很想问,如果将实验中电池旋转90度再进行穿刺,还会是那样的表现么?结构优化往往是具有方向性的,而危险未必就从我们既定的方向而来。 充电方面即便是快充也不理想,比起加油还差很多。何况给我们安装私桩是7kw功率的,充电很慢,因此购买前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有合适的充电环境。我是自己家里有车库,自己客厅的空调是9kw的,而几乎不存在充电和客厅空调同时开的情况,所以充电条件比较理想。而且我这种城郊地区电价0.59元没有阶梯电,因此用车成本也会比较理想。 其实我一直对电车不是很了解,每次上下班都很烦挂绿牌的车,在环线上跑得不快,虽然是按着限速跑的,但是早高峰的武汉环线对我来说就是赛场!绝大多数司机都是高于限速跑的,因为你在前面跑堵车在后面追,越晚越容易遇到堵车。
我发的这一篇发不出去了,在车主圈看不到,不知道是我发错了地方,还是没显示出来,
今天还好,这个车子后面一段的续航还是很真实的,如果不真实的话,我今天就要叫拖车拖回来了,今天晚上回家的接了一个跨城的订单,虽然汽车显示的续航里程够来回,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心,决定了,到达目的地后再找一个地方充电,结果我到了金溪县城,他们那里只有一个充电桩,就在市政府,而且市政府的大门还是关着的进不去,我空放回去的话是52公里,我的续航显示只剩77公里,我然后用车载导航导了下,到达目的地之后只剩5%的电,心里很坎坷,但是又没地方充电,也不能在这里过夜,结果决定赌一把,我今天是充了91%的电,出来的就是455,汽车的里程表显示我跑了422公里,还有5%的电,这剩下的5%的电,我也不敢赌,也不敢去试恩,非要去试的话,可以把结果告诉我,而且今天一天从早上十点钟以后我就是开空调,开到下午四点钟的,因为今天的天气非常热。你们说的要我测试后半段,我今天正好被最后一单给逼的测试了,我感觉是我自己能测试的一个极限了,再要挑战下限的话,就靠你们了。我感觉电动车的话最好就不要这样开,因为实在是太冒险了,而且这么低的电量好像对电瓶也不是很好,在这里也谢谢那些天天看我更新的车友们,谢谢你们
还得干活
但至少增加了发生意外的几率,油门当刹车,几率大大增加,适用于所有车辆,只有在续航告急的情况下,或者在城市里边拥堵路段,速度特别低的情况下使用,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