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假期间特意去比亚迪店里试了一下心心念念的秦L,整体给我的感觉是一辆称职的家用车,但是我们不能对这个价位的车有太多的期待;试完以后,我进入了贤者时间。提前声明一下,我试驾的是一辆顶配版白外白内的版本,展厅内展示的是次顶配的白外黑内的版本。

我先说下我解毒的地方或者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的地方,就是驾驶感受;前期看到网上的评价都是说秦L运用了新的混动平台,整体的驾驶感受提升很多,但是提升的大部分是舒适性和运动性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方向:秦L的转向助力分为舒适和运动模式,先说下我的感受,舒适模式下的转向力度也比现在的秦plus重一些,整体的方向盘变得更加稳重了,这种方向盘力度增加了驾驶的信心,但是也加重了秦L的大车感,我个人还是更加希望舒适模式更加轻柔一些的。运动模式下,和舒适模式有区别,主要体现在低速模式下,但是差别不大,一个是稳重,一个是更加稳重;运动模式下,变道时车头的相应会更加灵活一些,舒适模式会稍微钝一些,但是两种模式下变道的时候,方向盘都会提醒你,我是一个4.8米多的大车了。

动力:这次我试驾的顶配版本用的就是默认的标准模式,我本以为这次用上了160kw的电机,动力的轻快感应该会比秦plus会更加好,但是实际上并不是的。
整体的动力出力都是比较线性的,一脚油门到底速度提升都没有很快的感觉,和秦plus给到的轻快感不一样,它就是一种安稳的大车匀速提升的感觉,可能是由于秦L的整体体积比秦PLUS要大一些,大家可以去试驾感受对比一下,看下是不是我的错觉。
秦L的整体动力是完全可以满足家用的,路上变道超车的时候,多踩点油门,动力可以迅速涌上来,没有延迟,加速到100都没有啥乏力的感觉。
刹车:秦L的制动助力模式分为:舒适和运动,能量回收强度为标准和较大。首先说下我不喜欢的调节搭配模式为你:能量回收较大,制动助力为运动,这种搭配特别像秦plus和宋Pro那样的刹车脚感,前段刹车有点硬,中间突然很轻,但是秦L没有后面的硬,在轻后面就直接刹停了,会有点突兀,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都有点不舒服。

比较舒适的搭配为制动力助力为舒适,能量回收为标准,这种搭配下面,整个刹车会比较自然,就是前面比较轻,后面比较重,刹车力也不会有突兀的感觉,符合我的驾驶习惯。
底盘:这次的底盘确实是比秦plus提升明显,简单点来说就是比较韧了,过一个减速带就能明显感觉得出来,尤其是后排;我坐后排的时候,过减速带的时候没有那种生硬的感觉,多了一点厚重感,硬要形容的话,可以说是嘣嘣和咚咚的区别。这次可能是由于整体的车子确实变大了,在速度四五十左右过个大弯会感觉有大车的侧倾感,会让人下意识的降低一点速度。

隔音:隔音有好有坏吧,先说好的地方:发动机的噪音真不大,当时我试驾出发时的电量只有15%,我调整智能保电到30%,稍微深踩一点油门,就能感受到发动机的声音,即使油门到底,发动机也没有很大的噪音,让人比较容易接受。

有待提高的地方在于胎噪声,尤其是后排,坐在后排过颗粒比较粗的柏油路时,整个胎噪嗡嗡的声音会比较扰人,这个价位不能要求太多了,可能换个高级一些的轮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驾驶感受总结:这次秦L的驾驶感受已经往舒适性方面提升了挺多,但是也间接牺牲了部分驾驶的快感,对于买个车家用为主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聊下这次秦L我觉得升级最大的点:外观和内饰。
秦L可以说是小汉,但是它的线条比汉来得更加自然,整体的车身造型更加舒展,仿佛是现有秦L再有的汉,汉就是加长的秦L,直接上图吧,大家可以实际去线下店对比一下。

内饰:这一代的秦L算是用上了王朝王的设计语言了,整体的内饰设计风格以及颜色搭配和我最近试过的元UP同出一辙;

当时我试驾元up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一套内饰设计语言真的很显档次,现在这套内饰设计用在了9.98万的秦L上面了。不过这个内饰设计显档次的地方在于它的门板上,秦L黑色内饰版本的主驾驶门板上最上面用了搪塑材料,下面用了带阻尼质感的条纹板,下面是一条银色镀铬饰条,再下面是黑色的皮质,在黑色的皮质上面还有了双色的缝线,门把手也是银色的,下面的车窗调节按键区域是枪灰色的,整个颜色的搭配看起来就是很高级,要知道这是个10万块钱的家轿车,有这种颜色搭配且做出高级感的真的很少见了。

还有一个座椅也很显高级感,黑色的和白色的都是如此,这次秦L上面的皮质也秦plus上面不是同一种,虽然都是打孔座椅,但是工艺也不是同一种;秦L的座椅这一次除了软一些外,细节做工也有看明显的进步,黑色的座椅用了双色的缝线,摸起来是更加细腻了。

