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迈凯伦是如何在 F1 充满悬念的 2025 空气动力学竞赛中脱颖而出的

    ekse553头像ekse553头像
    ekse55304-23

    下压力、空气动力效率,以及在赛道不同速度区间内的空气动力平衡,是决定赛车竞争力的三大关键因素。而在已经进行的五场比赛中,顶级四支车队之间逐渐显现出一些规律。

    迈凯伦似乎在这三方面实现了最佳的综合表现;红牛赛车在长时间过弯时难以维持空气动力平衡,但在适合其特性的赛道上依然具有极强竞争力;梅赛德斯与法拉利在空气动力效率方面表现不错,但法拉利与红牛有相似的问题 —— 在过弯时平衡较差,且适应的速度区间较窄。

    在这个整体框架之下,不同车队在每条赛道所选择的尾翼设定,也会进一步影响表现,并与其他车队的选择形成对比。从下压力需求相对较高的巴林赛道,直接转换到对下压力要求较低的极速赛道 —— 沙特阿拉伯吉达街道赛道 —— 为这种比较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在巴林站,迈凯伦可能是四支顶级车队中采用下压力最高的尾翼设定的车队。接下来的沙特阿拉伯站,尽管其主翼平面面积和翼下结构明显缩小,但迈凯伦的襟翼面积和角度仍大于其他三支车队。

    法拉利在巴林站使用了与迈凯伦非常相似的、相对高下压力的尾翼设定,主翼下方面积较大,但襟翼角度较小。而在沙特站,法拉利基本沿用了巴林的尾翼,只是使用了更小的襟翼。它的主翼面积与梅赛德斯相当,但后梁翼的负载更小。

    尾翼的下压力(及相应的阻力)主要取决于主翼面和襟翼上表面及其下表面的面积。

    主翼下面积越大,其与上表面之间的压力差就越大,从而产生更高的下压力(同时也带来更高的阻力)。主翼的面积越大(尤其是襟翼下方和前方的部分),这种压力差就会越明显。

    为了在下压力与阻力之间获得最优平衡,主翼通常在中部比两侧更深,因为翼端产生的下压力会带来更大的阻力,而由中部产生的下压力则更高效。

    襟翼的面积和角度则用于对整个尾翼组件的下压力进行微调。除此之外,后下方的梁翼也会起到作用,它能够引导气流流向主翼的下表面,进一步影响整体的空气动力性能。

    在上方和下方的图集中,你可以查看四支顶级车队在巴林和吉达站所使用的尾翼配置。

    在巴林站(左图),尽管梅赛德斯为高下压力赛道配备了尺寸可观的主翼和平直襟翼,但其主翼的下表面积仍小于法拉利和迈凯伦。

    到了沙特站,梅赛德斯使用了一个尺寸更小的主翼(同时襟翼的面积和角度也有所减少),不过这一套件的整体尺寸依然大于其他顶级车队所使用的配置。

    红牛在巴林站(左图)似乎是四支顶级车队中尾翼配置最少的一支,其主翼和襟翼面积最小。他们在沙特站继续沿用了这款小尺寸的巴林尾翼,但下方的承力翼负载更轻。

    因此,在对下压力要求较低的巴林站,迈凯伦似乎配备了最大的尾翼组合,其次是法拉利,再是低下压力配置的梅赛德斯,最后是使用极低下压力套件的红牛(仅指马克斯·维斯塔潘,非角田裕毅)。

    而在对下压力要求更高的吉达赛道,梅赛德斯选择了最大尺寸的尾翼,其配置与迈凯伦相当。法拉利与红牛一样,从巴林到沙特只做了相对较小的调整。

    接下来对比各队在不同赛道的这些设定在排位赛中的效果,可见下表数据。

    巴林大奖赛中低速弯速度(km/h)

    巴林大奖赛尾速(km/h)

    当然,尾翼的高度与设计并不是决定赛车下压力和阻力的唯一因素。大约三分之二的下压力其实来自于赛车的底盘(地面效应)。

    此外,赛道圈速的决定因素也不仅仅是弯道最低速度和直道尾速。赛车的制动能力、入弯表现、弯中平衡,以及弯道出口的牵引力和加速性能,同样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在沙特吉达赛道唯一的长弯——13 号弯,清晰看到红牛赛车在弯中平衡方面的困难。

    沙特阿拉伯大奖赛中低速弯速度(km/h)

    沙特阿拉伯大奖赛尾速(km/h)

    尽管维斯塔潘在单圈速度上依然是最快的,但他在 13 号弯的速度却是四支顶级车队中最慢的。

    这种弯中平衡的不稳定在巴林站更加明显,维斯塔潘在巴林的两个长弯——4 号弯和 11 号弯中的挣扎表现也很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维斯塔潘在吉达 Q3 的最终冲刺圈中曾借到角田裕毅的尾流;而他在未借尾流的第一次 Q3 尝试中,终点速度为 332 km/h。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