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2款宝马i4 eDrive40

4分“优秀”提车刚好半年,总的来说依旧非常满意!
从决定买电车开始试驾了一系列国产新能源,在我看来都太电车体验了。我对车子的智能化没有要求,能放音乐开导航就足够了,CarPlay对我来说刚刚好。试驾的时候试的是50,操控一流,虚拟声浪也很棒,就是座椅太硬了,考虑到续航最后还是定了40。
现在跑了一万多公里,至少一半是高速,用车感受总体来说很好。对我来说开长途座位还是太硬,腰垫是必不可少。续航方面由于本人驾驶脚法比较暴力,高速一般开130-160,最猛的一次满电跑高速跑了360左右就只剩20%的电量了,如果稳在120跑续航可以到500左右。深圳市区不堵车的话400大几也没问题。
后排空间确实比较小,但基本用不上也无所谓,而且座椅放倒之后相当能装。
宝马的操控一如既往的很稳定,配上电车设置提速相当丝滑,我就喜欢油车的感觉,要是40的音浪能跟50一样就好啦。
最强的光辉:我现在高速基本都用5AU了,已经懒得踩刹车和油门,加减速完全靠方向盘上拨杆来调
后驱奇瑞王xxx:恭喜恭喜 好车 我下一辆要么i5要么i4 就看兜里元子挣的多还是不多了
用户5870495579515:恭喜恭喜,我50的遗憾就是双电机的性能过剩,还影响续航
BMW i4 M50
这是第一款挂着M高性能徽标,且被BMW官方直接称为M 的电动轿车,由于之前开过F82代的M4,所以我对这台“电动M4”充满期待,尤其是知道它的价格近乎只有M4的一半时,我的兴趣更浓了。不过一番体验下来,我对BMW的精明又有了新的认知,懂了什么叫一分钱一分货。
【外观】外形是完全沿袭了全新4系Coupe的风格和设计,尺寸也相当(车长4785mm、轴距2856mm),其实实车的新鲜感不算强,不如当时i4概念车发布时震撼感。这台M50车型相比普通i4 eDrive40在外形上多了M空气动力学组件,主要集中在前后包围、后视镜、尾翼、轮圈、卡钳等等,所实话就算这一套组合拳加起来,在外形上,依旧不会觉得有多运动,比较平淡,和大家印象中M4 前后包围各种风刃、通道的战斗感觉还是差了些。
【内饰】内饰布局很常规,但细节上用了不少M的专属设计,用来和普通车型做出区分。包括带M三色缝线的M专属方向盘、中控部分M专属碳纤维内饰条、真皮M运动型座椅、M三色缝线安全带等等。要说新鲜感,肯定是中控12.3+14.9英寸的曲面联屏,从旗舰电动车iX上下放,未来也是BMW家族式设计。
【配置】配置方面包括拥有丰富显示内容的HUD、哈曼卡顿高品质音响、激光大灯、真皮M运动方向盘、手机无线充电等等,在i4 M50上都是标准配置,诚意还不错。当然,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这些我们最想要的配置,还是老惯例需要选装。另外配备的驾驶辅助也是L2级的一套东西,BMW在这方面比较保守。
【最不满意的点】空间:BMW i4 M50都只有四门,没有双门版本,那证明还是想强调一些实用性的。但目前是后排坐垫短,离地位置低且靠背角度较直,我尝试了很久不断调整姿势,都很难找到舒服的坐姿。而且只要身高超过180cm,在后排基本就会顶腿和头发扫到车顶。后排中央地板还有很高凸起。
车机:iDrive8车机系统功能丰富,但菜单层级太繁杂,找一个常用功能往往需要进入第二层或第三层菜单,初上手者学习成本太高,不够便利。5G网络链接不够稳定,经常遇到语音助手因为网络丢失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或许是第一批次试驾车,并非量产商品品的原因)。
中控挡杆和启动按键部分的蓝色装饰,塑料感太强显廉价。
【最满意的点】我最满意的是驾驶感受,它能给你足够多的选择,节能/舒适/运动和运动+,每种都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感受,节能模式够克制,踏板响应明显会放缓不少,好像前后电机只出了1/3的力;舒适模式适合日常上下班通勤,电门轻、转向轻、底盘也不硬,代步不错;运动+模式就彻彻底底换了一种性格,前后电机这时是满血状态,点下电门踏板明显就有蹿感了,转向、底盘都绷紧了起来,路感清晰但不会太振,开起来是又灵活又爽,还有同步逼真的加速模拟声浪,要我评价,绝对有M4 90%以上的功力了。
动能回收有弱、中、强和自适应以及B挡(相当于单踏板),想要无感直接选最弱那挡,其他依次增强。对于前后双电机,还这么大马力输出的电动车(400kW/750N·m),电耗想收着点,还是挺有难度的,运动和运动+模式下轻松到20kWh/100km以上,好在表显里程是动态显示,续航给到的数字比较真实,我们当天拿到车时虽然是满电,但表显续航只有430公里出头(CLTC 560km),一天试驾了多种路况(城市、环路、高速),驾驶风格也比较随意,各个模式+大脚油门急刹车都有,一天下来实际跑了130公里左右,表显还剩290多公里,基本是1:1.1了。
【小结一下】你能在 BMW i4 M50上收获到和M4相同的性能和相差不多的操控体验,但M4整车内外给到战斗运动氛围、各部分组件的高档感以及路人和车迷的注视礼,这些你在这台50多万的BMW i4 M50(53.99万)上还是享受不到了的。
Ichmchtebeidirsein23:i4有机会出双门吗?
