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1-2月燃油车销量榜单出炉:德系稳占半壁江山,自主品牌强势崛起

    娱影视间头像娱影视间头像
    娱影视间04-02

    2025年1-2月,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新能源车持续扩张,燃油车则以价格战和细分市场韧性守住阵地。根据乘联会数据,1-2月燃油轿车累计销量达149万辆,占比50.7%,其中销量前20榜单中,德系与自主品牌成为最大赢家,日系品牌则显颓势。

    **德系主导,自主逆袭**

    榜单前五名中,德系车型占据四席。**速腾**以43,755辆的成绩登顶,朗逸(42,774辆)、帕萨特(40,908辆)紧随其后,展现大众品牌在燃油车市场的深厚根基。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星瑞**以38,421辆的销量位列第四,成为唯一跻身TOP5的自主车型,其高性价比与B级车标准配置成为核心竞争力。

    此外,红旗H5(28,167辆)、逸动(25,570辆)等自主车型进入前十,反映出国产燃油车在技术迭代与价格优势下的突围。相比之下,日系品牌仅轩逸(38,037辆)进入前五,凯美瑞(25,986辆)、雅阁(24,504辆)排名下滑,市场份额被挤压。

    **豪华品牌遇冷,价格战加剧分化**

    高端燃油轿车表现分化。奥迪A6L(图片|配置|询价)(30,043辆)、宝马3系(23,126辆)仍稳居榜单,但销量同比下滑明显。分析认为,BBA品牌年初折扣回收导致吸引力下降,加之新能源竞品冲击,豪华燃油车市场空间进一步收窄。

    价格战成为燃油车守住市场的关键。吉利帝豪、逸动PLUS等车型通过“一口价”策略将门槛拉低至4-6万元区间;合资阵营中,锋兰达、君威等车型价格下探至8-10万元,以性价比争夺三四线市场。

    **未来:分水岭已至?**

    尽管燃油车凭借续航稳定性和低价策略短期回暖,但新能源的挤压效应显著。1-2月纯电车销量同比增41.3%,而插混车型增速放缓至21.8%,市场加速向纯电倾斜。业内预测,2025年或成燃油车“最后高光”,随着高阶智驾与纯电车型价格下探,燃油车市场份额或将加速萎缩。

    **结语**

    燃油车市场的阶段性复苏,实则是价格战与消费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榜单背后,德系的韧性、自主的进击与日系的式微,共同勾勒出传统动力时代的终章图景。未来,如何在电动化浪潮中寻找差异化价值,将是燃油车厂商的终极命题。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