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作为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目前已在部分城市开展载人测试运营服务。而滴滴作为国内著名的移动出行平台,提供网约车、出租车等多样化出行服务,出租车则一直是满足人们个性化出行需求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们或许并非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有可能共同存在于出行市场。
从商业前景的角度来看,萝卜快跑已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发展态势。截至 2024 年 4 月 19 日,萝卜快跑在开放道路上提供的累计订单量超过 600 万,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今年 5 月,百度在武汉发布第六代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车上搭载了全球首个支持 L4 级别无人驾驶应用的自动驾驶大模型。该平台有望于 2024 年底在武汉实现盈亏平衡,并于 2025 年全面进入盈利期。这意味着,萝卜快跑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盈利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然而,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仍面临诸多技术与法规层面的挑战。例如,技术尚不够完备成熟,存在安全方面的隐忧。而且,萝卜快跑在实际运营中也存在叫车和等车时间较长、整体驾驶平稳但速度较慢等问题。相比之下,滴滴和传统出租车具有显著的优势:
其一,成熟完备的服务体系。滴滴和传统出租车拥有规模庞大的司机队伍以及成熟的服务体系,能够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覆盖范围和更为灵活多样的出行选择。
其二,司机丰富的经验和贴心服务。出租车司机具备丰富的驾驶经验,对当地路况了如指掌,能够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务,比如协助乘客搬运行李、提供合理的路线建议等。
其三,适应复杂多变的场景。在某些复杂的交通环境或者特殊状况下,例如恶劣天气、交通严重拥堵等,人类司机往往更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萝卜快跑虽然代表了未来出行的一种发展趋向,但要彻底取代滴滴和出租车仍需时日以及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与此同时,滴滴和出租车也能够通过持续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来适应市场的变化。最终的出行市场格局很可能是多种出行方式共存共生,共同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