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98 万起!比亚迪这两款新车拥有增程、混动的所有优点

    电车实验室头像电车实验室头像
    电车实验室4天前

    在上次的技术发布会上,我用汉唐L 的超级 e 平台和全球产品做了一次对比,在数据层面上起码是 50 万的定价,这让我在想是不是 27-35 万的预售价是不是定便宜了?


    假如用成本定价,全域千伏架构、3 万转电机还有 1500V 碳化硅芯片,这些领先硬件的成本足够让用户再买上一台 A 级车,定价谈下来真的很难。


    但我们希望能够为用户定价,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入手,因此我们做到了这样的价格。


    刚刚,比亚迪全新汉唐L 双车正式上市,汉L 起售价为 20.98 万,唐L 的起售价为 22.98 万,两款新车都将提供纯电 EV、插混 DM-p 动力选择,包含 6 款车型,其中:


    *汉L EV

    • 701km 激光雷达尊享型:21.98 万
    • 701km 激光雷达旗舰型:23.98 万
    • 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27.98 万


    *汉L DM:

    • 200km 激光雷达尊享型:20.98 万
    • 200km 激光雷达旗舰型:22.98 万
    • 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25.98 万


    *唐L EV

    • 670km 激光雷达尊享型:23.98 万
    • 670km 激光雷达旗舰型:25.98 万
    • 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28.98 万


    *唐L DM

    • 215km 激光雷达尊享型:22.98 万
    • 200km 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24.98 万
    • 无人机玩家版:28.58 万


    汉唐L 双车采用天神之眼 B 高阶智驾激光版,配备 DiLink 150 智舱以及云辇预瞄系统,这些智能化、舒适性取向功能提车即可使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 6 月 30 日前,比亚迪将为置换下定车主限时补贴 1 万元,面向比亚迪老车主置换权益加码 5000 元,补贴总额达到 15000 元。


    换言之,汉L、唐L 的起售价最低来到了 19.48 万以及 21.48 万元。


    极致性能,插混=增程+混动

    世界上第一台 V8 内燃机量产自 1915 年,即便时隔 110 年,V8 仍然是现有燃油车性能的象征性符号。


    而在新能源时代,2015 年第一代唐就采用了 800V 高压架构,10 年后的今天,不要说是 800V,很多畅销电动车都还是 400V 架构,而汉唐L 是面向下一个时代的旗舰,这一次我们再次抢先,站上了 1000V 平台。


    用自己的 10 年,走完了别人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都走不完的路。这 10 年之间,汉唐车主已经突破了 173 万,汉唐写了两句话,一句留在过去:中国人也可以造出好车...


    路天的后一句留给了明天:汉唐可以和所有中国品牌一起开启新时代。



    电车实验室曾在《1 秒 2 公里!比亚迪发布全球最快量产充电速度》、《比亚迪发布「开年王炸」,汉唐 L 双车冲击 30 万级旗舰市场》两篇文章中,跟踪报道了汉唐L 双车相关的造型设计以及技术细节,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跳转阅读。


    部分细节不再赘述,我们着重讲讲汉唐L 一些不得不提的技术亮点。


    汉唐L 首发搭载了比亚迪的超级 e 平台,搭载全球首个量产全域 1000V 高压架构、全球首个 10C 闪充电池以及接入全球首批兆瓦闪充站。



    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赵炳根告诉我们: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最担忧什么?比亚迪为此做了大量的调研,发现充电难、充电慢仍然是最大的担忧。


    超级 e 平台、兆瓦快充,就是比亚迪交出的答案:


    在兆瓦快充条件下,汉唐L 的最快充电速度可以达到 1 秒 2 公里,闪充 5 分钟即可补能 400 公里。


    这是怎么做到的?


    「超级 e 平台在安全性、耐久性与兼容性之间找到了平衡」,赵炳根说。


    首先是充电安全,高稳定性的特点,让刀片电池成为了闪充的最佳载体,用户所最关心的发热问题往往与电池内阻有关,比亚迪通过创新超高速离子通道以及双电子流通道技术,成功将电池内阻、产热降低了 50%。


    将电芯叠片工艺从缠绕改至对称,首创双面立体复合流道,帮助汉唐L 的电池导热效率提升 5 倍,冷却速度提升 100%。


    比亚迪在电池材质的选用上,补上了电池寿命、耐用性的最后一环。强适应型电解液、稳定型 SEI 膜材质的革新,让支持兆瓦闪充的汉唐L 电池高温耐受能力提升了 35%。



