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IAME 中国系列赛暨中国卡丁车大奖赛科技应用解析

    晓萌的小车头像晓萌的小车头像
    晓萌的小车04-01

    作为中国赛车运动金字塔的重要基石,IAME 中国系列赛与中国卡丁车大奖赛(CKGP)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推动行业发展。2025 赛季赛事以 "科技赋能竞速" 为核心理念,在动力系统、训练体系及赛事管理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为车手提供国际化竞技平台。


    一、动力系统的技术革新

    赛事引入国际领先的电动卡丁车技术,采用意大利 CRG 品牌 Centurion 系列赛车,配备 125cc 四冲程发动机,车重控制在 145-165kg 区间(含车手装备)。该车型搭载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支持实时动力输出调节,最高时速可达 120km/h。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卡丁赛车实现零排放,且通过动能回收技术提升能源利用率达 30%,适应全天候室内外赛事需求。

    二、智能训练体系构建

    赛事配套开发 AI 辅助训练系统,基于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构建数据采集平台。系统通过车载传感器获取车手加速度、转向角度等 28 项参数,结合历史数据生成个性化训练方案。例如,青少年组车手可通过 VR 模拟系统进行赛道预演,系统自动识别驾驶薄弱环节并推送专项训练任务。部分俱乐部引入 3D 打印技术定制车手护具,根据生物力学数据优化防护结构,提升安全性。

    三、赛事管理的数字化升级

    2025 赛季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赛事数据存证,确保计时、排位等核心数据不可篡改。裁判系统配备 AI 辅助决策模块,可在 0.3 秒内完成碰撞责任判定。线上赛事平台支持多机位 4K 直播,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生成实时赛道热力图,观众可查看车手走线分析及圈速对比。职工组创新设置电竞赛车项目,虚拟赛道数据与实体赛事积分互通,拓展竞技维度。


    四、安全保障的科技应用

    所有参赛车辆标配碰撞吸收系统,车架采用高强度钢管焊接工艺,经 FIA 标准碰撞测试。车手装备通过 3D 扫描技术定制,防火面料达到国际汽联 8856-2000 认证标准。赛道配备智能监测系统,部署 50 个高清摄像头及压力感应装置,实时预警危险赛段。医疗保障团队使用 AI 诊断设备,可在 5 分钟内完成脑震荡风险评估。

    IAME 中国系列赛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卡丁车运动向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动化动力、AI 训练系统及数字化赛事管理的应用,不仅提升竞技水平,更降低了运动门槛。未来随着 3D 打印、车联网等技术的深化应用,中国卡丁车赛事有望构建全球领先的科技竞技生态。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