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9秒破百,电磁悬挂,国产最强新能源来了,可它离爆款还差什么

    比亚迪又一次出手了,旗下高端品牌带来了全新旗舰轿车U7,正式上市,提供纯电和插混两种动力版本,四座和五座可选,定价直接定在了62.8万元到70.8万元这个价位

    按理说,六十多万买国产车在几年前还是天方夜谭,但放在今天,像仰望U7这种带着一身黑科技的新能源旗舰,大家倒也不觉得奇怪。

    可细看它的配置和定价,多少还是让人心里打了个问号,尤其是发布会现场直接对标了百万级别的竞争对手,火药味和底气都给足了

    但问题是,越往后看,越觉得U7像是走进了一个尴尬的局面,一边是配置堆满天花板的高端硬件,一边却是始终难以打动人的设计和营销。

    这就像明明有一手好牌,却总打不出王炸,太可惜了

    U7身上确实藏了不少硬核货,这车从底盘到动力,全是货真价实的狠活。

    四电机布局,前后各一对,凑起来就是1300匹的峰值马力,能让这么大个的家伙三秒内破百,最高时速还直接干到270km/h,数字上看,这不是旗舰,简直是陆地巡航导弹

    更有意思的是,U7还能像小车一样原地掉头,甚至还能横着挪车,谁能想到五米多长的行政级轿车还能玩平行移动。

    其实这一切的核心,都是背后那套叫易四方的四电机独立驱动系统,电机能分别控制每个轮子,能单独分配扭矩,想怎么拽就怎么拽,开起来的灵活感,确实让人下巴一时间都合不上

    不过说到U7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还是那套云辇Z悬架。

    现在不少车都在搞主动悬架,能主动迎合路面起伏,但U7直接把老办法全扔了,别人的减振器靠油液和油泵,它直接用上了四个直线电机,路感调节就跟打电磁炮似的,响应速度快得离谱,5毫秒就能完成动作,细到能感知10微米的车身变化

    实际效果也是真的猛,什么过减速带、上马路牙子、轻松跳台阶,甚至稳到站车顶打个拳都没问题。

    四个悬挂的总输出功率50kW,相当于用一台小车的动力专门给悬架做控制,这在业内可以说前无古人

    但说到底,光有底盘厉害可不行,U7还为了把发动机塞进去,给混动版造了一台水平对置的2.0T发动机,活生生把传统直列机改成横着放,只为了节省空间,顺带还降低了重心,操控更稳,噪音也小。

    要知道,水平对置这种结构可不是谁都敢用的,造不好就容易冷热不均,烧机油、爆缸不是开玩笑,敢上量产的,都得有点真本事

    更别提还有135.5度的大电池、双激光雷达的智驾、丹拿音响,U7能堆的全堆了,直接把所有看家本事往这车上砸,甚至连自己家SUV上那套水平对置+四电机的组合都给搬过来了

    但说句实在话,技术的确炸裂,可真到用户面前,这种震撼感却始终像隔着一层玻璃。

    U7的设计说不上差,但也谈不上多高级,外观像是行政和运动的折中,内饰拼接太多花活,反而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少了点旗舰该有的沉稳气场

    技术已经很极致了,但要说坐进车里就能立刻感受到的高级感,或者开出去让人心动的气场,U7似乎还差了那么一口气

    U7这车,说它猛,它是真的猛,说它全能,它也确实挺全能,但就是这样一台堆料拉满的车,却总让人觉得哪里有点可惜

    问题不出在底子上,它的机械素质、动力系统、底盘控制、悬挂能力,样样都能拿去做教材,甚至那些动辄百万级的老牌豪车都得刮目相看。

    但用户买车,不是只看你能不能上赛道,更多是看坐进车里的那一瞬间,有没有被打动

    反观U7,从设计到内饰,从配置呈现到营销节奏,全都显得有些过于理工科。

    技术越讲越深,普通用户却听得越来越远,那些惊艳的数据和复杂的原理,最后都变成一句听不懂、记不住、感受不到

    而在今天这个“看脸时代”,消费者需要的是直接的打动,不是冷冰冰的公式和磁场原理,而是一眼能记住的造型,一脚油门下去的安心感,一场试驾后的念念不忘。

    这才是U7眼下真正缺的东西

    从工程视角看,它没什么明显短板,可从情感视角看,它也缺了点让人心甘情愿掏70万的理由。

    这车到底是冲着技术殿堂去的,还是想进每个家庭的车库,这个问题现在可能连它自己都没想清楚

    #仰望U7上市#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