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各位车友和准车主分享一下本人用车的实际感受,仅代表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先说等车吧,我是21年11月30日下定锁单,510公里的豪华版+1w的选装包,走的是门店的批售渠道,为了能享受整车终身质保,选择了三元锂+水冷电机,当时和门店sales确认说是1月底之前能提车,那个时候也有很多准车主都在等车,为此还专门建了个本地车友群,群里天天都有各种消息,每天工厂有多少车发运,还专门有人建了个excel表格更新,车友们在群里也都其乐融融,后来陆续开始有车友提车了(有专属标号的)专门还有人做了提车攻略,现在想想蛮感动的,因为都订了C11,大家在群里守望相助,互相打气,说起来也蛮好笑的,在等车的时候,天天会在app里看交付进度,看到进度更新就感觉离车更进了一步,然后顺便签个到赚点能量值,时间长了都养成习惯了,等到提车的时候我签到赚的能量都换了个电吹风,到1月中旬群里说因为过年,金华工厂产能不够,要延迟到3月底交付,因为我清明要跑长途,所以也不是太着急,谁曾想,到3月中旬,因为上海疫情爆发,在家里被关了81天,6月份复工,门店店长建了个交付群,开始陆陆续续交车,看到其他车友提车心里既羡慕又焦急,也天天在抖音和论坛看大家的提车日记,实在等着急了就去服务中心停车场看到库的新车过过眼瘾,7月份店长通知我的车到了,应该说属于交付即停产的最后一批车,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提停产车,还有一个是等20天左右提新款(磷酸铁锂+油冷),综合考虑,我选择了后者,就这样等到8月初车到了,国补资质审核又等了20来天,总算在8月26号提车了,说实话,等车的时候心情确实很焦灼,那种患得患失的感受也只有经历过的才能体会,真的特别理解准车主现在的心情,闲话说了一大篇,只是和大家分享下等车的心路历程,仅阐述本人感受,不代表任何观点哦。
接下来说说用车8个月的个人感受,我本人有台油车,简单说说和油车对比,电车的优点:SUV空间大、坐姿高、视线好,后备箱容量很大,完全满足一个家庭的出行,ACC自适应巡航,自动驻车,电尾门,座椅加热通风,方向盘加热,这些是我最为看重的,还有就是服务中心离家近说说我对C11不满意的地方:ACC、Lcc启动或者停止,如果在听音乐,一下子声音会特别大,很突兀,ACC很好用,但是会经常误判邻近车道车辆同车道,造成急刹,有点可惜全车那么多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探头,车机时速显示要比正常时速快5公里,之前右前窗一键升降偶尔失灵,返场升级以后故障消除,车机在高速中黑屏重启碰到过一次,原因未知,虽然悬挂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只能说配置到了,享受差点意思,底盘松垮,总感觉后面蹦蹦跳跳的,LED灯光近光还行,但灯珠之间会有阴影,远光偏弱,在高速或雨天要千万注意,音响够用,但达不到惊艳,座椅选装Napa真皮,偏硬,无线充电功率太低,就是个念想,最好接点烟器充电,说说电耗,平时市区通勤,天冷电耗25,天热电耗20左右,千人千脚,电耗高的自己调整下,最低我也开到过14,说说高速使用情况吧,前段时间自驾广东,来回开了3500公里,电耗在24-28,时速120,电耗27-28,时速110,电耗24-26,时速越快电耗越高,高速快充到80%,差不多35-45分钟,充到100%,需要70-80分钟,要看旁边是否也在充电,高速选择充电需要提前规划,个人建议200-250公里要规划一次充电,尤其是充电到80%的情况下,200公里就要计划充一次电,我这次跑下来续航基本上5折左右,在高速上也遇到过续航不显示的焦虑,实测续航剩20公里的时候不再显示里程,但在续航不显示的情况下也跑了25公里左右,以上供大家参考,如果有什么用车上的问题欢迎大家留言,我会根据本人实际使用情况回复。
我想说,C11虽然小毛病不少,一些底层使用逻辑也有问题,但总体来说,性价比确实比较高,颜值也在线至少油车我是回不去了。顺便吐槽下,1万公里保养上海351,广东中山只要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