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众视野里,雷军凭借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营销手腕,构建起了强大的个人品牌形象。然而,随着小米SU7一起惨烈事故的曝光,这一形象似乎面临严峻考验。
小米SU7上市一周年之际,一场悲剧在安徽高速路段上演。从网络流传的视频、图片,以及乘客家属在网上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这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一辆小米SU7在高速行驶时撞到护栏后瞬间爆燃,车门自动锁死,致使车内两名年轻女孩不幸遇难。更令人唏嘘的是,家属在诉说这一惨痛事件时,仍自称是雷军的粉丝,并强烈要求雷军出面给出说法。
这起事故,不禁让同为雷军粉丝的小米SU7车主们心生寒意。小米方面虽已做出简单说明,并表示会积极配合调查,但消费者心中仍有疑问:小米会不会让雷军出面,对此次事件进行回应?
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销量持续攀升的同时,电车自燃、撞车燃爆等事故也愈发频繁。这也是为什么电车保险费普遍高于油车的原因之一。面对此类事故,车企的危机公关能力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回顾过往,类似的电动车燃爆事件在网络上并不少见,但具体涉及哪些品牌,大众往往难以形成深刻印象。相关帖子和视频常常迅速消失,甚至还曾出现汽车自燃后,厂家到现场用黑布蒙住车身,并抠下车标和轮毂标识的荒唐事。
基于这种背景,有人认为此次小米SU7事故只是概率问题,其他品牌的电动车也未能幸免。至少小米勇于承认事故车辆属于自家品牌,似乎不应因此对小米和雷军过度指责。

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雷军和小米有着特殊的地位。众多新势力车企,有的主打高端定位,有的高举爱国情怀,而小米则依靠粉丝经济打开市场。在历经多轮互联网浪潮后,互联网大厂的大佬们,有的因资本家形象被网民诟病,人设崩塌;有的则选择低调行事,减少公众露面。雷军却在残酷的互联网舆论场中脱颖而出,收获越来越多的喜爱。
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雷军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从晒穿搭、晒吃喝,到头像被投屏在小米之家的电视屏幕上,再到回武大在樱花树下为小米YU7拍摄宣传片,雷军凭借帅气的形象和独特的气质,收获了大量粉丝,甚至被网友称赞 “堪比男模”,与其他车企大佬形成鲜明对比。
去年小米SU7上市时,就有观点指出,小米汽车强大的营销能力在吸引订单和流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的期待值。此次事故发生后,无论驾驶者是否存在过失,人们都会对品牌提出质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防范因使用者过失引发的风险?新能源汽车宣传中强调的 “几秒百里加速” 和智驾系统,是否误导了驾驶者,从而间接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由于小米汽车在市场上的超高关注度,这些问题被进一步放大。雷军与小米汽车品牌的紧密捆绑,使得一旦出现负面事件,粉丝们自然而然地期待雷军亲自出面进行说明和解释。雷军为品牌营销频繁登上热搜,享受着流量带来的红利,那么当产品出现问题时,也必然会成为消费者问责的首要对象。毕竟,流量是一把双刃剑,不可能只享受其带来的好处,而逃避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然而,对于雷军和小米而言,让雷军出面回应甚至致歉,或许会给外界造成小米品牌确实存在问题的印象,进一步坐实品牌责任。但如果不出面,又可能让粉丝和消费者感到失望,损害品牌形象。如何抉择,对雷军这位 “流量高手” 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考验。雷军能否妥善应对此次危机,化解舆论危机,维护自己和小米的品牌形象,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