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深度体验吉利银河L7 EM-i:用事实说话,做"真"新能源入门车

    磊大哥聊车头像磊大哥聊车头像
    磊大哥聊车04-24

    提到吉利汽车,相信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国民品牌」「高性价比」「技术迭代快」等关键词。作为扎根中国市场多年的自主车企,吉利从早期的经济型轿车到如今覆盖新能源全赛道,始终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为初心。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吉利凭借精准的市场洞察和技术积累,旗下车型如博越、星越等早已成为家庭用户的热门选择。而随着新能源浪潮的到来,吉利银河系列的推出,则标志着品牌向高端智能新能源领域的全面进军。

    吉利银河L7(图片|配置|询价) EM-i作为该系列的重磅车型,自2023年上市以来便备受关注。它瞄准的是注重家庭出行品质、追求经济实用性与科技感的中产家庭群体,尤其是那些既希望享受新能源车型低使用成本,又对空间、安全和智能配置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市场定位上,它以「3L级家庭精品SUV」为标签,主打「越级节能、越级安全、越级智能」等核心卖点,而长续航版限时11.58万元的起售价,更是让其在10-15万元级SUV市场很具竞争力。今天,我们就以入门版吉利银河L7(逛导购) 1.5L EM-i115km远航版为例,从里到外、从静态到动态,全方位解析这款「家庭出行新物种」的真实实力。

    初见吉利银河L7(用车口碑) EM-i,很难不被它兼具未来感与力量感的外观设计吸引。前脸采用「银河涟漪」家族式格栅,封闭式造型搭配参数化设计的镀铬饰条,既彰显新能源身份,又通过光影折射营造出科技氛围。两侧狭长的LED星环大灯与格栅无缝衔接,灯组内部采用三段式日行灯设计,点亮后辨识度很高。引擎盖上隆起的筋线从格栅延伸至A柱,为前脸增添了几分肌肉感,这种刚柔并济的设计语言,既符合家庭用户对「稳重感」的需求,又不失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潮流气息。

    侧身线条是整车设计的一大亮点。车顶从A柱到D柱呈微微下滑的趋势,营造出溜背式SUV的动感姿态,而贯穿车身的腰线则从大灯尾部一直延伸至尾灯,不仅拉伸了视觉长度,还通过曲面变化让车身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值得一提的是,车身尺寸方面,吉利银河L7 EM-i的长宽高分别为4700/1905/1685mm,轴距达到2785mm,这样的尺寸在紧凑型SUV中属于上游水平,为车内空间奠定了基础。轮毂采用五辐式星芒设计,入门版车型配备18英寸轮毂,熏黑处理的轮眉和侧裙则进一步强化了越野气息,让整车看起来既优雅又不失野性。

    尾部设计同样可圈可点。贯穿式尾灯采用「时空之门」造型,内部灯组呈点阵式排列,点亮后犹如星河横贯,与前脸形成呼应。尾灯上方的小鸭尾扰流板不仅提升了空气动力学性能,还为尾部增添了一丝俏皮感。后包围采用大面积黑色护板,搭配双边共两出的排气装饰(实际为隐藏式排气),营造出运动化的视觉效果。整体来看,吉利银河L7 EM-i的外观设计没有一味追求激进,而是通过协调的比例、精致的细节和恰到好处的线条,打造出一款既能满足家庭日常使用场景,又能在街头赚足回头率的车型。

    拉开车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很具层次感的中控台布局。吉利银河L7 EM-i的内饰采用环抱式座舱设计理念,以驾驶员为中心,所有功能区域触手可及。中控台上方覆盖大面积软性材质,搭配缝线工艺,触感柔软且质感上乘。颜色搭配上,入门版提供黑灰双色内饰,简洁大方,耐脏易打理,非常适合有孩子的家庭。最吸睛的当属车内的多屏组合。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13.2英寸竖屏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娱乐屏以及25.6英寸AR-HUD抬头显示,四块屏幕形成四屏互联的视觉冲击。仪表屏显示信息丰富,除了常规的车速、电量、油耗等数据,还可切换不同主题模式;中控屏采用银河Flyme Auto竖屏版智能座舱系统,界面简洁流畅,支持个性桌面DIY、灵动小窗悬浮等功能,操作逻辑类似智能手机,上手难度低。副驾屏则专为乘客设计,可独立播放视频、音乐,长途出行时能有效缓解枯燥感。AR-HUD则将导航、车速等信息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驾驶员无需低头即可获取关键信息,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空调出风口采用隐藏式设计,位于中控台下方,既保持了内饰的整体感,又便于清洁。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采用皮质包裹,握感舒适,按键布局合理,左侧控制定速巡航,右侧控制多媒体和语音交互。挡把区域采用悬浮式设计,配备电子怀挡,释放出更多储物空间。下方的开放式储物格可放置手机、钥匙等物品,50W带风冷的无线充电板就集成在此处,充电速度快且不易发烫,实用性满分。

