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经历】
大家好,我生活在北京,ID3是家庭唯一的代步车,因为北京限购摇号政策,电车指标获得几率比油标要大很多,所以中签后立刻就购买了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当时也没有政府补贴,ID3的价格也比较坚挺,价格打不下来,所以就秉着早买早享受的想法,毅然决然的下单购买了,结果是无比的惨烈啊,后面的大降价结结实实的给我上了一课。
【提车价格】
我是今年6月份购买的ID3,下面跟大家说下我的提车价格:我的车型是23款升级纯净版,总落地价格实在13.3W,就是丐版不加任何选装,8后就开始大降价,裸车都到11.98W了,就这价格加选装都便宜很多了,不过也还行不是头茬的韭菜了,可以接受。
裸车价:12.7W (现金优惠3.5W)
保险:4000 (三者300W)
出库上牌:2000(毕竟人家也要吃饭,没必要去争论)
【乘坐体验】
ID3外观看上去比较运动,更像是高尔夫,但是比高尔夫要高一些,前脸比较的圆润,有一种奶凶的感觉。低配是18寸的轮毂,看上去比较大气,没有选配20寸的,感觉没有那个必要,换轮胎变贵了而且电耗也会有所增加,一般都在城市道路行驶,体感是差不多的。车内空间还是相当宽裕的,本人1.75cm,体重75kg,前排调整成我的驾驶位置,后排有两圈的前后距离,头部空间也有一圈,整体空间还是比较宽敞的,但是后排座椅靠背比较直,而且无法调节角度,长时间坐的话比较难受,腰部和后背都会比较酸,建议可以购买一些靠垫来缓解下。毕竟是两厢小车,宽度来说一般,后排乘坐两人还是可以的,如果是三人的话横向还是比较拥挤的,所以一家三口出行够用,五口的话短途没问题,长途的话就要考虑考虑了。
【驾驶感受】
对于十年老司机来说,ID3在我手机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游刃有余。无论是在拥堵路段还是在高速上面,动能和转向方面都是比较出色的。我住在西南六环,工作在北六环,每天上下班通勤100km,拥堵路段和通畅路段各占一半。尤其是在拥堵的时候,ID3的转向变道比较灵活,车身大小就占据优势,更让ID3在拥堵路段中显现的如鱼得水。电门反馈感受比较强烈,就是老司机总说的踩下去就有,没有丝毫的延迟或者不走的情况。大众的地盘众所周知,是第一梯队的存在,ID3也是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纯电车,地盘也是他们的亮点,过一些减速带丝毫没有颠簸的感觉,或者是在高速上超车,也丝毫没有费力横摆的情况,尤其是在坑洼碎石路段,也没有说让你感到很不适。
【续航】
ID3的官方续航是450km,这个续航里程在春秋15度的情况下是可以1:1达成的,甚至可以跑到480(只要你敢跑不怕趴窝)。最近北京早晨天气在0度,白天气温在12度,如果开暖风的话,电耗在17-20个左右,表显续航也就300多,夏天30多度的情况下开空调,电耗会在15-18个左右,表现续航在380左右。对于代步通勤的我来说是完全够用了,基本上夏天和冬天3天充一次,春秋4天充一次,也是没问题的。
【保养】
上个月正好到了5000km,app提示该做保养了,但是电车保养跟油车保养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油车可能会更换机油机滤这些油水,但是电车呢,太简单了,就是吹一下空调滤芯,升起来看一下地盘是否有剐蹭,然后在用电脑读取下车辆信息,清理一些偶发的故障码,然后就结束了,全流程也就15分钟不到。
【最满意】
第一:颜值在线,比较符合大众的审美,尤其是年轻人。
第二:品牌影响力,相信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大厂的北京的。
第三:品质方面还是要稳定一些,相对于没有生产能力的品牌还是有优势的。
第四:地盘调教很出色,开起来不松散,动能加速出色。
第五:三电系统值得信赖,宁德时代811三元锂电池目前的天花板。
【最不满意】
第一:车机系统太过传统,对于目前科技时代比较吃亏落后,没有人机交互性。
第二:空调设置缺陷,后排没有出风口,前排位置又太低,夏天前排冷死后排热死。
第三:内饰储物空间少,就两个杯架实用,内饰大部分塑料,廉价感十足。
第四:低配缺少倒车影像,对于新手不够友好,需要选装才可以。
第五:偶发报错较多,不过不影响驾驶,但对于驾驶员来说有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六:后排座椅角度太直,影响乘坐体验。
第七:车内存在嗡鸣声,官方解释为空气净化装置在工作,无法停止,长时间驾驶耳朵不舒适。
第八:车内容易起雾,一个人的情况下冬天起雾很明显,是不是密闭做的太好了呢,不得而知。
第九:没有胎压监测显示,不能够直观的观察自己的胎压情况,会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以上就是这半年来ID3给我的使用感受,利大于弊吧,优点很喜欢,缺点也不少,如果你是想入手ID3的话,还是比较推荐的,但是如果你不太能接受拉跨的车机的话还是在考虑考虑,明年新款可能会好一些,毕竟入股小鹏了嘛,说不定就用上了8155了呢哈哈,就跟大家分享这么多,感谢平台,也麻烦ID3圈主推荐加精!