妳最珍貴503:所以,买个电4改m4外观。。。
进取白云o3:说说手动方向盘的是
外观霸气,大鼻孔让人感觉很凶,有赛车那味儿了,再加上轿跑的造型和宝马近年主打的布鲁克林灰…可以说这外观是人见人爱了。宝马以往令人诟病的内饰这次也有了质的飞跃 宝马的操控一向同级别无对手,电车的动力充沛,地板电可以瞬间达到最大的扭矩,推背感十足…另外宝马油车的优点也得以延续,转向精准,指哪儿打哪儿,作为宝马老车主,表示这次的i4在操控上没有让我失望,相比于F地盘的3系毫不逊色!
缺点是后排空间略小,身高高于178可能空间会显的局促,不过掀背式车门保证了后备箱的空间大小…配置相比于传统电车略低,acc pro,安全辅助等都需要选配,作为一台落地50w的车,居然没有哈曼音响…配置虽然不高,但是日常够用 。
作为车辆,动力和操控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为什么这种重要的指标你不问,净问些没用的比如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之类的?那些对汽车重要吗?我又不是买的智能家具,我买的是一架行驶机器好不好!!
买这辆车之前先去过奔驰看过e的油电混,可能是家里有一辆s级迈巴赫的缘故,感觉对新款奔驰的外观很不感冒,后来才去的宝马4s店一眼相中了这辆i4,外观很符合我这个年轻人的审美就直接订下了这辆40
动力方面感觉40绝对够用,续航基本上都是反向虚标标显440实际感觉不止,舒适度方面不多做评价只能说既然选择了颜值和性能那必定要放弃一些东西(开惯了7系和s,对i4的舒适性确实不太满意)
目前已经开了五千多公里个人感觉这辆车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就是偶尔车机会卡顿并且语音智能很蠢(这是重点建议不要呼唤语音助手真的能蠢到你想哭)
新能源势力目前大多数都是国产新品牌,如果你喜欢的是智能科技为你推荐你选择这辆i4,但如果你喜欢驾驶的感受操控和性能我觉得i4在电车领域当之无愧
熊猫猫饲养员:有行驶证可以认证一下车主
太阳是我摸大的:富婆
覀域寡亾:老乡镇江哪里的?
外观无可挑剔,内饰中规中矩,性能拉满,续航略微没有达到预期,转向精准,车子这么沉能有这样的表现确实非常不错,原车轮毂轮胎比较没有那么惊艳,可以考虑随后自行更换,胎噪风燥可能是因为有主动降噪功能,在车里听的不是很明显,可以说很安静了,后排空间略微局促,180cm身高做下去大腿不能跟车坐贴合,长途可能会累,但是不重要,后排不需要坐人,副驾驶位置有人就足够了~
本来定的i3运动耀夜,结果销售说有一辆不到20km的i4展车可以便宜拿到,脑子大概转了20秒,就换i4了,虽然各种配置基本对比顶配i3基本全部缩水了,但只能说当提到,开了一阵子后真的完全没有后悔一说,真的太喜欢了,现在再看i3真的完全提不起兴趣了。优点:帅,续航实,操控好,内饰好看,车机流畅,空调很凉快,模拟声浪很带感。缺点:空间小(常年只坐自己和对象倒是不影响),智能化差(以前开的es6,辅助驾驶就不说了,我这个甚至只有定速巡航没有自适应,手机的功能对比蔚来差远了)。还一个插曲就是,我第一次去充电,快充口就开不开,到4s,说有个小配件是坏的,等配件还得一周多(好像不是展车的问题,也不知道啥时候就坏了)
高冷明月TCo:40也有模拟声浪吗
用户3205810569091227:帅,落地多少
逸鸢285:多钱落地
【购车经历】
22年七月下定,等了五个月,11月车到港,12月初提车,算是比较幸运,期间没有遇到各种奇葩
【提车价格】
选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和哈曼卡顿音响,裸车价又额外加了8000的强奸包,落地接近48W
【驾驶感受】
宝马无愧于操控之王,纯电也是如此,和对象天天抢着开车哈哈哈哈
【续航】
续航宝马算是比较实在的了,实际感觉能有五百上下,它是实时计算续航里程的,这一点也算是秒很多纯电品牌了吧。
总之,对于有个性追求的朋友,i4绝对是不二之选!