    座椅方面,入门版车型采用仿皮材质,主驾支持电动调节(包括腰托),副驾配备电动腿托,座椅填充采用七层棉花糖结构,内层为记忆海绵,外层为高弹材质,乘坐时能明显感受到良好的支撑性和包裹性。长途试驾中,即便连续乘坐3小时以上,腰部和臀部也没有明显疲劳感,对于家庭用户关心的后排舒适性,后排座椅同样采用人体工学设计,靠背角度可调节,配合平整的地板,中间乘客也能获得较好的乘坐体验。

    得益于2785mm的长轴距和合理的空间布局,吉利银河L7 EM-i的车内空间表现堪称越级。前排调整到合适坐姿后,身高175cm的体验者头部仍有一拳以上空间,毫无压抑感。后排腿部空间达到两拳半,头部空间一拳,即便是身材高大的乘客,也能轻松翘起二郎腿。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放倒后后备箱容积可从383L扩展至1335L,搬运大件物品如婴儿车、行李箱、自行车等毫无压力。后备箱地板下方还配备隐藏式储物格,可放置充电设备、急救包等杂物,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率。

    车内储物空间同样丰富。前排中央扶手箱容积较大,可容纳多瓶矿泉水;车门板储物格深度足够,放置水杯、雨伞等物品后仍有剩余空间;副驾前方配备开放式储物格,适合放置纸巾、零食等随手物品。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通道下方的镂空设计形成一个额外的储物空间,可放置女士手提包或平板电脑,这种“偷空间”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对家庭用户实际需求的洞察。

    在智能驾驶领域,吉利银河L7 EM-i展现出了「武装到牙齿」的硬件配置。车规级高通骁龙8155芯片作为核心大脑,采用7nm制程工艺,具备强大的算力,可同时处理多任务,即便在导航、音乐、语音交互同时运行时,系统依然流畅不卡顿。配合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实现了「手车无缝联结」——通过Flyme link技术,手机与车机可一键互联,共享流量、传输文件,甚至直接在车机上回复手机消息,对于离不开手机的现代人来说,这种无缝衔接的体验非常友好。

    智能交互方面,除了传统的触控操作,语音控制成为主要交互方式。车内配备四音区识别麦克风,支持连续对话、语义理解和多指令执行。例如,说出「你好,银河,我有点热」,系统会自动调低空调温度;说出「导航去动物园」,同时可以指令「打开副驾屏播放动画片」,无需手动操作,全程语音搞定,既方便又提升了驾驶安全性。手势控制功能则为交互增添了趣味性,比如比出「OK」手势可确认操作,挥手即可切换歌曲,虽然实际使用频率可能不如语音和触控高,但作为一种补充交互方式,显得科技感十足。

    智驾辅助硬件方面,入门版车型配备定速巡航、倒车影像、自动驻车等基础功能,而更高配置车型则搭载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车道偏离预警等。实际体验中,全速域ACC在城市拥堵路段和高速上表现稳定,跟车距离控制合理,加减速动作自然,减少了驾驶员的疲劳感。车道居中功能在标线清晰的道路上能精准保持车辆在车道中央,偶尔遇到弯道也能平稳通过,整体表现达到了同级别主流水平。

    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吉利银河L7 EM-i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它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E-DHT智能11合1电驱的组合,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82kW,电机功率160kW,系统综合峰值功率可达287kW,综合扭矩535N·m。这样的动力参数放在紧凑型SUV中相当亮眼,实际驾驶中,无论是城市道路的起步加速,还是高速上的超车动作,都能感受到充沛的动力储备。电机的高转速特性(最高18000转)带来了灵敏的响应,轻踩油门即可获得即时推背感,这种「电感」体验远超传统燃油车。

    E-DHT电驱采用高集成设计,将电机、离合器、变速箱等部件整合为一体,系统综合效率高达92.5%,不仅动力输出平顺,还能根据不同工况智能切换驱动模式。在低速市区道路,车辆以电机驱动为主,安静且节能;高速巡航时,发动机直接驱动,避免电机高转速下的效率损耗;急加速时,发动机和电机协同工作,爆发很强动力。这种智能切换得益于AI智能模式,系统会融合驾驶习惯、路况、电量等多维度数据,自动制定优能耗方案,真正做到「会思考」的混动系统。

