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山雨未来关税来,跨国车企调整产能“忙晕了”!

    中国汽车报头像中国汽车报头像
    中国汽车报04-01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声明,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称,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他还称,如果在美国制造汽车,则无需缴纳关税。多国对此提出批评,并表示将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可能采取的报复性关税。

    特朗普此前曾表示,随着4月2日“对等关税”生效日临近,他可能会给很多国家提供关税优惠,但需要实现“对等”。此外,他“将在未来几天宣布对汽车、木材和芯片征收额外关税”。如今,特朗普再次重申将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可见,汽车始终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关键所在。如果特朗普提议的汽车进口关税于4月2日生效,那么众多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都将被迫大幅调整生产计划。面对即将到来的关税冲击波,多家跨国车企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提前做准备,希望尽量让损失最小化。

    01 提前跨境囤积零部件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销售的新车中,仅有一半是在美国制造,另外50%来自进口。在进口至美国的汽车中,大约一半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另外一半来自日本、韩国、德国等国。目前,美国对符合《美墨加协定》的汽车相关产品给予了1个月关税豁免期,该豁免政策将持续至4月2日。如果从4月2日起,美国恢复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产品征税,且对其他国家的进口汽车也征收25%的关税,势必会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巨大影响。

    作为短期应对策略,不少在美国建有工厂的车企已经开始提前囤积零部件。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集团正在加紧将一些车辆和汽车零部件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运往美国,并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加快一些订单的交付,以避免美国从4月2日起可能加征的关税。Stellantis集团首席财务官道格·奥斯特曼表示,该公司已经与其一级供应商在上游展开紧密合作。

    与Stellantis集团一样,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福特也在囤积符合《美墨加协定》规定的零部件,并重新评估跨境业务。在近日发给供应商的一份备忘录中,福特全球首席供应链官利兹·多尔表示,在关税豁免截止日期到来之前,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出发,“福特正在对零部件进行战略性囤积,这些零部件均为不会很快进行工程变更的部件”。

    这份备忘录还指出,福特正在重新评估物流路线和跨境运输计划,以实现效率最大化。“随着(贸易紧张)形势的持续,我们要求所有供应商继续按照现有合同条款发货,包括价格和交货时间表。我们希望供应商尽最大的努力,并鼓励团队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将关税对供应商和福特业务的影响降至最低。”利兹·多尔还指出:“我们仍将致力于与行业内所有利益相关方合作,降低关税干扰带来的影响,并确保为我们的供应商带来最佳结果。同时,我们也鼓励供应商继续探索和创新,从中长期提升供应链的弹性。”

    除了上述美国汽车制造商,日本、韩国以及欧洲车企都在争先恐后地将汽车和大量核心零部件运往美国。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公司华伦威尔森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森的话称,目前亚洲国家发来的货运需求已超过该公司的海运能力,其正在增加运力以满足需求。数据显示,今年2月,欧盟向美国的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2%,日本汽车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4%,韩国向北美的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5%。

    02 布局、提高美国产能

    除了短期内囤积零部件,不少跨国车企已经着眼于中长期在美国布局或进一步提高产能,以应对关税的长期影响。

    3月25日,现代汽车集团宣布,从2025年到2028年,其将在美国投资210亿美元,聚焦扩大制造能力、推进未来技术发展和加强美国能源基础设施等战略重点。据悉,自1986年进入美国市场以来,该集团在美国的投资总额约为205亿美元。

    其中,现代汽车集团将投资90亿美元在美国建立年产120万辆的生产能力,生产现代、起亚、捷尼赛思等品牌的汽车。现代汽车集团还将投资60亿美元,用于提高汽车零部件(包括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如动力电池)在美国的本土化率,在当地形成汽车产业集群,以确保供应链稳定,并计划在美国生产钢铁。此外,现代汽车集团还计划投资60亿美元,推动创新,并扩大与美国公司在自动驾驶、机器人、人工智能(AI)和先进空中交通(AAM)等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日前,现代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塞·穆诺兹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不担心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电动汽车和关税政策方面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为现代汽车在美国推进的本土化策略将“有助于减轻任何潜在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据悉,该公司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一座大型工厂即将全面投产,该工厂将生产现代Ioniq 5和Ioniq 9电动车型。除了电动车型,现代汽车还计划在该工厂增加混合动力车型的生产。

