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况介绍
朗逸提车已有2年9个月,这是我人生中第一辆车,本打算先买一辆二手车过渡练下手,但是相信自己胆大心细和学习能力还是可以的,所以直接提了这款朗逸车,至今已经安全行驶了44000km,平均一年也有1万多公里,车子买了并没有停放在那里,除了每天上下班开,也去过很地方自驾游,驾驶过不同的路况和气候环境,自己也慢慢的从一名初生牛犊的新手小白成长到了稳当自如的老司机,除了驾驶技术放慢提升,还有对车子的见解也更加深层,多多少少还是能够拧出点东西来,那么结合自己实际用车情况来分享大众朗逸这款车的用车感受。

这一张照片是我拍的最喜欢的这个颜色没有任何滤镜啊,就纯自然洗完干净拍出来的。

有人说这个前脸有点像帕萨特,是因为我的中网格栅我给它贴了那种贴块,就把它隔断了。
🚗车况介绍
型号配置:2022款大众朗逸plus1.5L自动版本
提车日期:2022年3月下旬
使用里程:44000km
落地价格:12.5万全包落地

尾部这边我自己后期加装了一个后杠灯,现在他会跟日行灯一样一起亮起来。

朗逸的尾部还是中规中矩,比较耐看的。
🗒 真实感受
我将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分享我这款朗逸,静态方面主要是外观漆水、内饰做工、空间大小、配置功能等4个方面来分享,动态方面主要是动力性能、驾驶体验、油耗表现等3个方面来分享。

从侧面看过去感觉这台车非常的修长。

侧面我加装了一个前铲包围,看得出来从雾灯那个地方有衔接。
🚗外观漆水
朗逸这款车型的外观和上一代帕沙特是特别的相像,我当时看车买车时,看了一圈的A级车后,基本上给我感觉就是小气或者张扬,特别是卡罗拉那样的设计,抠掉丰田车标就是个老头乐,虽然10万块钱买车主要图个家用,但是多少也会去考虑一点审美,而朗逸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简洁大气,这车给我一种沉稳的感觉,摸上去漆水很有光泽度,特别是地盘下边沿还特别有做一层防锈涂层,给我的感觉就是厚实用料足,我也看了同级别的日产轩逸,摸上去感觉粗糙有颗粒感,漆面打磨的不够细腻。

大家说要不要加一个侧裙呢?我感觉不加侧裙显得干净整洁一点,现在只差一个侧裙了。

这一张拍的有一点点歪,但是背景好,对面马路上面没有车。
💺内饰做工
在我打开车门的一刻,我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德系风格,内饰风格是我喜欢的规整简洁,从车门和车窗处锁扣的位置发现,朗逸这款车的车门也是采用大众的一体冲压成型技术,难怪说这门怎么有点厚重,开光门的声音都是比较沉闷,来到中控台前,看到每一处面板拼接都是严丝合缝,车机屏幕是直接镶嵌到了中控台里面,与整个中台面板平整一致,在空调出风口、门拉手位置和副驾驶中框面板都是采用的烤漆工艺,看起来就美观有设计感。

这个方向盘我是缝的一个真皮方向盘套,然后再加了两个碳纤维的发,这款夹更加有手感。

挡把改的是帕萨特同款的LED挡把看起来也挺协调的,比原来的那个塑料挡板要高级一点看起来。
🏠空间大小
首先说主驾驶位的空间,我个人175的身高,块头不大属于标准的体型,坐在车内左右活动很宽敞,没感觉到拥挤束缚,腿脚也伸得长张得开,踩油门踏板膝盖不会抵着中控台,试驾坐在同级别的轩逸里面,我就感觉腿脚伸张不开,膝盖抵着中控台底部难受,朗逸后排空间也比较宽敞,车轴距是2688,但是不能光看参数,我实际体验感觉有2700的轴距,后排过道都能塞下行李箱,还记得去年回家过年,后备箱都放满了,我堂弟就两腿夹着个行李箱坐在后排,他身上还放着个书包,空间还是很大,平常坐在后排还能翘个二郎腿,后备箱空间和帕萨特是一样的510L,行李箱放5个没问题,不过朗逸的后备箱纵深很长,适合放一些长的鱼竿渔具什么的,因为我爱好钓鱼。

这个内饰还行吧,现在冬季的做的皮座椅有点冷,所以就铺了一些这个毛垫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非常有感觉,这个角度也找了很多次才拍出来。
⭐功能配置
我的这款朗逸是次顶配,配置不多都是一些实用的,倒车影像是我觉得必须要有的一个功能,后方盲区除了不好倒车,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像自动大灯、感应式雨刮器让开车更加便利了,然后就是主动式刹车,对于行车安全有很好的辅助功能,特别是高速上大货车喜欢不打灯就突然变道,好几次辅助我紧急避险。

内饰空间还是蛮大的嘛,看过去一点压抑感都没有。

车内的一个通透性还是很好的,透光性非常不错,打开天窗很亮。
🐴动力性能
我买的是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加6AT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虽然没有激进的驾驶体验,但是日常代步还是够用的,113匹马力跑起来后也一样的快,扭矩只有145扭米加速比较平顺,好处就是乘坐舒适不易晕车,平常超车可能需要提前做好预判,不能说像涡轮增压那样游刃自如,当然朗逸也有涡轮增压加双离合的动力总成,动力响应灵敏,换挡提速快,这个就个人需求了,朗逸自然吸气加6AT变速箱坚实耐用,戏称稳如老狗,涡轮增压加双离合的号称小钢炮,对比起2.0T的帕萨特来前段加速都不怂,后期可能有点后劲不足。


