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深度调查
一、失控瞬间:四车连撞惊现安全黑洞
4月13日沈阳车展撤展期间,一辆问界M7(图片|配置|询价) Pro突然失控冲出展位,连续撞击4台展车并致1人轻微挫伤。现场视频显示,车辆未亮刹车灯、未触发自动紧急制动(AEB),暴露出三大致命隐患:
- 展车模式失效:涉事车辆未开启展车模式,导致动力系统未被限制;
- 安全系统"休眠":因驾驶员未系安全带且大角度转动方向盘,AEB判定为主动驾驶行为未介入;
- 物理防护缺失:展区仅用警戒线隔离,被撞车辆油箱变形险酿更大事故。
二、责任迷局:技术漏洞VS管理失守
- 车企安全设计缺陷
问界展车模式依赖人工开启,缺乏物理锁止装置。类似案例频发:2024年南京车展极氪展车同样因未开展车模式致5人受伤。清华大学专家指出,展车模式应强制集成动力切断和远程急停功能。 - 主办方监管漏洞
《大型展会安全规范》明确要求动态展区设置物理隔离带,但沈阳车展仅用警戒线分隔观众区。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主办方为压缩成本降低展车保险额度,使用非专业操作人员。 - 智能驾驶伦理困境
AEB触发条件苛刻(需同时满足安全带、方向盘角度等参数),暴露算法过度依赖"用户意图"判断的缺陷。2024年全球18.7%智能驾驶事故源于系统误判操作意图。

三、破局之道:行业安全标准亟待升级
- 强制安全认证
深圳已要求展车加装远程急停装置,上海车展采购防撞缓冲垫。专家建议推行"双锁制":电子系统+物理油路双重锁定,参考德国慕尼黑车展标准。 - 重构技术伦理
智能驾驶系统需在展车场景下优先启动"安全模式",而非依赖操作意图判断。特斯拉"重力感应锁"(离地自动断电)值得借鉴。 - 透明化危机应对
参照丰田"刹车门"事件处理经验,车企应48小时内公布完整事故数据,开放第三方司法鉴定。问界当前仅退回部分历史扣费、设置90天退款期限的做法遭消费者诟病。
四、信任重建:3亿阅读量的民意呼唤
事故引发#问界车展失控#话题3亿次阅读,消费者质疑:
- "展车失控是否预示量产车安全隐患?"
- "车企声明强调追责不实信息,是否回避核心问题?"
2019年蔚来ES8车展自燃事件因回应迟缓导致品牌信任危机,前车之鉴警示行业:安全透明化是智能汽车发展生命线。
结语
这场价值千万的"碰撞测试"撕开了智能汽车安全遮羞布。当科技狂奔时,唯有将安全镌刻进技术基因,才能避免下一次"惊魂时刻"。你的下一辆车,真的准备好了吗?
引用来源
: 问界官方声明及事故通报
: 沈阳车展事故深度调查及行业分析
: 车展安全规范及技术伦理研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