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鹤楼都知道吧,不过那是现代重建的。今天斌哥带大家看的可是货真价实的文物,那就是斌哥家乡的宝贝建筑,清远楼。整个楼的平面呈“十”字形,楼上悬挂明嘉靖年间铸造的铜钟一口,故它又俗称钟楼。钟高2.5米,直径1.7米,重约5000公斤,声音宏亮,可达数十里之遥。千百年来,人们都说这是一口神钟,一有烽火狼烟,便鸣钟报警,说是声传四十里之外,其实可达京城,这都是从小家中老人口口相传下来的,在这跟大伙买弄一下,哈哈。好啦,上图咱们去登楼!

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的宣化清远楼(钟楼),是古城中轴线三座楼中最精美的一座。

把小幅洗白白,是日常的生活项目之一,我真受不了它脏了

清远楼是宣化府的正中心,想不找到它都难

晴空下,登上清远楼……

清远楼东、西、南、北四个门洞上方分别嵌“安定”、“大新”、“昌平”、“广灵”

宣化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宣府镇的总兵驻地,在明代中前期是拱卫京师第一重镇

女儿是第一次登上这座,宣化的宝贝钟楼,异常兴奋

抗战时期清远楼再次被破坏,虽未到倒塌的地步,但也满目疮痍。

民间传说,钟声敲响三下,便可祈福,一声平安幸福,二声吉祥如意,三声通达亨顺。

疫情当前大家要做好防护呀,期待全国摘口罩的那一天

清远楼在建筑风格、建筑结构上一同黄鹤楼是有名的“第二黄鹤楼

国内城市里钟楼、鼓楼俱全的不多,除了宣化之外,我能想到的也就是西安、北京,可以说是弥足珍贵了。

对于宣化本地人来说 手机里每个十几张钟楼的照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宣化人

相传一年三月三庙会,柴王爷在云头见钟楼下人欢马嘶,歌声悦耳,甚是热闹,便降下云来落在钟楼大街。

这么大的铜钟是怎么安装固定上去的呢?

明朱元璋第十九子,曾在清远楼西侧建上谷王府,屯兵以御外夷。清朝时,乾隆北巡路过宣化,还拨款重修了清远楼。

在古代镇守边关的宣化,清远楼也见证了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

一直都对古建筑很着迷,喜欢它们的华美、厚重和深深地文化内涵。清远楼就像一位老者,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不仅见证了宣化百年历史,也记载着宣化川流不息的繁华。好啦,今天的福友登楼之旅就先到这,福友行天下精彩不断,朋友们下次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