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外号韩国“宾利”,卖一台车亏70万,捷尼赛思国产后就能大卖?

    汽研社头像汽研社头像
    汽研社04-12

    如果说中国的全产业链、汽车工业震碎了日系车最后的倔强,让雷克萨斯不得不采取“打不赢就加入”、直接国产的方式加入中方阵营;前不久又一个海外豪华品牌也宣布了要国产,它就是来自韩系的捷尼赛思。

    从21年才以进口的方式进入国内,谁都知道这个韩系高端品牌错过了中国的红利期。从数据上也能看出,从21-24年,捷尼赛思在国内的累计销量大约为4710台;截止到24年上半年,捷尼赛思在中国亏损达到了30亿,平均到每一台车的总运营费用,高达71万!那么相比平均在30万左右的车型售价,捷尼赛思已经是卖一台亏两台了,可它却不退反进宣布要国产,这是为何呢?

    从捷尼赛思国产能直接获得的好处来看,关税等各种税费的减免可以直接提升它的产品竞争力,尤其考虑到近期的关税战,捷尼赛思想在要在中国继续运作,国产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日系也好,韩系也罢,面对国内已经显露锋芒的工业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通过本土化深度捆绑,成为了这日韩两大汽车帝国的唯一选择。

    因为免税后,能不能竞争过中国品牌暂还另说,日韩车企想要再度强大起来,必须要跟本土供应商接轨,并且适应国内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过去的历史也证明了,不仅是日韩系,德系美系的传统汽车厂商,都无法通过“自救”这条路完成逆袭,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工厂之后,决定了其他对手只有“打不过就加入”这一条选择: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爱信、博格华纳、摩比斯、博世等等都难以再成为先进的代名词,华为、宁德、比亚迪、大疆等等会取而代之,这些品牌想要继续保持强大,只能来中国取经。

    从市场环境来看,国内车市虽然竞争激烈,但相比其他又依然是最好的一个市场,比起动不动就资产没收的印度,各种限制+“政治正确”的欧洲,还有连自家人都打的美国市场,眼下没有哪里的经商环境比得过国内,这里的唯一要求就是你实力够强。

    而捷尼赛思国产,不管是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还是基于本身品牌发展考量,都再次印证了日韩厂商的态度:初期看着中国新能源、新汽车只是部分崛起,彼时的日韩系还敢于直接炮轰;后续看到国产品牌的版图不断扩展,甚至连德系也难以阻挡这种步伐,日韩系自身更是深受打击,它们终于开始反思;到了如今,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当特斯拉也抵挡不住国产的突围,当中国敢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跟美国叫板之后,他们再也坐不住了:不管谁会主宰未来的世界秩序,在亲美之后也真正重视中国市场,至少是一个不至于陷入彻底被动的两手准备。

    所以,对于捷尼赛思国产,类似乎减免税费成本,接入本土供应链等等,都只是表面上的利好;日韩两大豪华品牌接连国产,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想要再次强大,必须来中国这个世界超级工厂来亲自感受一番。但问题是,日韩系也好,包括释放出想要重新进入国内的雷诺等欧系品牌也罢,你觉得它们能取到“真经”么?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