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如何看待当前自动驾驶那种2-300人的小公司的前景?

    智能驾驶市场正经历从技术探索到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转折,其发展前景呈现出多维驱动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格局。一、技术演进:从辅助驾驶到全场景突破1. L2 级普及与 L3/L4 级商业化加速L2 级辅助驾驶:2025 年中国 L2 级功能渗透率预计超 50%,成为新车标配。例如,小鹏 X9 等车型通过图灵 AI 智驾系统实现高速 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和城市道路的部分自主变道功能。

    无人驾驶车辆宛如一个高度智能的“钢铁侠”,凭借先进的传感器、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以及精确的控制算法,实现对复杂环境的感知、分析与应对,从而完成安全稳定的行驶任务。在感知环境方面,激光雷达是无人驾驶车辆的“千里眼”。它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反射光的时间,构建出车辆周围环境的三维点云图,能精确获取物体的距离、形状和位置信息,即使在夜间或低光照条件下也能高效工作。摄像头则如同车辆的“眼睛”,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借助图像识别技术,可识别交通标志、车道线、行人以及其他车辆的颜色、形状和动作。毫米波雷达则像“顺风耳”,利用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波探测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和角度,尤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雾、雨、雪等,能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武汉跨江、机场接驳,萝卜快跑逐步扩大武汉区域范围。截至2024年4月,百度Apollo自动驾驶里程已超1亿公里,萝卜快跑累计服务超600万单,在武汉,已能够在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7* 24小时的运营,每日全无人行驶里程超10万公里。 萝卜快跑在武汉范化速度不断加快。2022年,萝卜快跑在武汉试点初期,范围仅限武汉经开区的小部分区域,2023年起,其在武汉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至江北的大半区域,2024年进一步拓展,运营范围已跨过长江,基本覆盖武汉主城区。 极低出险率为无人驾驶安全性提供保障。百度Apollo为每辆无人车及乘客购买了500万的保险,但过去两年的数据显示,实际车辆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自动驾驶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发展规划。例如,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推动L3和L4级别自动驾驶产品的准入试点。多地政府也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打造无人驾驶产业高地。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各地加快测试示范部署与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已建设17家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全国累计开放超过15000公里测试道路,发放测试牌照超过2800张,部署路侧网联基础设施超过7000套。

    我国自动驾驶处于 L2 级向 L3 级过渡的关键期,单车智能与 “车路云” 协同并行发展。2023 年乘用车 L2 级渗透率达到 47.3%,2024 年 1 - 5 月突破 50%,NOA 功能在高速端快速渗透,城市端也在加强投入。此外,L3 自动驾驶已开始试点,九家汽车生产企业获批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Robotaxi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其全球市场规模将在2035年达到3526亿美元。在这其中,中国有望成为这一市场的最大参与者,预计到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9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58.5%。

    创业公司对外宣传当然要讲科技、讲改变世界、讲梦想,但归根结底,让背后出钱的大大小小股东们赚钱才是最大的道德。对这些冲击上市的企业来说,上市不是结束,只是新一轮竞赛的开始,而且这一轮会更快、更激烈。

    在一级市场靠讲故事,以及部分证明逻辑自洽的数据就可以了,而在二级市场,最终要看你能不能赚钱,以及赚多少钱。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想象力和不确定性的领域,你愿不愿意赌?赌注就是自己的职业生涯。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