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高速碰撞事件提醒我们:不能太过依赖智能驾驶

    豁达风铃hPE头像豁达风铃hPE头像
    豁达风铃hPE04-02

    近日,安徽池祁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一起交通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一辆小米SU7标准版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碰撞,导致车辆3人不幸去世。这一事件不仅让遇难家属陷入悲痛,也引发了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深刻反思。

    根据事件通报:

    事故发生时,车辆正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依据导航路线,在城市或者高速上实现自动变道、跟车、通过路口等功能,为了方便驾驶员在旅途中开车更方便,但不幸的是,当驾驶员接管车辆控制权后,悲剧依然未能避免。

    出事前的车辆

    出事后

    针对这一事件:(我的个人观点)

    1.如果这是驾驶人操作方向盘和制动踏板产生数据的话,那就证明了事故车辆进入了“人驾模式”,这意味着事故的发生是驾驶员的责任,最让人关心的是,车辆出现事故后,车门为什么会被锁死打不开。如果车门没有被锁死,能打开,那逃生的可能率是会有的,非常不幸的是这个车门已经被锁死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驾驶员对车辆的不够熟悉。据了解,车辆还是借朋友的。

    大火整整烧了一个小时,人都被烧成碳了

    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

    什么车都会引起事故,生命安全,不要依赖智能系统,智慧驾驶,谁也不敢保证它的安全,我一个开了10年的老司机,就算开上配置很高的车辆,也是手握方向盘,脚警惕着刹车踏板,预防事故的发生。所有的车,再贵再好,在安全方面不要太过相信智能辅助驾驶,生命只有一次,愿逝者安息,莫把生命当儿戏。

    对于我们来说:

    选择搭载智能驾驶系统的车辆时,必须警惕潜在的风险,了解在突发情况下我们的决策能力和系统的局限性。同时也各大车企提了个醒,加强监管力度,推动相关技术和法规的进步,确保道路安全和消费者的权益。

    总结:

    这起小米SU7高速碰撞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在享受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潜在的风险,我们要正确理解,智能驾驶只是为了方便开车,而不是让这个智能驾驶帮你开车。科技是真正的服务于人民的,而不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