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怎么你看的车评都一股子广告味儿?

    2019-11-14发布

    内容可能引起不适,

    请勿自行对号入座!


    大家可能不知道,11月8日是中国记者日。就像大家也快忘了,11月11日是原本属于孤苦伶仃的“单身狗”的节日。


    其实马达也是从朋友圈的某几位“媒体老师”那知道记者节的,但点进去看看他们做的那些个车评,直让人口吐芬芳,浑身过敏,想立马删除拉黑。

    近几年能看的汽车评测真的不多,某些恶心程度甚至完全不亚于在电影院给你强行喂翔的《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当然,这是于懂车的人而言。对于普通小白消费者,这是车评人屡试不爽的割韭菜工具。


    负责任地说,80%的新车评测节目,都是汽车广告。而车评人的不专业,更让凤毛麟角的非广告,也看起来像广告。


    这是目前行业盈利模式的困境。


    观众老爷都爱看新车,刚刚上市的新车往往是自带流量的金牌选题,但这些热腾腾新鲜出炉的车子全在厂家手里。厂家想通过媒体进行曝光,自然会把车给你,但谁是爸爸谁是儿子一目了然



    马达在这里不想评价这些商业合作行为的对错,“吃饭”维系运营是必经的生存之道。


    但如今放眼望去,几乎每一支汽车广告都被包装为所谓的“评测”,这绝对是从业者的自甘堕落和荒淫无耻,这也绝对不是观众想要的东西。


    今天汽车编辑和车评人的准入门槛之低简直令人发指。


    马达认识某自媒体签约的漂亮小姑娘车评人,每回出镜背稿念台词也就算了,她本人竟然还连驾照都没有


    现场拍摄内部解说镜头直接把车架上板车拍,而车外路跑跟拍通过各种角度避免驾驶员穿帮。


    后来据说因为一次拍摄没系安全带被观众揪出来,他们家才放弃了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骚操作。


    这里,借用热狗的一段歌词,大家感受一下行业现状。


    这是自己在家里关着门丢脸的,而各新车发布试驾会更是吃拿卡扣、群魔乱舞的大型秀场。


    说实话马达至今出席活动时听到公关喊一声“老师”都觉得受之有愧,但许多车评人似乎不仅适应自如,而且还真把自己当大爷了。


    包机专车来回接送,出入必住五星级酒店,拿着红包公费旅游,出稿直接照抄官方通稿。就这样还嫌不够,自己没赶上早餐就在群里撒泼打滚不做个人,真心糟蹋车评人这个职业。

    至于专业度,马达曾在一次自主品牌SUV试驾活动Q&A上听一位资深媒体人说,XXX开起来的感受令他惊讶,完全不输自己家里的宝马X3,国产车的水平已经超越了豪华品牌。(原话就这意思)


    当笑得花枝招展的厂家市场总监问他觉得有什么不足时,“老师”说:内饰可选的颜色不够多。


    如此&¥%……@)&=!的车您都能舔出花来,还真是ACD脸呢。



    汽车评测真这么简单吗?


    假设你上来十分钟讲讲外观,十分钟说说内饰、配置,再背几条动力参数。对于普通观众,大家也没碰过没开过,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车评确实不难。


    但这样阿猫阿狗都能应付出来的东西,除了能在初期骗骗小白割割韭菜,早晚有退潮裸泳上不来岸的一天。


    马达窃以为,真正的汽车评测是最难做的内容。


    首先要保证立场的绝对独立,不因利益关系而偏向于任何一方,从产品出发作出评价,而非靠屁股位置意淫观点。显然在目前并不健康的大环境下第一点就难倒了一大批人。


    其次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要足够高,即便不要求人人科班出身,但也请先花点心思研究研究基本原理。


    最后要避免个人好恶影响最终判断,虽然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车评,但更多地站在车型定位人群的角度思考才能有更合理的结论。


    做到这些的车评人有多少呢,屈指可数。


    而现在最令人难过的是,当观众逐渐意识到八成以上车评人都是大骗子后,所有车评都很难避免被一刀切地打入冷宫


    当所有媒体不分青红皂白地给每一款上市的新车都打出高分,那些用来赞扬真正出类拔萃车型的话语就显得苍白无力。



    车评人不尊重自己职业的结果就是作茧自缚,当(汽车)媒体失去了本应有的公信力,那么你说好的就是吹,说坏的就是黑,因为观众似乎从没在你那里看见过良心。


    马达曾因太过耿直地指出一款车的硬伤,被一位业内前辈教导不够关心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


    按照他的理论,我们的行业要发展,就要有人买车,我如果把所有缺点都抖搂出去了,没人买咱们自己的车,我们的厂家就赚不到钱,那行业就无法发展,我们的汽车永远都超不过国外。


    这种鸵鸟理论自然没有什么值得反驳的意义,但业内类似这位前辈一样信奉各种歪理的大有人在。



    汽车不比其他商品,技术门槛足够高,恰饭利益足够大,躺着赚钱的“文化”也足够深厚。何况你让“爸爸”不高兴了,让同行显得不厚道了,让公关公司难办了,自己很难尝到甜头


    有这样得天独厚的韭菜温室,谁还想要认真做车评。


    为什么还要认真做车评?


    ---


    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迎来28年首次下降,如果从千禧年开始算,中国市场上“什么破车都卖得出去”的盛况持续了长达18年。


    有太多人因为一台工业垃圾与提高出行品质绝缘,有太多家庭因为一辆糟心的破车没有提升生活质量。


    希望从今天开始,大家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好车。多做对比,亲自试驾,别再轻信某些“老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