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半月有余,想借机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不黑不吹,给各位在观望iX3的朋友一个理性的参考依据。车型没什么绝对的好与不好,全看是否适合自己,我只能说使用下来这台车没问题,甚至有不少惊喜,键盘侠就不要拿配置、数据、价钱来抬杠了,也别来教育别人谁好谁不好,纵观咱们车主群里基本上一个个都是当爹当妈的,自然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另外我不喜欢做义务销售,我希望在观望该车型的朋友可以直面自己的真实需求,尤其是在亲身体验后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
从听闻上海收紧限行规定的时候就开始担心杭州会后续跟进,那时候就开始时不时的考虑是竞拍牌照购燃油新车还是购买新能源车型,果不其然后续杭州限行收紧,后续的出行需求必须提上议程了。为此我也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网站论坛看各种车主的用车情况,跟网约车车主聊用车感受,再结合自己需求排除外界干扰因素,最终选定iX3。过年假期使用下来,开了600公里,里程不多但是已经让我没了新鲜感,这种感觉并不是说这款车做的不好,而是它真的太好开了,几天下来我已经忘了它是一台新车,甚至忘了它是一台电动车,给我一种好像我开了一年有余完全熟悉车况的错觉。当然自己家之前有一辆525i家用,这也是驾驶感觉熟悉的原因之一吧,但是也侧面反映出iX3驾驶感的调教还是跟燃油系宝马没太大差异,甚至更优。
燃油车or混动or电动车
首先身边然后车车主肯定是占了大多数,自己因父母家在360公里外的异地,也存在一定续航焦虑,燃油车给人的品质感和放心程度无疑在我心理上占了上风,自己比较中意的车型是6系GT(有个性,很适合家用,甚至远行),本来计划是一年后考虑入手的,无奈杭州限行政策让我们不得不在现在就作出选择了,尴尬的预算、不菲的牌照竞拍费以及限行,让我们不得不开始考虑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另外也处于对国家基建能力的信任,觉得今后电气化肯定是趋势,一步步说服自己。另外所担心的电池衰减,也说服自己相信五六年后电池的技术以及成本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家里还有辆燃油车,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就算把电车开到父母家,那边也有公共充电设施来充电。
Model Y or iX3
电动车,自然逃不开Model Y,虽说对内饰无感,但老婆喜欢,就去看了实车+试驾了一番。不谈配置纯谈驾驶体验,首先不习惯单踏板模式以及方向盘只有一圈的设定,另外无仪表盘也导致我一直斜着眼睛看中控屏的速度,智能跟车和辅助变道可能是由于第一次尝试,个人试驾时候很紧绷,这也导致了单踏板模式下无法很从容的控制油门,最终感觉开下来人有点晕,紧张之余没有过多的感受太多,悬挂、加速、行驶中感受都还行。在老婆试驾的时候我坐在了后排,后排中间无突起确实坐上去的感觉很惊艳,但是座椅还是感觉太短,乘坐体验一般。总体感觉下来我对ModelY的感受是:不评价车的好坏,可能只是自己还没能力去驾驭它,不排除自己后期会购买它,但是肯定不是现在。
试驾完Model Y几乎对电动车丧失兴趣了,也没去试驾其他纯电动车型。而后就开始了解混动车型,不得不说BBA给我的烙印还是深的(这点准车主们可以理性考虑),当时看的是5系混动,被后备箱和故障率给劝退了,另考虑到混动车型基本上都是过渡车型,车内发动机、电机、电池并存,势必会减少使用空间,直接放弃混动车型。在看车的时候现场有一辆iX3,销售让我们一同试驾一番,试驾过程有一个小尴尬,老婆在试驾的时候我坐在后排,感受完空间和座椅舒适度后想让销售关上车窗我感受一下隔音性,销售尴尬的说他已经关上了,所以在隔音性上当时没有太多好感。轮到自己试驾的时候发现竟然没有电车起步时的拖拽感,顿时心生好感。试驾完之后当时并没有决定购买,而是再通过一些途径深度的去了解这款车,当然有很多肯定是被充值的试驾视频,但是我自认为我在资讯中排除干扰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还是可以的,所以几天下来对这车也是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平心而论,iX3参数数据真的很不精彩,驾驶感跟燃油车很相似,ModelY呢科技含量足自己又真心驾驭不了,纠结,头疼。
后跟母亲聊了聊买车的纠结,母亲说她之前打过几次网约车,都是新能源,起步的拖拽感和城市路段的急停起步都让她晕车吐了,再考虑到丈母娘也是晕车体质,以及后期家人乘坐的舒适度,最终决定iX3。之后便加入了iX3车主群,人数一开始不算多,但是陆陆续续也算是壮大起来了,群内几乎所有车主都是成家和已经有小孩的,毫无疑问在性能和舒适度上倾向选择了后者。
使用感受
整个春节都在开iX3,就像上面说的,几天下来我就不觉得它是一台新车了,主要原因是操控和驾驶感很熟悉,驾驶辅助系统识别率非常高,辅助变道很自然无拖拽感(这点很加分,尤其是家人坐在后排的时候),包括其他的一些出于对安全考虑的行驶逻辑都会让人觉得很有安全感,基本上eco模式就很好开了,comfort模式会在电门响应和舒适上做一个平衡,sport模式电门响应速度更快,如果要总结一下驾驶感受的话就是很信任,让我在驾驶的时候很放松。
初一一早我们一家子去宋城游玩,出了小区我把车开上高架后就打开了辅助驾驶,直到下匝道后因为路段施工道路划分不清晰我才改为手动,期间半小时的高架行驶期间我就是把手轻轻放在方向盘上就好。下午回程,因为疲惫,一家人都在车上睡着了,那时我就觉得这车没有买错。
关于续航
提车至今充过三次电,每次都是利用购物的间隙充的,无法作衡量依据,但从行驶至今600公里的能耗上来看,平均能耗在16.7(官方能耗就是16.7),期间一半行程车上有4人,空调全开,老婆开座椅加热最高档,后备箱半满。当然因为家中充电桩还未安装,一直都在用eco模式行驶,充电桩到位后再换到更为舒适的comfort模式日常驾驶。

宝马一直都采用动态续航显示,从之前家里的油车就是如此,电动车因为能耗直接决定行驶里程,所以续航变化会很奇特,基本车上显示的续航都是由你上一次的行驶能耗换算出来的,只要驾驶方式不激进,基本上还是准确的,甚至会有惊喜。
以下是群友们的一些能耗和续航数据,仅供参考:

结语
最后说些我的主观看法吧,每个人选车的在意点都不一样,有的人觉得燃油车才是汽车,买电动车的都是韭菜,有的觉得新势力造车才是未来,油改电都是骗钱,有人觉得加速最重要,有人觉得科技感才王道,没必要拿自己选车的喜好来绑架他人,恶心他人。反正iX3整体使用下来我自己觉得挺满意的,包括咱们群里的各位车主对该款车型的使用感受也是满意的,期间个别车主有遇到过报错,但后续也都解决了,无大碍。就产品而言,尤其对应其他的电动车型,它的质量是合格的,是一款在传统与新能源之间兼容的一款车型。至于怎么选择,各位还是问问自己内心的需求吧,总之对我而言,信赖和舒适都是可或缺的,而它正好满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