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车行业的整体大趋势都是在向新能源方向发展的,但是相比传统车型,新能源车型的发展还是处于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也比较少,相对来说,消费者想要选择一辆符合自身调性的车型的难度要比以往更大。不过好在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了新能源车型的竞争,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前不久我的一个好朋友就选择了一辆极星2。买车了之后他也和我聊了不少他买车的心路历程,今天我就把他的购车思路以他自述的形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买车其实是从去年就已经开始考虑的事情,前面一辆车已经开了有十年了,所以换车也就提上了日程。考虑到目前的大趋势就是电车,我个人的通勤路程也比较远,每天来回要60公里左右,碰巧我家里有车位,也有安装充电桩的条件,于是这次换车的目光就落在了纯电车型身上。

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在纯电车型的选择也并没有那么多,我的购车预算是不超过35万,考虑到我的职业是律师,为了符合我的身份,最终我选择了一辆极星2。

选择这辆极星2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极星2的颜值了,说实话当下电动车那种有点“未来感”的设计我个人是不太“感冒”的,我的个性比较稳重,从事的职业也需要有比较沉稳的气场,所以看到极星2第一眼的时候我就觉得这辆车方正的外观和平直的线条非常符合我对外观的需求。

选择极星2第二个原因就是极星2的驾驶感受,其实在选择极星2之前我也去试过很多纯电车型,但是试驾下来的感受就是多数电动车的加速都过于猛烈了,而且动能回收调校得也比较激进,对我这个开惯了油车的人来说多少有点不适应,每次试驾完了都有一种头晕的感觉。但是极星2的调校相比之下就很不一样,极星2开起来和传统油车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尽管动力也是真的不错,我买的双电机长续航版,百公里加速只要4.7秒,但是其实只要我不是深踩油门的话,它的动力输出得都挺温和的,不会让我有任何不适的感觉,甚至让我有一种自己在开油车的错觉,只有每次红绿灯起步的时候我看着旁边车道的车在我的后视镜里越退越远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这辆极星2的动力。而且和有些车型只能强制高动能回收不同,极星2的动能回收也比较柔和,这一点对于坐车的人来说确实挺友好的。

而且除了动力调校之外,极星2的底盘调校也很均衡,之前我去试驾特斯拉的时候就感觉Model 3的底盘非常紧凑,开起来确实过瘾,但是下车了之后感觉屁股有点点累,坐在后排的家人就更不用说了,都感觉特斯拉的底盘悬挂过于紧凑了。相比之下,极星2在平常开的时候底盘没有那么紧,过个坑洼的时候,悬挂的回弹也很舒服,不颠屁股,但是我偶尔激烈驾驶的时候,这辆极星2的支撑又很足,就算速度比较快过弯的时候,车辆也没有什么侧倾。这种调校配合上极星2的加速表现,让我在偶尔周末放松的时候也挺愿意开着它去山上溜达一圈的。

选择极星2的最后一个原因主要还是极星2整体氛围,尽管车辆的外观内饰设计是一个很主观的事情,可以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极星2的内饰确实是我的菜,不管是那个镂空的档把还是实木的中控饰板,看起来都挺有格调的,车内设计走线也比较简约,虽然看起来好像科技感是没有Model 3或者是其他一些车型那么强,但是品味这方面是没得说的。

平常由于我有家充,所以用车基本没有什么里程焦虑问题,我的双电机长续航版有78度的大电池,标称续航有512公里,我倒是没有做过实际的极限续航测试,不过我正常市区内用车的电耗也就在百公里15-16度,所以达到标称续航应该也是没什么问题的,总体的续航表现我个人是挺满意的。

提车到现在我一共开了5000公里,这其中还出了两趟差,尽管都是单程300公里以上的长途,但是路上给我的感受都挺不错,一方面,极星2的快充速度还是可以的,我平常家里有充电桩,所以也没太注意这个问题,在高速上的时候才发现这车基本上半个小时就能充满80%,也就是我下车休息一下吃个饭的功夫车就充满电了。另一方面,极星2的驾驶辅助功能是真的不错,开高速基本不需要我自己操控,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盯好路面情况,剩下来的交给车辆自己就行了。

开了新车之后感觉时间过得很快,2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每天下班之后我都迫不及待想去开开我的极星2,到了周末的时候还总想带着家人去郊外溜达溜达,总之到目前为止我都认为选择极星2是个很正确的决定,也希望以后的日子里极星2能陪我去更多的地方,也能见证我更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