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业务盈利首秀!问界系列销量翻倍,智能驾驶技术成差异化竞争核心
2025年4月1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车BU)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以263.53亿元营收、474.4%的同比增速成为华为增长最快的板块。这一突破标志着华为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长期战略投入进入收获期,而问界系列车型的销量爆发与智能驾驶技术的突破,正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问界系列销量翻倍,重塑高端市场格局
2024年,华为与赛力斯、奇瑞等车企联合推出的问界系列全年交付超43万辆,同比增长超100%。其中,问界M9以50万元以上售价稳居豪华SUV销量榜首,累计大定超20万辆,成为首款打破国产车“越贵越难卖”魔咒的车型。问界M7则通过新增五座版本、优化智驾功能等升级,实现单月大定超7000辆,成为家庭用户的热门选择。鸿蒙智行品牌整体成交均价达37.9万元,远超BBA同级别车型。
智能驾驶技术: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引擎

华为乾崑智驾系统成为问界系列的核心卖点。该系统以“车位到车位”智驾概念实现城区NCA功能,累计行驶里程突破14亿公里,主动避免碰撞超136万次。截至2024年底,搭载乾崑智驾的车型销量在30万元以上豪华品牌中排名第一。技术层面,乾崑ADS 3.0通过自研昇腾芯片与云端数据闭环,将智驾成本降至行业最低水平,同时实现激光雷达成本下降30%。
生态合作模式:车企共赢的“技术+资本”双纽带
华为通过“车BU+智选车”双轨模式构建开放生态。车BU以标准化解决方案赋能11家车企,覆盖15款车型;智选车模式则深度绑定赛力斯、奇瑞等伙伴,共享渠道与数据。例如,与长安合作的阿维塔12上市首月交付破万,87%用户选择华为全栈方案。这种模式不仅加速车企智能化转型,更通过股权绑定(如引望科技估值1150亿元)形成长期战略协同。
未来展望:从技术领先到生态主导

华为汽车业务已从“投入期”迈入“收割期”,但挑战犹存。研发投入增速放缓至7%、英伟达芯片断供风险、价格战加剧等问题需警惕。然而,随着乾崑智驾装机量突破50万套、鸿蒙座舱用户超300万,华为正以技术纵深与生态协同重构全球汽车产业规则。正如余承东所言:“资金是粮草,创新才是引擎。”从问界到“四界”(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华为正以智能驾驶为支点,撬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话语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