用户7868135325530:同北京,目前62分,打算明年换成新能源,中了的话就打算下手id3。请问下楼主有去过怀柔密云或者天津吗?续航情况如何?我的用车场景,经常会从北边郊区跑到天津,现在就是担心最极端的情况下冬天续航不够用,老是得充电麻烦(冬天怀柔密云山里最冷能有-20度)
就是闹挺就是玩:出库2千?是我最多200不要一分没有
大胆不掉毛:续航怎么弄的?
大众ID.3陪伴我快一年了,这一年我们行驶了1.4万公里,不仅是我上下班的最佳出行方式,还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的车生活变得更自由和洒脱。
【为什么选择ID.3】
作为大众的老车主,对于大众新能源车一直都很关注,也一直想购买一辆新能源车,上海大绿牌太香了!ID.3新颖的外观让我一眼就相中了,但是价格让我一直望而却步。但没想到22年6月上海推出的购车新政让我果断下单。
【提车价格】
上海推出购买新能源车置换补贴1万元,上海嘉定区又推出“嘉定购”,购车发票价格超过15万补贴2万元,再加上大众购车赠送价值1万元ID.豆,购买纯净智享版等于省下了4万元!
裸车价格是14.98万元,为了凑满15万元,选装了最实用的真皮方向盘配置,1300元!价值1万元的ID.豆可以购买保险、充电桩等等,这辆车实际落地价格也就12.11万元!
【最不满意】
运气不好,提车半个月方向盘转向就“咯吱咯吱”响,去门店检查发现方向盘下面的转向机构故障,需要更换,配件一等就是一个月。
没过几天左前门的玻璃升降又坏了,玻璃升降机故障,需要更换,这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刚没消停几天,左后门玻璃升降过程中伴随着“咯噔”的异响声,检查下来是线束松散干涉了!
车机网络老是断网,车辆位置不更新、车联无法使用,每次都要去门店刷机一下。
【空间表现】
ID.3的轴距直逼B级轿车,前后排空间还是很宽裕的,坐在后排仍然有两拳间隙,1.8米的大高个坐在后排仍然很宽裕。后排中间没有隆起,后排坐3个人还是比较轻松的,如果加上一个儿童座椅,如果再坐两个人就拥挤了。
后备箱空间较小,存放不了多少东西,毕竟车身长度摆在那,大量的空间都给了前后排。
【乘坐体验】
后排座椅乘坐舒适感较差,座椅后背设计让人一直保持近90度角度,后背挺直。前排座椅没有腰托,长时间驾驶或者乘坐腰部很难受。
【配置】
我的ID.3选装了真皮方向盘,默认增加了L2辅助驾驶。
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车前测距监控系统都是非常实用的,在高速或者高架上行驶采用L2辅助驾驶让你省力不少,解放双脚,轻松驾驶。辅助驾驶非常灵敏,使用过程没有过故障,还是很稳定的。
碰撞警告系统(带自动刹车)这个功能是标配,同时前档IQ.灯光精灵会爆红,并伴随滴的声音,给你视觉和听觉的提醒,非常实用。
【内饰】
内饰只能说一般性。ID.3内饰塑料感比较重,四门装饰板全是硬塑料,只有门把手采用了钢琴烤漆和纺布材质。中控也是太大众,除了拼色部位是皮质,其余全是硬塑料。
座椅材质还算不错,是拼接设计,中间纺布,四周皮质,这是我比较喜欢的。
【驾驶感受】
ID.3的驾驶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油车,主驾驶位座椅上安装了压力感应器,人坐在车上车辆就通电了,可开启车机,观看视频,开启空调等操作。脚踩一下刹车,车辆就处在待运行状态,此时只需旋转档位即可运行车辆。
脚放在刹车上车辆就自动通电,此时只需系好安全带,换挡转动到D/B上,油门(电门)一踩就出发了!停车也非常简单,脚踩利车,换挡上直接按一下P键就可以下车了,不用管你是在D/B/N/R,直接自动驻车,最让我意外的就是:屁股一下车就断电了!
