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内行人提醒:从明年开始,3类汽车将被淘汰,建议大家不要再买了

    灿烂豆浆zZE头像灿烂豆浆zZE头像
    灿烂豆浆zZE04-14

    作为一名在汽车研发领域摸爬滚打20年的工程师,我亲眼见证了内燃机时代的辉煌和电动化浪潮的颠覆。最近参加行业闭门会时,主机厂高管们讨论最多的不是如何造车,而是怎么“断臂求生”。今天说点得罪人的大实话:2025年将是汽车市场的“生死分水岭”,尤其是这3类车,现在买回家就是等着被收割的韭菜。

    第一类:技术代差超3年的燃油车

    那些还在卖2018款发动机的车型,简直就是不符合新一代技术标准的产品。某日系品牌2.0L自吸发动机热效率至今停留在39%,隔壁国产混动都做到44.5%了。更可笑的是,某德系豪华品牌还在用铸铁缸体+机械水泵,这种上世纪技术居然敢卖30万。

    看看真实数据:今年1-5月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跌破55%,比三年前整整蒸发25个百分点。北现ix35、大众宝来(图片|配置|询价)这些曾经的神车,终端优惠5万都没人接盘。最要命的是国7排放标准箭在弦上,现在买这些技术落后的燃油车,明年可能连二手贩子都不敢收。


    第二类:续航<300km的"油改电"

    某些厂商把燃油车底盘塞块电池就敢叫新能源,这种工业废料专坑小镇青年。河北某品牌续航标称301km,冬天开暖风实测不到150km,充电功率最高18kW,充个电比看春晚还煎熬。更恶劣的是用铅酸电池冒充锂电,两年后电池衰减到50%,换电池比买新车还贵。

    行业洗牌早有预兆:知豆汽车破产重整,雷丁汽车老板跑路,这些低端电动玩家正在批量出局。工信部最新公示显示,今年已有17家新能源车企进入特别公示名单,这些企业的车将来连售后都可能找不到人。

    第三类:没有自研芯片的"伪智能车"

    现在满大街都是装个安卓大屏就敢叫智能座舱的笑话。某新势力号称L2.5自动驾驶,结果毫米波雷达是大陆电子的,芯片是高通6155,算法买的Mobileye打包方案。这种组装式智能,OTA三次就现原形,死机黑屏都是家常便饭。

    真实案例触目惊心:重庆车主开启某品牌自动泊车撞墙,4S店推脱说是"光线问题";杭州某车型夜间AEB失灵,厂家竟让车主自费升级传感器。现在懂行的都在看车企芯片研发投入,没有自研NPU的所谓智能车,本质上都是高级玩具。

    行业生存法则巨变

    三电系统自研能力已成生死线,宁德时代CTP3.0麒麟电池量产成本比二线厂商低22%,这直接宣判了采购第三方电池包车企的死刑。更残酷的是智能驾驶赛道,华为ADS2.0系统路测数据突破1.2亿公里,是小鹏NGP的3倍还多,这种数据鸿沟根本没法追赶。

    某合资品牌中国区总裁私下透露,他们现在卖一辆B级车要倒贴2.3万元渠道费用。反观比亚迪,单车净利润突破9000元,这才是良性发展的样子。没有利润支撑的车型,注定是昙花一现

    给消费者的救命建议

    1. 看准三电终身质保:敢承诺电池衰减70%免费换的才是真技术2. 查工信部备案:生产企业不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名录》的千万别碰3. 试驾必做压力测试:零下环境开暖风跑高速,智能系统连续唤醒50次4. 警惕"期货功能":宣传图上的激光雷达要确认交付版本是否实装

    明年开始实施的汽车数据安全新规,会让至少30%在售车型的智能系统需要回炉重造。现在贪便宜买的所谓高配车,明年可能变成电子废铁。记住,在产业革命深水区,只有掌握核心技术的玩家才配活下去。

    你身边还有人准备买这些淘汰车型吗?欢迎分享你的购车避坑经验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