    不只是自己充得快,更耐用,汉唐L 凭借超级 e 平台的智能升压、电池自加热以及双枪快充技术,可以做到不挑桩、不惧高温的超高兼容性。


    赵炳根以 180kW 的公共充电桩为例,超级 e 平台新车在双枪快充条件下,其充电最高功率可达 351kW,功率表现接近翻倍。



    补能强,比亚迪全新汉唐L 的性能更强。


    汉唐L 完成了 1500V 全球量产最高电压车规级 SiC 功率芯片、580kW 全球量产最高功率单模块电机以及 16.4kW/kg 全球量产最高能量密度的电机上车,同时还搭载了全球首个量产 30000 转电驱系统。


    最终,造就了汉唐L 双车的顶级动力表现:


    • 汉L:最快零百加速 2.7s,100-200km/h 加速仅为 4.74s,最高车速可达 305km/h
    • 唐L:最快零百加速 3.6s,100-200km/h 加速仅为 6.19s,最高车速可达 287km/h


    即便在 120km/h 的高速路况下,汉L 的高速续航达成率相比同级车型能够领先约 7%。


    当时公告发布的时候,这个数据还引起了热议,甚至还传到了海外,大家都觉得难以置信,但我可以承诺,1500V 碳化硅芯片、3 万转的电机,上市即可大批量交付,汉唐L 2 秒级的零百加速真正实现了技术平权。



    极致性能由纯电呈现,汉唐L 还在第五代 DM-p 王者混动架构上,找到了性能与低能耗的平衡。


    • 汉L DM-p:零百加速最快可达 3.9s,NEDC 亏电油耗为 4.6L/100km
    • 唐L DM-p:零百加速最快可达 4.3s,NEDC 亏电油耗约为 5.6L/100km


    比亚迪 DM 平台总监陆国祥,向我们介绍这套迭代而来的 DM-p 王者混动系统,他说:

    从 F3DM 开始,比亚迪的插混新车累计销量达到了 600 万辆,打破了插混是过渡的固有观念,比亚迪插混技术已经是行业标杆。


    这一次,我们用第五代 DM-p 重新定义,插混 = 增程 + 混动,相比增程、插混油耗节省 15.3%。



    陆国祥告诉我们:比亚迪的第五代 DM-i 已经实现了极致油耗水平,但用户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代的 DM-p 王者混动就是为此而来。


    第五代 DM-p 动力架构由插混专用 1.5T 高效发动机、EHS 电混系统、插混专用刀片电池、三合一后驱动系统以及一套独特的轮端解耦机构组成。


    这套动力架构最出色的特质在于:自由切换、可动可省。


    在匹配低能耗需求情形里,通过后驱断开,可以实现两驱纯电、两驱增程、两驱插混助力、两驱插混发电以及两驱动能回收功能,实现高效省油;匹配更高性能时,后驱耦合,能够完成四驱纯电、四驱增程、四驱插混助力、四驱插混发电以及四驱能量回收的职能,输出更强动力。


    用一句话来形容第五代 DM-p 的话:那就是完美继承 DM-i 极致油耗基因之余,还覆盖增程、混动的动力模式,真正做到「一节更比六节强」。



    全球首创的「全速域轮端解耦技术」,可以帮助汉唐L 实现全速域后驱系统的快速脱合,响应时间缩短至 200ms,拖曳扭矩降低 30N·m,每百公里油耗可降低 0.5-0.8L。



    在动力最澎湃的后驱系统上,DM-p 的后桥采用了 EHS 电混系统以及三合一的后驱动总成,峰值功率可达 200kW,峰值扭矩可达 315N·m。


    配合其插混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峰值放电功率可达 322kW,造就了汉唐性能、能耗的新平衡,「这是鱼和熊掌都可兼得」,陆国祥说。



    值得一提是,从第五代 DM 技术,比亚迪的全系新车均搭载 AI 能耗管理系统,不仅支持职能地形识别模式,还支持首创的动态跟踪扭矩架构算法。


    正如陆国祥所说:DM-i 开创了油耗 2 时代,新一代的 DM-p 动力架构则开创了六边形战士时代,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标杆。


    关键技术讲到这里,不禁回想起路天曾在全新汉唐L 预售发布会上说过的一段话,他说:

    第一代唐定价 27.98 万元,有人说这是笑话,2020 年第一代汉定价 27.95 万,有人还是说是个笑话,他们说新能源汽车凭什么比燃油车更贵?


    但如今,我们让这些笑话变得严肃起来,让汉唐系列站在 20 万级,这个过往国产品牌想都不敢想的价位上。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再根深蒂固的观念能不能打破再说,但好歹得先去试试。


    无论是 10 年前的「542」第一代唐,还是如今全新的汉唐L,本质上都是中国自主品牌朝世界进发、动摇老观念的勇敢尝试。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