ID.3转弯半径小,拥有近2.0T的动力,启动还是比较猛的,推背感十足,建议油门轻轻踩,不然你的乘客可能会有点晕车………我老婆在副驾都感觉头有点嗡嗡的,所以后排乘客可能感受更强烈!整个电车给我的感觉是车变得更加简单,更加灵活,更加方便!
同时18寸的普通轮胎比20寸的自修复轮胎胎噪更小,驾驶感更软,更舒适,传统的大众底盘设计让驾驶更稳,抓地力更强。
很多人说,A柱两个三角窗可以提供更好的视野。其实我是不认同的,这两个三角窗离驾驶位比较远,相反是有点阻碍视野的,坐在驾驶位只能看到三角窗的窗框,左转或者右转视野是被挡住的,需要伸头才能看清。
【续航】
经过我一年的使用,也算经历过四季了。冬季续航在246公里,这是在出发前提前预约半小时空间的前提下,所以续航就低了点!电耗为17.5kWh/100公里。
春季续航在368公里,电耗13.6kWh/100公里。
夏季续航在323公里,电耗15.7kWh/100公里,也是在出发前提前预约半小时空调的前提下。
因为秋季还没有结束,只能以8月和9月的部分数据作为参考,粗略计算一下电耗和续航。续航为328公里,电耗15kWh/100公里。
賽聞:一条路上?
聪明远山b2:开车水平有问题,电耗这么高
君刃ou:现在没有补贴落地也是12个
电动版的高尔夫,操控不错但性价比较低
优点:操控不错、前排空间大坐姿好、底盘质感比较强
缺点:性价比低
如何理解ID.3?你可以把这辆车当成一台更个性更灵活的电动版高尔夫,各方面都和高尔夫很像,但各方面又都表现更好一些,当然售价也更贵一些。
在车身尺寸、车内空间、底盘质感等方面,ID.3和高尔夫非常像,车身尺寸两车几乎一样,但ID.3的轴距更长,车内空间要更大一些。尤其是前排空间,由于电动车没有变速箱,可以采用类似MPV的中央通道布局,所以ID.3的前排腿部空间非常宽裕,再加上座椅侧面有扶手,ID.3驾驶位的坐姿更像坐在钓鱼佬的户外折叠椅上,和高尔夫那种开赛车的坐姿很不一样,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坐姿,很舒服很安逸。
不过后排表现就不如高尔夫了,虽然腿部空间还行,但因为电池布局的原因,坐姿很高,座椅也不舒服,缺乏安全感。后备箱空间则和POLO差不多大。
在动力、操控性和售价这三个方面,ID.3的表现介于高尔夫R-Line和GTI之间,动力表现高于R-Line但不如GTI,按照燃油车体感差不多190马力左右。
操控性上,由于采用短车头长轴距的设定,ID.3的驾驶视野很像面包车,看不见车头,整车的驾驶感受更像卡丁车,车身响应更快,操控比高尔夫更灵活。
内饰质感方面,ID.3的质感还是不太行的,ID.4和ID.6的质感很强,并且差别很小,但3和4/6差很多,低配车型没有电动座椅,没有倒车影像,没有矩阵大灯,内饰塑料件也比较多,按一下中控按键感觉整个中控台都跟着动。
所以考虑低配ID.3的朋友,如果你不追求新能源和动力,我建议上高尔夫R-Line,不管是设计、配置还是质感都比ID.3低配强。考虑ID.3高配的朋友,如果你不追求灵敏的操控,而是买来家用的话,那么我强烈建议你加几万买低配ID.4,在空间、底盘、内饰等方面ID.4都要强很多。
ID.3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性价比低,紧凑型小车,450km续航起售价要16.8万(目前缺芯也没有优惠),并且这还是低配车型,塑料方向盘,手动座椅,没有倒车影像,你要想要这些,再往上就是18.2万的车型了,这个价格真的没什么吸引力,追求酷可以高尔夫R-Line,追求质感空间可以ID.4,追求性价比可以比亚迪海豚,ID.3卡在中间,除了操控灵活一点,外观造型个性一点,没什么优点了。
驾驶感受:
行驶质感优秀,本来已经试驾了海豚,交了定金等车😂结果偶然机会试驾了一下id3,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开起来感觉还是有差异,感觉操控更稳重灵活,之前开油车,并没有觉得有不适应,所以就转投id3了。动力在市区及快速路够用,加速很线性。
续航:
