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中欧汽车关税战迎来转机?最低定价机制能否破局

    说车不飙车头像说车不飙车头像
    说车不飙车前天 19:52

    当关税大棒即将砸向2025年全球电动车市场时,中欧谈判桌上的新方案正悄然改写规则。欧盟贸易专员塞夫乔维奇与中方代表紧急启动的24小时磋商,剑指一个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用最低价格机制替代惩罚性关税。这场博弈背后,是德国车企在华年销百万辆的生死线,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出海的关键一役。

    欧盟委员会最新文件显示,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地板价』设定,将颠覆传统原材料价格管控模式。塞夫乔维奇特别强调,新机制必须达到与现有45.3%关税同等的防御效果。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紧急声明泄露天机:“2023年每三辆德系车就有一辆销往中国”。这种深度捆绑让柏林成为最积极的调停者,而大众、宝马等巨头的股价走势,正随着谈判进程剧烈波动。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谈判实为全球贸易规则创新的试验场。当电动车这类复杂工业品首次尝试价格管控机制,既考验着欧盟反补贴调查的技术含量,也挑战着中国智造的价值认定体系。若协议达成,或为WTO改革提供关键范本。

    站在十字路口的不仅是车企。从宁德时代的电池到斯特兰蒂斯的充电桩,整个绿色产业链都在屏息以待。这场博弈的终局,可能催生全球首个“绿色贸易特区”,让碳关税与产业补贴找到微妙平衡点。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