🏎️驾驶体验
在操控方面朗逸还算是不错的,方向盘不虚位指哪打哪把,过段变道转向都很精准,底盘扎实车身稳定,路过一些颠簸路段都能很好的过滤掉,然后再把该有的路感传递上来,过减速带坑洼地段,我坐在里面感觉到蹬蹬有韧性一样的驶过,而不是那种哐哐声音还人仰马翻,最能体验的还是上高速,跑高速基本上我想跟的车,就没跟丢过,高速驾驶起来很稳,车子不晃不飘的。


⛽油耗表现
平常我是给它喝92的中石化,因为我油卡里还有差不多将近1万块钱余额,偶尔会加一瓶燃油宝,听车友们说对油耗有帮助,所以我跑高速是必加的,高速上的油耗平均是100km/5L左右,开过最低的是100/4.1L,不过那是开得慢100码的均速在开,现在都是开120,有时跑140,转速就没低过,高速平均转速在3000转左右,跑国道、高架快速路等,速度一般都是在80-100码之间,转速就在2000转上下,油耗平均100lm/5.5L左右,城市道路上下班等,路况不太好,没开多远就有一个红绿灯,而且经常是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油耗在100km/7-8L之间,如果是冬季堵车厉害,可能在100km/10L左右,整体来说朗逸还是挺省油的,感觉都比轩逸要省油了,跟卡罗拉那比不来,听说卡罗拉为了开出最佳油耗,高速上都可以严格控制不超过100码行驶。

这是上汽大众APP智慧车联mos系统记录的一个油耗还是挺经济实惠的。

对于这个油耗的话我觉得相当满意的
🔎 槽点反馈
接下来我将说一下朗逸这款车的几个优缺点,毕竟10万块钱的车它不能做十全十美,每个车型品牌也都是各自开花,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发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个人观点鄙见。


👍🏻优点分析
1️⃣品质做工
大家都说现在的大众是不如以前的大众用料扎实,但是我看到它精湛的工艺还是传承着的,通过前机盖、叶子板、车门处的间隙我们可以去发现,每一处都是统一标准、同一水平度,用手去摸这个间隙,都是平顺如一。

听说2025款大众朗逸这个门踏板的镀铬饰条啊就被取消了,变成了一个塑料的了,大家到时候可以注意看一下。

我的是中配的,只有前门才有,好像顶配的前门跟后门都有这个镀铬饰条的一个踏板。
2️⃣品牌影响力大
在10万元的燃油车品牌里面,多数都是以国产车为主,但是大众品牌就相当于10万元里面的bba,大众以前凭借着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早已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买家用车想要耐用、品质好只认大众,记得我爸也是极力推荐我买大众。


3️⃣三大件稳定
我这款朗逸是EA211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已经久经市场考验,成为了大众旗下的明星发动机,质量方面非常稳定,爱信6AT的变速箱故障率最低,维护成本低,这套动力总成用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地盘悬架的调教是大众的拿手技术,很多国产车三年五年地盘就腐朽,朋友的帝豪开了三年,底盘松散跟要散架一样,朗逸我看到车友十几年的车还在开,底盘依旧是那么的扎实。


🤮缺点吐槽
1️⃣高价低配
这款朗逸落地我花了12.5万,放在同价位的国产车吉利星瑞,我亲自试驾过几次,在配置方面完全碾压朗逸,电动座椅通风加热都是标配,倒车全景影像加地盘透视,动力方面搭载2.0T发动机,定速巡航辅助驾驶这些朗逸都没有,甚至内饰大部分都还是注塑面板,真的是除了三大件啥都没有。


2️⃣隔音密封差
高速上跑到80码以上风噪就特大,还有轮胎与地面摩擦的胎噪,升天窗透气车窗密封条还会进风,就跟刮风天我们家里门窗漏风的声音呼呼响,在密封方面做的还是不够好,我的朗逸后备箱就因为密封不严,导致水都进到了备胎坑,我是好长一段时间才发现备胎坑里面一坑的水。



3️⃣后排中间凸起
我感觉朗逸对后排的设计不够用心,后排中间通道凸起这么高一个,不仅不美观,而且影像后排中间乘坐放脚,还有想借着后排不坐人,在中间通道放些长的货物还不好放,直接变成了跷跷板,还得把两边给垫高统一水平面。

后排中间这个地方凸起太高了,放东西什么的都不太好放,如果是一个平整的话,我放一个长的东西都比较好放。

凸起太高了,几乎跟座椅要平齐的。坐在中间的人肯定不好受,脚也不太好放。

4️⃣后排座椅不能放平
我想着后排放倒应该是可以在车上睡觉,但是我把后排座椅放倒后,结果比后备箱水平高出20公分多,我人根本就不好躺下,也躺不下去,因为放倒后的座椅高度太高了,直接快接近后排后备箱顶部了,不太怎么中用。


✏️ 独家秘籍
大众朗逸从桑塔纳停产后,成为了上汽大众的入门级轿车,也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如果是买家用车、过渡车,朗逸还是不错的,毕竟坚实耐用,空间大油耗低,品牌知名度高,市场保有量大保值率也不错,后期想卖掉换车不会亏太多,如果准备长期用,开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维护成本也经济实惠,常规保养一次200-300完全可以搞定,保险一年也就2000多块钱,我就打算低成本的开个三年五年,朗逸还算是一款比较有性价比的家用代步车了。


前排空间还是挺宽敞的呢,我坐在里面腿也伸得开张得开。
希望圈主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