还有一个细节比较显档次,主驾驶侧的出风口调节按钮,在银色的饰板上面特意做了两个示意图,往左边关闭出风口,往右打开出风口,这个用心了,给设计师加个鸡腿。

不过也有别地方不喜欢,比如说副驾驶前面的钢琴面板,这个材质用在这个地方没有凸显高级感,而且比较容易沾染灰尘,且容易被锋利的东西划出痕,比如说指甲和小孩子的玩具,建议到时候贴个膜保护一下。

配置:说下我个人认为比较亮眼和有待改善的地方。
亮点配置:
1.儿童座椅接口及安全带接口,先说下儿童座椅接口,这次的秦L是真的考虑到了儿童安全座椅安装的便捷度,它的接口位置不但是比较突出的,不用使劲去扣开,还做了座椅接口盖,不用的时候直接选择盖上,既美观又防止灰尘或者是其他小东西进到座椅里面,难以处理,建议其他厂家都跟进这种设计。后排的安全带用了一个黑色的塑料扣固定住,这种设计可以固定住安全带的位置,在折叠座椅时,不容易将安全带卡在座椅下,给后排46比例放倒座椅增加困难;安全带接口,没有突出在外,做了特定的凹槽,完美的放进了座椅里面,既美观又防止了一屁股坐下去咯到屁股。

2.后排的逃生口,以往我们见到的后排逃生口隐藏都是比较深的,甚至有车友从买到车到卖掉车都不知道这辆车有没有后排的紧急机械后备箱打开功能,这次秦L做的位置比较显眼,就在后排座椅后面一点,放倒座椅后就可以看到,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后排一放倒就可以顺手打开后备箱,为逃生争取了更多的时间,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发生在坠河时可能会用到这个功能,有心了。

3.无线充电,本来不想说无线充电的,这个价位下很多国产车都开始普及无线充电了,我看到有些人吐槽说是秦L的无线充电是没有出风口的,这样充电时手机会很烫,结果我发现是大家多余担心了,秦L的空调出风口可以调整到很低位置,直接对着手机吹,这个空调风效果肯定比普通的散热风口的降温效果要好。

有待改善的地方:
1.水杯架:这次秦L的水杯架是和元up一样,都是带有卡扣的;但是和元up一样,都会有容易挡住档杆的情况,如果说是水杯或者饮料比较细高,这种情况就比较明显;还有就是这个水杯架不支持调节深度,只有一档且深度一般,细高瓶在激烈驾驶的时候会容易倒。

2.门,秦L的里面的门把手是够高级的,从里面打开的时候是有阻尼的那种高级感;但是打开容易关起来难,准确的说要比较用力的关闭,这种情况不只是在里面关车门的情况会有,在外面也会有,需要比较大力的关闭车门才会完全关的上,展厅里的展车和外面的试驾车都是这种情况,我个人觉得可以优化一下。


3.后备箱盖,这个后备箱已经比秦plus要好一些了,按下开启按键后已经可以开启一个小的角度了,但是不能完全开启,还需要你再用手抬一下才可以,如果手上拿满东西还是会有些不大方面,而且必须要抬起到最高点,如果没有到最高点,它会自动往下调到刚刚开启的初始角度。

空间:先说结论:对于我这个182身高,体重接近80KG的用户还是不够友好,对比秦plus空间提升不够明显。
前排:前后排的头部空间是比秦plus会好一些,不过也仅仅是好了一个指头的高度,为此我还特意又去旁边的秦plus里面坐了一下对比了一下;我这个身高坐进去,座椅调整到最低后,秦L头部空间还有两个指头左右,秦PLUS只有一指;而且这次我坐进秦L的驾驶位时,发现方向盘如果是没有调节的情况下会磕到我的腿,需要把方向盘拉出来一些才行。

前排储物空间:门板上是可以放得下4瓶店里的矿泉水的,副驾驶手套箱里面可以竖着放5瓶矿泉水,档把下方的镂空区域还可以放个女士的小包包,这里还有一个点烟器接口,和两个充电接口,整体来说空间都还是利用比较得当的。


后排:秦L的坐垫长度确实是比较长的,我的腿整个坐上去基本上大腿可以完全承托住。前排我的驾驶坐姿调整好后,还有接近两拳的腿部空间,不过因为前排座椅下面偷空不是很多,所以前脚掌不能完全放的进前排座椅下面。
中间的座位地台是全平的,而且中间座位不坐人时,可以放下来当个扶手。


后备箱:后排是支持46比例放倒的,但是不是全平的状态,有一定的角度,如果直接睡觉的还是需要加个垫子才行了。

后备箱的长度在113不到,高度在49左右,由于是一个人,尺子可能不是很垂直,可能会有一点偏差,大家可以后期再去测量一下;


对比一下秦plus,秦plus的后备箱高度大概在50,长度大概在114不到,两者的后备箱空间几乎相差不大,因此空间主要差距还是在内部。


后备箱盖板下面是补胎液,充气泵以及三脚架,没有额外的储物空间了。

油耗&电耗:这次我试驾的时间比较短,这个能耗水平参考意义不大,直接上图了,大家可以看下大V们的实际油耗测试,比如说牛哥说车等等。

总结:这次的秦L算是想明白自己的定位了,它往一辆好用的家用车方向更近一步了,也意味着往运动离得远了,对普通用户来说,秦L对比秦plus这两万块钱的升级是值得的,外观内饰细节都提升了一个级别,对比目前10万级别的合资车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