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力系统:机械硬核 vs 电驱革新
对比项 | 柴油版 | 混动版(增程) |
---|---|---|
动力类型 | 2.0T柴油发动机 | 1.5T增程器+双电机 |
最大功率 | 120kW(约163马力) | 403kW(约548马力) |
峰值扭矩 | 400N·m(低转速爆发) | 655N·m(瞬时全扭矩输出) |
驱动形式 | 分时四驱+后桥差速锁 | 全时电四驱+三把锁(后桥/中锁/ATS) |
零百加速 | 12秒级(重载越野取向) | 5.5秒(媲美V8燃油车) |
核心差异:
柴油版专注低转速高扭矩,适合攀岩、拖拽等极限场景;混动版以电驱为主,爆发力强且响应快,兼顾城市与越野性能。
二、能耗与经济性:油费 vs 电费
对比项 | 柴油版 | 混动版(增程) |
---|---|---|
WLTC综合油耗 | 8.5L/100km(柴油) | 8.68L/100km(馈电油耗) |
纯电续航 | 无 | 152km(CLTC标准) |
综合续航 | 约800km(油箱容积75L) | 1200km(油+电) |
补能成本 | 按柴油价8元/L,约0.68元/km | 纯电0.1元/km,馈电0.7元/km |
核心差异:
混动版城市用电成本极低,长途用油无焦虑;柴油版适合加油便利且对电价敏感的用户。
三、越野性能:传统硬派 vs 智能电驱
对比项 | 柴油版 | 混动版(增程) |
---|---|---|
低速攀爬 | 分动箱+机械锁,扭矩放大2.5倍 | 电机直驱,扭矩0延迟响应 |
脱困能力 | 依赖驾驶经验,手动切换四驱 | 智能ATS全地形模式,自动分配扭矩 |
涉水深度 | 700mm | 750mm(电池防水IP67) |
拖挂能力 | 2.0吨 | 2.5吨 |
核心差异:
柴油版需手动操作,适合老炮玩家;混动版智能化高,新手也能通过电控系统轻松脱困。
四、使用场景与政策适配
场景/政策 | 柴油版 | 混动版(增程) |
---|---|---|
最佳使用场景 | 高寒/高海拔/无人区穿越 | 城市通勤+周末轻越野 |
环保政策 | 部分城市限行柴油车 | 新能源牌照(免购置税/不限行) |
噪音控制 | 柴油机噪音明显(70dB+) | 电驱静音(纯电模式≤50dB) |
维护成本 | 保养简单,配件成熟 | 三电系统质保,但电池寿命需关注 |
核心差异:
柴油版适合极端环境,混动版适配政策友好型城市,且舒适性更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