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毕业那年,仅仅从图上的匆匆一瞥,就被它那极具辨识度、独特时尚的外观所吸引,便从此沦陷——广汽丰田引入中国的第二款TNGA车型C-HR。
从那以后就开始在网上大量搜索关于它的信息,甚至还专门搜索了它的翻译全称(C-HR:Coupe-High Rider意为高底盘轿跑)、尺寸、动力、配置、安全、内饰,价格…嗯~,价格……对于一个刚入职社会的新手党来说暂时还买不起(土豪除外!)。
于是,我痛定思痛、发奋图强努力搬砖。终于全款喜提我的小C:20款领先版。😆

车钥匙🐻🐻🐻

上架检测(一)

上架检测(二)

加装充电器

加装储物盒
小C与我已经共度了16个多月,一同走过了1.4万多公里。想来一直以来都在潜水的我,也有点资格在大佬们的圈子里弱弱的为小C发发声了。😎

1.4万公里
一辆车总有它的优势与劣势,在谈它的优缺点之前,再说说我购车前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2016年拿到驾照到购车前期,我开过的车:哈弗H6、雷凌燃油、雷凌双擎、红旗H5;以上4辆车每辆都开过一段时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我的驾驶感受而言小C完胜,内饰方面小C也不算太差(我也偶尔开过宝马X5和奥迪Q5,内饰小C肯定没法比)。其实同事们一致建议我买同为广汽的雷凌,当时我也有过小小的动摇。直到我坐上了雷凌的副驾后,乘坐感受C-HR完胜,这让我更坚定了非小C不买的决心!现在可以用两个字验证我当初的决心:真香。所以有时候还是不要在太意他人的看法 ,坚持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花自己的钱,干嘛买别人喜欢的车~
言归正传,先唠唠小C的优点:
①通过性:小C买回来不久就开着去了新的工作地点,由于不熟悉路况拐进了一条凹坑严重的路;我敢肯定如果是轿车底盘绝对刮花,但小C给了我充足的信心,高车身,后双叉臂独立悬挂,完美且舒适通过!
②轻松跑高速:由于工作地点离家较远的原因表显总里程1.4万公里,有9千多公里都是跑在高速上,单程最少230公里。虽然不是L2级别,但L1级别的驾驶辅助也够用:LDA (带转向控制的车道偏离警示)、动态雷达巡航,跑高速不要太轻松。关于小C的驾驶辅助想说的太多了,我会在《我与C-HR的故事之二》中慢慢阐述,也请各位大佬们持续关注~😀
③驾驶感受:操控,稳中带着一丝轻快,对比自家同TNGA平台,同后双叉臂独立悬挂的雷凌优势明显,操控绝对是丰田车型中名列前茅的存在,毕竟1.5吨的的车重再加上2.0的发动机以及小巧的车身设计和调校,驾驶新鲜感十足,开久了也不会腻。
④养眼:开小C第一次回小区就有人问这是什么车,对于我来说小C毫无疑问是真的C,回头率爆表,百看不腻!(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请轻喷~)在车群之中永远都能第一眼发现它。



再唠唠小C的缺点:可以说它的这些缺点让我痛苦并快乐着
①刚买小C回来的时候不适应后门边它那为了流线型设计加宽了的线条,尾灯靠下的位置是视野盲区(“灯下黑”)导致右后屁股被轻刮了一条小缝(一血!漆是真的薄!),在意的话建议安装前后雷达;

刚开始很心痛!😣后面慢慢就好了

新手配合360全景视野更佳
②容易招来非议的后排、后备箱空间:毕竟它的定位是小型SUV,后排空间方面有所牺牲;我坐后排的感受并没有网上传说的这么夸张,还行;后备箱尺寸不大,但是精打细算也够用,毕竟后排还能40:60放倒;
③隔音及加速:高速的话其实还行,也不是跟人说话得靠吼,U盘放歌,用手机导航开60%外放完全听得清;
加速跟着隔音一起讲,带劲😎:有次走到红绿灯还没完善的新城区路口,一群小年轻骑着小电驴路都不看直接横穿马路,我那个气啊,刚起步就得踩刹车。等他们过完路口后我观察了一下,左后方没车,油门踩到3千多转,因为开着eco模式(关掉eco,动力更猛喔~),动力是有些延迟但引擎声音有了在主驾里的我听着很爽!声音很大,很快引起了小年轻们的侧头关注,接着再加深踩一脚到4千多转,伴随着引擎的两声咆哮以及小年轻们羡慕的眼神(心里如是YY)中扬长而去!😘
④手机支架的位置:最开始放在方向盘左侧空调出风口,但我每次看手机得往左看,不符合我的驾驶习惯;而且这个位置离车窗近,在光线变暗到一定程度后在车窗上会产生镜面效果,影响观察左边视野;二是在中控屏幕后边用3M胶固定(理想位置),冬天气温低固定得挺牢靠,一旦到了夏天气温升高,胶体软化后会脱落,容易造成安全隐患(PS:支架厂商准备出一款夏天用的3M胶,出来后我再试试效果)。三是双闪位置,除了挡一点空调按钮以及出风口外,稳固可靠、也符合驾驶习惯,挡住的空调按钮盲开无压力。所以磕磕绊绊最后还是将支架固定在了双闪位置。(当然大佬们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的话,欢迎留言)

位置一


位置二

位置三(最终位置)
下一步计划:升级小C的内饰以及给它加装一套小包围,让它更酷。以后还会持续更新《我与C-HR的故事之续...》敬请期待。😁
以上纯属个人感受及观点,不喜请轻喷。
感谢丰田CHR圈主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