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动化成为政治决定,大众用降价死守燃油车阵地——这究竟是老牌车企的绝地反击,还是时代更迭前的最后狂欢?


2025年3月,大众于中国市场同步推出两款重磅SUV,即一汽大众全新探岳(图片|配置|询价)L与上汽大众途昂Pro。两款车型在新能源浪潮中高举燃油车大旗,这降价增配的背后,是诚意还是清库存呢?
1. 配置升级:是诚意还是障眼法?
探岳L:全系标配L2级智驾,但实测发现城市道路自动变道成功率仅65%。新增的哈曼卡顿音响被指“音质缩水”,低音效果不如老款。
途昂Pro:尺寸比现款加长106mm,但第三排座椅腿部空间仅剩两拳。第五代EA888发动机虽解决烧机油问题,但保养费用上涨30%,4S店工时费高达1200元/次。
2. 价格战下的“刀法”玄机
探岳L入门版砍掉座椅加热,手动空调被嘲“2025年还在卖古董配置”。顶配13.19万看似便宜,但选装7座+智驾包后直逼15万,与混动SUV价格重叠。
途昂Pro“一口价26.99万”实为清库存策略,经销商透露老款途昂库存积压超3个月,降价5万仍难出手。
3. 用户真实体验:参数没输过,体验没赢过
据车主用户实测:油耗8.5L/百公里,比官方数据高20%,怒喷“欢乐表专业户”。
途昂Pro提车用户发现车机卡顿严重,语音助手识别方言错误率达40%,网友戏称“德系品质,安卓系统”。


这场“燃油反攻”暴露了三个残酷现实:
车企的挣扎:大众用“5米车长+激光雷达”包装燃油车,但消费者更关心充电桩覆盖率,某论坛投票显示72%用户下一辆车必选新能源;
消费者的分裂:预算15万家庭为“德系品质”咬牙上探岳L,却发现保养费比国产混动贵一倍;
行业的悖论:当比亚迪用DM-p技术实现续航1440km,大众还在宣传“油耗降低0.3L”,网友灵魂拷问:“燃油车的创新,难道只剩降价?”
热评所说:“我们以为大众在憋大招,结果它掏出了祖传配方——降价、加长、换壳三件套。”当电动化浪潮淹没内燃机的轰鸣,或许燃油车最后的体面,就是优雅地退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