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蔚来乐道清明广告翻车:6名员工被处理,暴露了哪些问题?

    蔚来乐道清明广告翻车,6人遭处理:品牌宣传需长点心

    今年清明节,蔚来旗下的乐道品牌摊上事儿了。一则“清明换电随时走”的宣传海报,让不少网友直呼“晦气”。这事儿到底是怎么闹大的?咱们来捋一捋。

    事情起因挺简单。清明节期间,乐道某区域市场专员林某某,为了宣传85度电池,结合假期节点,整了这么句文案:“清明换电随时走”。结果,这海报一发,立马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觉得,这文案跟清明的氛围实在不搭,听着别扭。

    乐道新任负责人沈斐一看苗头不对,赶紧在社区里表态:“这个直接开掉,还有面试他进来的人,他的上级,都一并查一下。” 4月5日,蔚来官方一纸通报,详细说明了处理结果:做海报的和审核的两人被劝退,三位负责人被严重警告,区域总经理也被警告。这处罚力度,算是相当严厉了。

    这事儿值得说道的地方不少。

    首先,品牌宣传得长点心。清明节这种传统节日,讲究的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广告文案最好还是避开敏感话题,别整那些容易让人误解的幺蛾子。蔚来这次翻车,说到底还是文案没过脑子,审核也没把住关。

    其次,蔚来官方的反应倒是挺快。从发现问题到处理责任人,再到公开通报,一系列动作下来,算是给公众一个交代。不过,也有人嘀咕:这事儿本来没闹多大,蔚来这么一通报,反而二次传播,是不是想“黑红也是红”?这种猜测咱不好下结论,但品牌处理危机公关时,确实得权衡利弊,别好心办了坏事。

    再说说这文案风格。从之前的“换男友不如换电”,到现在的“清明换电随时走”,蔚来在营销上似乎挺爱走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路线。这种风格能不能吸引眼球?可能。但风险也大,一旦翻车,对品牌形象可是不小的打击。

    行业警示:营销的边界在哪里?

    此次事件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警钟:

    文化敬畏不可缺:传统节日营销需平衡创意与尊重,尤其是清明、中元等特殊节点。例如某车企曾因中元节宣传“鬼速充电”遭批评,可见公众对文化禁忌的敏感度日益提升。

    内控体系待完善:蔚来在通报中提到“流程机制缺失”,这并非个例。高速扩张的新势力品牌往往重技术、轻管理,但品牌形象的长远建设依赖成熟的内部风控。

    总的来说,这次事件给所有品牌提了个醒:宣传营销得讲究时机、场合和尺度,别光顾着吸引眼球,忽略了文化和情感的禁忌。审核流程也得严起来,别等到事情闹大了才后悔。毕竟,品牌形象这事儿,建立起来难,毁掉可就容易了。

    话说回来,蔚来这次处理还算果断,该罚的罚,该警告的警告,层级分明。希望其他品牌也能引以为戒,别在宣传上再闹出这种尴尬事儿了。毕竟,尊重传统文化和公众情感,才是品牌长远发展的正道。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