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5上海车展预示汽车智能化下半场开启,全球汽车产业融合新格局

    顶级海风QuI头像顶级海风QuI头像
    顶级海风QuI04-25

    2025年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开幕,这场汽车盛会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相关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超36万平方米,首发新车超过100款,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焦点舞台。这届车展不仅展现了中国市场的活力,更展现出了汽车产业向智能环保化、全球化深度转型的趋势。

    展会地图

    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界限以极快的速度缩小差距,双方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博弈,传统车企的技术不断更新升级,比亚迪、吉利、宝马等品牌通过自研与合作,打破智能化“贫瘠地”的标签。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融合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实现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功能的大规模落地,第五代DM插混技术进一步降低能耗。宝马则推出“驾控超级大脑”,将动力与底盘控制二域合一,并宣布其中国新车型将接入DeepSeek的AI技术,不断提升驾驶的智能化水平。与此同时的另一边是新势力的生态突围,小鹏、理想、蔚来等新兴新能源汽车通过跨界布局探索第二增长曲线。小鹏展示第二代工厂应用人形机器人IRON,并推出飞行汽车概念;理想将AI技术延伸至B端市场,开发智能商业解决方案。

    比亚迪“天神之眼”

    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

    目前智能化技术成为了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加速向大众市场渗透,2024年,中国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2025年预计突破65%,由此可见L2+级辅助驾驶或许会成汽车的标配,长安汽车的“北斗天枢2.0计划”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探至10万元级市场,华为乾崑ADS 3.0系统则被奥迪E5 Sportback等燃油车型搭载,实现“德国设计+中国智脑”的混搭,各家车企都不断在智能化的领域做着新的突破。

    华为乾崑ADS 3.0系统

    同时目前的汽车供应链技术价格成本普遍优惠,激光雷达价格降至千元级,单车搭载数量增至3个以上,车载摄像头从平均4-6颗向11-12颗升级,像素从2M向8M跃进,地平线征程6芯片被十余家国际品牌采用,宁德时代第四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支撑中国技术标准全球化输出。

    国际品牌加速“中国化”,本土供应链走向全球,不断形成“无界融合”新生态,大众推出专为中国设计的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丰田设立首席工程师体制,研发端全面本土化,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升级为“研发-采购-质控”三位一体模式,直指核心技术创新,国际合资车的品牌不断融合中国市场,逐步做到深度本土化。

    大众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

    与此中国技术也在向全球输出,华为、地平线等企业通过合作赋能国际品牌,华为ADS系统已与赛力斯、长安等车企深度绑定,Momenta则为奥迪、广汽丰田提供实际的解决方案。亿纬锂能的全域800V超充方案实现5分钟补能300公里,成为全球行业技术标杆。

    本届车展多款概念车和技术成果揭示了未来出行的趋势,宝马“新世代驾趣概念车VDX”,搭载“驾控超级大脑”,动力响应时间低于1毫秒,配备大圆柱电池和全景iDrive界面,重新定义电动性能车操控标准;

    宝马“新世代驾趣概念车VDX”

    腾势首款超跑SUPER9,直接对标保时捷911,采用无边框车门和三电机动力系统,展示比亚迪冲击高端性能轿跑市场的野心;

    腾势首款超跑SUPER9

    上汽集团“瞬感智能天幕轿车”智己L6,配备灵蜥数字底盘2.0和IM AD3.0智驾系统,首次实现“No Touch & No App”的全新交互体验。

    “瞬感智能天幕轿车”智己L6

    2025上海车展标志着汽车产业从“电动化”迈向“智能化”的全面跃迁,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竞合、技术普惠化浪潮、全球生态链的重构,共同推动行业进入“无界汽车”时代。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所述,智能化能力已成为车企的底层竞争力,而中国凭借市场规模、供应链优势和创新活力,正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方向。这场盛会不仅是技术的秀场,更是未来出行生态的预演,为消费者和行业参与者描绘了一幅充满想象力的智能移动空间图景。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