    底盘方面,基于e-CMA原生安全架构打造,该架构源自欧洲,具有深厚的驾控基因。吉利针对中国路况和驾驶习惯,对悬架偏频进行了专属调校,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经过减速带或坑洼路面时,悬架能有效过滤颠簸,车内冲击感较弱;高速过弯时,悬架支撑性充足,车身侧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给驾驶员足够的信心。前后配重比接近50:50,加上低重心设计,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稳定性出色,120km/h巡航时依然扎实不飘。

    油耗表现更是一大亮点。在CLTC工况下,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79L,这个数据已经接近许多混动轿车的水平,对于一台紧凑型SUV来说实属难得。实际测试中,市区通勤为主的情况下,满油满电综合续航可达1370km,真正实现「一箱油跑半个中国」的续航自由,对于经常长途自驾的家庭来说,不仅节省费用,还减少了进站加油的频次,提升了出行效率。

    在安全这件事上,吉利银河L7 EM-i展现出了“不计成本”的诚意。首先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这是一套从电芯到电池包的全链条防护体系。电芯采用高安全性的磷酸铁锂材质,通过针刺、挤压、浸水等严苛测试,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不起火、不爆炸;电池包配备防爆阀和独立泄压通道,即便发生意外,也能将危险控制在很小范围;星睿智算中心则通过云端实时监测电池状态,提前预警潜在风险,实现「主动安全」。对于家庭用户关心的电池衰减问题,碳化硅无极升压模块的加入功不可没,它能实现全域多电压寻优,稳定升压,确保满电和亏电状态下动力输出一致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车身结构方面,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设计,7系铝合金防撞梁强度高、重量轻,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一体式热成型硼钢门环强度达到2000MPa,相当于每平方厘米可承受2吨压力,大幅提升侧面碰撞防护能力;三叶草溃缩卸力结构和四纵四横地板结构,则在正面和底部碰撞时形成多级吸能路径,很大限度减少座舱变形。值得一提的是,后排座椅特别配备高强度钢防护钢板,厚度达1.5mm,可承受超5000N的压力,相当于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为后排乘客提供「隐形安全盾」。

    主动安全配置方面,全系标配ABS+EBD、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等基础功能,高配车型还配备360°全景影像、透明底盘、自动紧急制动等。在实际驾驶中,胎压监测能实时提醒轮胎异常,车身稳定系统在湿滑路面有效防止侧滑,这些配置虽不显眼,却默默守护着每一次出行。

    最后来说说大家关心的价格和购车权益。吉利银河L7 EM-i长续航版限时起售价11.58万元(入门版为1.5L EM-i 115km远航版),这个价格相比同级别合资混动SUV(如本田CR-V锐·混动起售价超20万元)具有明显优势,即便对比自主品牌竞品,也属于性价比突出的选手。更值得一提的是,购车还可享受多重权益:首任车主免费充电桩及安装服务、终身免费车机流量(每月10GB)、终身免费道路救援、3年或6次免费基础保养等。对于预算有限但追求高品质家庭用车的消费者来说,这些权益不仅降低了购车门槛,还减轻了后续使用成本(具体详情请咨询当地经销商)。

    如果将目光放至同价位燃油车市场,吉利银河L7 EM-i的优势更加明显。以12万元左右的燃油SUV为例,它们普遍油耗在8-10L/百公里,年均油费约8000元(按1.5万公里计算),而银河L7 EM-i亏电油耗不足4L/百公里,年均油费可降至3000元左右,三年下来节省的油费几乎能覆盖一次小保养费用。此外,新能源车免购置税政策也能为消费者节省约1万元支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优惠,难怪不少燃油车用户纷纷转投新能源怀抱。

    结语:体验完吉利银河L7 EM-i,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两个关键词:均衡与越级。它没有在某一个维度盲目堆料,而是从家庭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外观、内饰、空间、智能、动力、安全、价格等方面做到了无短板均衡发展。无论是3L级的超低亏电油耗,还是越级的空间表现与智能配置,亦或是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都精准切中了家庭出行的核心痛点。在10-15万元价格区间,它以“油电同价”的颠覆性定价,打破了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价值壁垒,让消费者无需为预算妥协,就能拥有“高质感、低能耗、强安全”的全能座驾。

    对于正在寻找一款“既能满足日常通勤代步,又能胜任长途自驾;既能守护全家安全,又能带来科技乐趣”的家庭用户而言,吉利银河L7 EM-i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它让每一次出行都充满从容与温度,重新定义了家庭SUV的价值标准。或许正如吉利银河系列的愿景所言:“为每个家庭,点亮智能出行的银河”,而L7 EM-i正是那颗率先坠入现实的“星辰”,让高端智能新能源触手可及。

    次阅读
    2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