我买的圣莫德绿,很喜欢这个车子的外观,没选到红色内饰很难受…操控很棒的车子。乘坐舒服 比四系油车舒服,后空气悬挂很爽。离地间隙确实低 特别陡的坡还是别上,坑洼路面慢点开。总体非常不错
fzccc:为啥落地比裸车多7万?
有趣的海风5W1:离地间隙有多少啊
头条用户:我算是发现了,买这车玩的大佬都住别墅区
外观个性!我真的喜欢这个外观,实车看着很帅尤其是那一双凶狠的大灯!
操控完美!后排空悬很舒服!是一台舒服又有操控性的车!
M悬挂加可变转向比让他在高速行驶时的方向性很精准!原厂米其林4S轮胎,虽然比不上PS5但是也不错了原厂不用换了!
充电速递可以接受,我冲了36分钟从22%-75%,这个时间就耍一会手机就过去了,感觉也很快!
花瓣轮毂配M卡钳很好看,不打算去改了,这个车已经很帅了,尤其配合着原厂柿灰色中网个导风口,很有攻击性!
空间有点小说真的,但平时还是自己开多,没有问题,后掀背加座椅424放到,可以完美的变成车床,拉大件的东西也不成问题,说简单就是一个字实用!累了放下了躺一会,开着空调,也不怕有中毒积碳费油什么的顾虑?
总结一下:电车城市代步很完美的,再加上外观好看!动力符合我的要求,买自己喜欢的车,会不想在换车!
YONG738:44W的M50?
用户1657817053056:这是碧玺灰吗
【驾驶感受】
不能再完美了,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人车合一。
经常有人回头看。特别是上了绿牌以后,更加具有迷惑性了。也时常有人问我提车价格基本上到洗车店和维修店都会问我这款车的情况。
宝马的电动轿跑也是一睹真容了,说实话,我还是很喜欢这款电动得外观得,也很帅,但是我朋友确实不咋喜欢,这也就是一人一个眼光,这款电动款BMW i4 M50不知道驾驶起来会是啥感觉。这款车用的第五代eDrive电驱技术,M自适应悬架,可变运动型转向系统,在前舱盖板下有梯形车身支撑件,所以带来的驾驶感也很不错,还提高了转向时车身刚性,有一种愉悦的驾驶感受,就算加速很快,跑的猛一些也不会有飘的感觉,还极强的操控感,没想到这款电车的动力并不是我想象中得那么不堪,实际坐上来还是很有感觉的,当然,再怎么说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和油车比,但也有可进取的空间。
车外观没得说适合年轻人,内饰吧普普通通,因为当时提的现车没有选装,最基本的座椅加热都没有,动力肯定没得说绝对够提速,就是冬天续航差太多了充满开空调也就200公里也可能因为我们这边偏冷,夏天能跑将近400也还可以,操控性确实不错,但是拐弯半径太短调个头每次都得揉两把,买回来开了6000公里的时候就报了一个传动系统受损,连修带等配件俩多月没开上,大灯吧还进水唉只能说又爱又恨
个人觉得就操控而言,宝马i4即便是电动车依然是这个级别的王者。
首先,它全系搭载了一块83.9千瓦时电池组,和同级例如蔚来et5集成在底盘下100千瓦时、150千瓦时电池组相比,轻了不少。
其次,因为i4电芯结构单元十分紧凑,高度仅有110mm,集成在底盘下,这就大大降低了车身重心。同时,宝马i4的电池框架和前副车架直接相连,进一步强化了车身扭转刚性,带来更强的操控体验。
最为关键的是宝马i4采用了宝马家族第五代 eDrive电力驱动系统,其核心亮点是一台励磁同步电机,比起目前主流的永磁同步和异步电机,性能更持久、后续爆发力更强。尤其是在跑山或是下赛道等玩车环节,需要电机长时间工作在高性能区间内,宝马i4会更有优势。
再加上接近50:50前后配重比,对于那些热衷驾控体验的年轻人来说,开宝马i4真的比起一般电车要爽多了。
外形帅气,车身线条流畅,配上大鼻孔的前脸犀利无比。动力充沛,调校是宝马油车的风格,底盘低车重转向很稳,指哪打哪来去自如如鱼得水。内饰做工算比较精美,大连屏见仁见智我是很喜欢的。缺点是后排空间略小,续航开得猛的话不高。总的来说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