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为什么要强推电车?

    2024-10-10发布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回答另一个问题,目前的中国目前的国际战略是什么? 打破欧美封锁,建立国际威信,成为联盟内部的领头羊,说服更多的国家加入联盟体。 欧美之所以给人强大的印象,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更先进,他们拥有科技定价权。 这一特点导致落后国家的统一观念,欧美有造富能力,想要你富起来,给钱给机会,你就能富。中国就是最好的成功案例,所以别的国家都想加入欧美阵营,获得阶级跃迁。 想要打破这种壁垒,中国就必须证明,中国不仅有钱,还拥有欧美一样的造富能力! 怎么证明呢?你至少需要在某个科技领域拥有定价权,例如美国的芯片。不是接近,不是打平,而是必须碾压欧美,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这个领域必须非常重要,非常的高科技,而不是无关痛痒的领域。比如说,你宣布我圆珠笔很先进,制造工艺碾压欧美,那肯定没人搭理你。 看来看去只有新崛起的电车工业和智能化,汽车是工业明珠,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汽车就是一个硬指标。你要知道,世界上大部份国家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要说其他科技领域想要碾压欧美,确实是很难,唯独汽车工业有很大的可能。 因为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最全面的工业链。欧美缺技术吗?其实不缺技术,欧美缺的是产业链。一项技术从实验室诞生,没有强大全面的产业链的孵化,再先进的技术也走不出实验室。 这就是欧美的困境,美国想要再次登月,结果发现产业链早就没了,造不出登月火箭。你有技术研发能力,可是没人给你造零部件。 这是中国的优势,工业发达,可以快速搭建新的产业链,形成规模。比如一台电机的研发生产,需要上游无数的材料供应商,有的专门提供电线,有的专门提供高强度零部件,你钱到位,上游厂家就能给你研发需要的零部件。小到一颗高强度螺丝,大到一体冲压设备,都能给你匹配出来。 关键是,越是发达,成本越低,技术研发和迭代的能力越强。中国最可怕的不是技术有多先进,而是产业链带来的成本优势和滚雪球效应。人家欧美还在费劲的搭建产业链,中国这边已经开始规模化,研发和生产开始滚雪球。一旦开始滚雪球,欧美的产业链就会被中国产业链摧毁,欧美就再也无法搭建本土电车产业链。中国的产业链就是比你欧美先进,欧美拿什么竞争? 可以想象,如果欧美不加限制,任由中国电车出口到全世界,中国证明自己拥有科技定价权,中国就能改变落后国家对中国的印象,纷纷加入中国为主的联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