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理想高管试驾180万保时捷:Logo值百万,内饰却拉胯?机会来了!

    筱枫233头像筱枫233头像
    筱枫23304-04

    近日,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汤靖一篇关于保时捷Panamera 4 E-Hybrid的试驾长文引发热议。作为国产新能源车企的高管,他直言不讳地评价这款售价高达180万元的豪华车——“外观让人冲动消费,内饰却像‘毛坯房’”。究竟是保时捷的设计翻车,还是国产车企的“降维打击”已悄然开始?这篇深度解析,带你一探究竟。


    外观惊艳VS内饰争议——豪华车的“面子”与“里子”

    汤靖对保时捷Panamera 4 E-Hybrid的外观毫不吝啬赞美:“流线型车身与运动感的结合,看一眼就想刷卡买单。”尤其是标志性的保时捷Logo,被他称为“自带百万级情绪价值”。然而,拉开车门后,落差感扑面而来。

    仪表台和门板采用搪塑工艺,座椅及顶棚为织物材质,方向盘覆盖“科技布”——这些用料在汤靖看来,与“豪华”二字格格不入。他调侃道:“180万的车,内饰质感还不如30万国产车。”。这种评价并非孤例。早在2021年,海外评测就指出,保时捷Panamera的杯架设计“反人类”,无线充电位置隐蔽,转向柱调节杆操作不便。显然,传统豪华品牌在细节体验上的短板,正被新势力精准狙击。

    保时捷的“品牌溢价”在电动车时代是否仍具说服力?当国产车用Nappa真皮、可再生环保材料堆满座舱时,传统豪车若仅靠Logo撑场,恐怕难逃消费者用脚投票。


    驾驶者的狂欢VS家庭的噩梦——运动与舒适能否兼得?

    汤靖将Panamera的驾驶体验形容为“鲨鱼出海般的畅快”——油门响应直接、悬挂偏硬、路感清晰,堪称“单身贵族的快乐车”。但切换到家庭用车场景,短板立现:后排座椅发泡棉过硬,靠背角度不可调,“半小时腰疼”的设计被批“完全无视长途需求”。

    这与保时捷的产品定位不无关系。早在2019年评测中,Panamera就被称为“不爱穿西装的暴徒”,其排气声浪堪比超跑,无阀门开关的设计让商务接待时“交谈全靠吼”。显然,这款车骨子里仍是“四门跑车”,而非全能家轿。

    反观理想L9,以“移动的家”为卖点,冰箱、沙发、大彩电一应俱全。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逻辑,折射出传统豪华品牌与国产新势力对“高端”的差异化理解——前者追求驾驶纯粹性,后者瞄准场景全覆盖。


    智能化“裸奔”与180万天价——传统豪车的致命伤?

    汤靖试驾时仅用蓝牙听歌,侧面暴露了Panamera车机系统的尴尬:界面传统、实体按键过多,与国产车的语音交互、多屏联动形成鲜明对比。更致命的是价格——180万元落地价(含选装)足以买3台顶配理想L9。

    保时捷的“选配策略”早已是行业谈资。以2022款铂金版为例,标配BOSE音响、氛围灯等配置后,性价比略有提升,但基础版仍需大量选装才能达到实用状态。反观国产新能源车,激光雷达、Orin芯片、空气悬架等顶配硬件直接标配,这种“堆料打法”正在重塑消费者对“价值”的认知。

    当特斯拉用OTA颠覆功能迭代,蔚来靠用户运营构建生态,传统豪车的“硬件溢价”模式已遭遇挑战。汤靖特别点赞的隐藏式电动出风口,或许正是理想下一代车型的“学习对象”——用细节设计提升豪华感,同时避免天价门槛。


    国产车的机会来了?留言区见真章!

    保时捷Panamera 4 E-Hybrid的试驾风波,更像是一场新旧造车理念的碰撞。当消费者不再为Logo盲目买单,当“智能体验”成为高端车核心指标,传统豪车的护城河正在瓦解。

    互动话题:

    1. 你愿意花180万买一辆Logo耀眼但智能拉胯的车吗?

    2. 国产车要超越BBA,还差哪些“临门一脚”?

    欢迎评论区畅聊!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