    一直以来,多家跨国车企都将墨西哥视为面向美国市场的出口基地。但如果美国真的对来自墨西哥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那么很多车企可能不得不重新调整和布局其全球产能,尤其是北美地区。以本田为例,其2024年在美国市场的销量达到142万辆,同比增长8%。混合动力车型需求旺盛,是推动本田美国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本田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80%都出口至美国,如果关税生效,本田将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据悉,本田正计划将加拿大以及墨西哥的部分产能转移至美国,并由此重整北美供应链,减轻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据《日经新闻》报道,受关税影响,本田将向丰田采购后者美国工厂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目前,本田是从日本、中国进口电池至美国。但如果关税生效,那么本田不得不做出调整。据悉,丰田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北美首座电池工厂将自4月开始出货混合动力汽车电池,而本田计划向其采购约40万套电池,以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

    另外,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骆文襟表示,该公司可能会根据美国关税政策情况,将部分车型的生产迁至美国。不过,今年下半年,沃尔沃汽车仍计划向美国出口其欧洲制造的EX30纯电动SUV。目前,从欧洲出口至美国的汽车仅需缴纳2.5%的关税,但这一情况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03 调整供应链并非易事

    无论如何,关税将导致美国汽车售价大幅上涨。美国经济咨询公司安德森经济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征收25%的关税,美国一辆汽车的平均制造成本可能会增加4000到1万美元。

    由于关税将导致成本飙升,车企或许会自己消化一部分,但大部分可能将由消费者埋单。近日,奥迪方面表示,品牌正在考虑是否通过涨价将部分美国进口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并透露将于今年决定是否在北美启动本土化生产。

    目前,奥迪在美国没有工厂,其在墨西哥圣何塞奇阿帕有一座工厂,生产奥迪Q5等车型,这也使得奥迪成为受关税影响最大的车企之一。奥迪首席执行官高德诺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是奥迪的主要增长市场。“无论美国的政治格局如何变化,我们都不会改变这一承诺。”高德诺称,奥迪预计年内对在美国的本土化生产做出最终决定,届时可能会利用大众集团在美国的现有工厂,也有可能自己新建工厂。

    虽然一些车企计划将部分车型的生产转移至美国,但目前仍有很多车企持观望态度,毕竟转移产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供应链有其复杂性。例如,大众集团旗下核心品牌——大众汽车首席财务官潘为达就表示,大众汽车并未将任何车辆的生产从大众墨西哥普埃布拉工厂转移至美国,以规避美国可能实施的进口关税所带来的影响。“鉴于当前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们尚未对产能布局进行任何调整,目前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施文韬也指出,提高大众汽车位于美国查塔努加工厂的产量需要更多时间。“目前,我们正在关注事态发展,并为长期解决方案制定备选计划,但短期内将部分车型的生产从墨西哥转移到美国工厂的计划并不现实。”

    另外,在特朗普关税“靴子落地”前夕,多家汽车制造商纷纷警告称,关税将对全球汽车业造成巨大冲击,美国企业也不能幸免。例如,特斯拉公司近日致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警告美国政府的高额关税政策可能使特斯拉沦为针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的目标。“过高的关税将推高美国必要进口商品的成本。此外,贸易争端还将面临报复性措施,造成美国出口电动汽车的关税增加。而且,即使车企推进供应链本地化,在美国境内采购某些零部件仍然非常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特斯拉方面在这封信中指出。

    文/编辑:万莹 版式:王琨

    给小编加个鸡腿!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