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北汽向增程挺进

    华尔街见闻头像华尔街见闻头像
    华尔街见闻6天前

    作者 | 王小娟

    编辑 | 柴旭晨

    汽车行业的深度变革,体现在每一位玩家身上,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元老级”企业,北汽近几年的声量并不高。

    不过从去年以来,北汽也已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人事换防、强推自主、押注增程……这次,北汽拿出自家最有代表性的品牌北京越野来押注转型,锁定硬派越野的增程赛道。

    4月7日,北京越野BJ40增程正式上市,从这款车15万元的焕新起售价来看,北汽这一局也是拿出了卷到底的勇气。

    越野是北汽的看家领域,近70年的硬派越野基因让北汽有绝对话语权。在传统燃油车业务萎缩、新能源转型乏力的背景下,北京越野还是成为了北汽的少数亮点。

    2024年,北京品牌(含越野车)销量17.3万辆,同比有所增长。其中,越野SUV销量同比增长34%,出口销量同比增长48%。BJ40作为其中的代表车型,燃油版月均销量约3000辆,细分市场排名前列,而增程新车的推出有望进一步扩大份额。

    此次北京越野BJ40增程推出,是北汽借助拿手领域,在增程方面的重要尝试。

    对于越野车而言,野外出行需要没有补能焦虑,城市出行又想要更低成本,增程/混动就是如今行业给出的解决方案。BJ40增程满油满电的情形下,可实现1200公里的综合续航。而在推出增程新车时,BJ40充分借助集团内部资源,为这款车搭载了享界同款增程器和技术支持。

    而在价格上,北汽亦是为这款车定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新车共分为两个版本,其中标准版17.98万元,进阶版19.98万元,国家以旧换新及置换补贴后最低价15.48万元起。比预售价足足便宜了7万元,并且与方程豹豹5相比,亦是便宜8万元左右。

    价格的竞争力直接体现在了订单上,上市一小时后,该车订单突破3000台。作为一款定位细分赛道的车型,这一成绩亦属不易。

    这款新车的推出,只是北汽变革的其中一角。

    去年,北汽老将张建勇接任董事长后就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张建勇为北汽定下新的目标——通过3年时间实现北汽品牌的“焕新向上”,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通过 5 年时间实现北汽品牌的“品牌跃迁”,伴随销量及品牌力的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位居中国汽车企业集团前列,自主品牌稳定在“第一梯队”。

    今年,一系列的人事变革继续,通过年轻化、专业化团队,优化自主板块资源配置,集中资源突破北京极狐与北京汽车两大品牌。

    此外,今年另一重大变革是北汽蓝谷(北汽新能源)将中文名称变更为“北汽极狐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而在车型方面,极狐在产品线上砍掉了两款纯电车型,同时加码增程车型,还将基于北汽蓝谷BE22平台开发极狐品牌MPV产品。

    一系列变革也体现了北汽当前的焦虑。毕竟,北汽去年利润震荡,正面临着合资增长乏力、自主尚未崛起、新能源转型不及预期等困境。

    曾经,北京奔驰与北京现代两大合资品牌为北汽贡献着稳定的利润,尤其是北京奔驰,一度贡献了北汽约90%的利润,让北汽得以浸润在温暖湿润的恒纪元里。

    但近些年,合资品牌被自主品牌挤压,豪华品牌也难以抵挡这一趋势,奔驰利润的下滑,也影响到北汽的利润。

    以上市公司北京汽车来看,其去年营收1924.96亿元,同比下降2.8%;归母净利润为9.5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74亿元,下降68.5%。

    更为难受的是,在新能源当道的当下,北京汽车燃油车板块收入1849.69亿元,同比微增1.2%;新能源车收入则同比“腰斩”,下降50.7%至75.26亿元。

    当下,汽车行业淘汰剩下的新势力各有筹码,老牌传统车企们也都在换帅蓄势猛攻,新一轮的战局显然将更激烈,北汽显然要提升盈利能力,还要提升品牌的竞争力,这些都需要更被市场认可的产品。BJ40增程打头阵,还需要更多的车型来接力。

    2025年是北汽集团“三年跃升”计划的开局年,计划到2027年实现整车销量突破3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年销2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超过50%。

    今年,北汽已规划了十数款新车。可见,又一场车圈老将的反击已然开启。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