还没有测试满续航,最近天气太热了,市区驾驶全程空调能耗在15-17左右。没大有长途需求,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对续航没有太多要求。
内饰:
这个是缺点,内饰塑料感太强,这点比之前看的车特别是国产新能源差距明显。当时选了白包,后期打理起来要费点劲了😂不过门把手那边白色确实比黑色钢琴烤漆的视觉影响好一些。
空间:
轴距2.7多,空间够用,不像这么小的车,电车的优势吧,但是当时家人最受不了的是后排座椅太直😂长时间坐太难受了,之前的车是轩逸,日产大沙发坐习惯了落差比较大。其他还都比较满意。
智能化:
这一点相信广大车友都了解,算不上太智能,功能比较简单,但是对我来说够用、实用,平时主要用carplay。目前还适应不了的是全触控式按键,步子迈的有点大😥在App遥控解锁车方面都没有,还不如之前燃油车,后期不知道能否逐步优化完善。
总体来说,这车无论是外观还是驾驶感受,家里都比较满意,一些缺点目前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的感受还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体验。。
话说,跟id3还是有点缘分,去年6月份就打算换车,在车展第一次见到id3,外观和颜色比较吸引人,但是价格比较高,没有再进一步关注,重点还是国产新能源,重点看的元plus,因为😷原因也没着急买车。后来领导说喜欢小车,兜兜转转,在价格相对能满足预算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入手了id3😁
用户100921540797:我也是先看的id3,后排座和811电芯劝退了我,综合考虑买了mg4,感觉做工没有id3好,其他都不差
京V小才:买对了,海豚哪来操控,ID3/4更有性价比
用户4532157713381:大众这款确实让人感觉厚重,尤其是方向盘,都快赶上机械助力的了,开起来说实话真不像个电车,记着刚买海豚的时候,论坛里都说海豚的360影像很垃圾,结果开了开id3,发现比海豚的还垃圾,没试过艾迪3的语音功能,不知道怎么样。
极智版落地十六万六左右,优惠一万一,送两万四豆,六千豆抵商业险和充电桩,其余的折现一万二。
外观设计漂亮,实车不嫌小,价格稍高了点。后排腿部空间很长横向做三个人稍挤,后排座椅靠背太直长时间做不舒服,底盘质感操控很不错。内饰硬塑也太多了。续航空调开冷风三百多,天气稍冷开热风的话差不多打六折了,不过家里装充电桩能接受!
用户7034356347920:是折完豆 16.6吗兄弟
我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97765600:政府的消费券从哪里抢?
优美河流Wv:你这豆豆折现了吗兄弟
提车一周开了一千多公里讲讲感受,刹车一段动能回收二段才能刹住,跟油车还是差距很大,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吐槽这个升窗太麻烦了。续航还是很实的,基本都能破400加。都说车机拉垮,我觉得车子好开才是最重要的,音乐导航满足够了。
【驾驶感受】
很满意。特别有驾驶感。
【乘坐体验】
后驱车加后排座椅太直,长途体验感不好。
【动力表现】
太帅了小钢炮
【最不满意】
刹车距离太长,市区只敢运动模式或者b档,音响声音开大一丢丢声音很刺耳。内饰大部分钢琴曲容易沾指纹(后期考虑贴膜)
酒钱儿爸爸:刹车需要慢慢练,我现在就练的很顺手了
HHCherish:这个刹车是要适应。车机有可能会出问题,我提车20天出现两次问题,都是重启解决
燕沛的团宠:还需要时间摸索,慢慢来
因为是异地提车,当天下午就返回,几乎全程高速,一千公里左右。满电三百六七,不开空调,均速100左右,快充感觉续航要低一些。中控靠近A柱异响,非常烦,感觉是共振引起。路面有那种沥青线,躁声音会传递到车内,很烦。座椅怎么调都不太舒服,可能坐时间久了。其他都是优点,外观内饰动力续航都比较满意。
黑暗邪神总督:恭喜🎊成为ID一族 参与指定话题创作 赢精华帖奖励
头条用户:一千公里花多少电费?要冲几次
暴富和自由6688:啥价位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